牙齿松动,就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因素或其他因素造成牙齿的活动度大于这个(0.02mm)范围时,就称作牙齿松动。
那么,导致牙齿松动的原因有哪些?
一、导致牙齿松动的原因
1.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随着疾病的进展,包绕牙根的牙槽骨发生慢性吸收,牙齿的支持力量减弱,会使牙齿的松动度增大。
2.咬合状况不良,或有夜磨牙
紧咬牙的不良习惯,对牙齿的咬合造成了创伤,长期也会造成牙齿的松动。
3.如突然咬硬物、受外伤等
这种情况造成的牙齿松动多会伴有疼痛不适,并可能有牙齿的移位,即偏离原来正常的位置,重者会造成牙齿的脱落。这医院治疗。
4.急性炎症
急性炎症水肿,从而造成了牙齿的松动。而造成牙周膜炎症水肿又可能有多个病因,牙齿有冷热刺激疼痛,或者自发的牙齿剧烈疼痛等。
5.牙周手术后
这时的松动一般是暂时的,只是因为手术引起的局部组织有些充血所致。一般在几周之后水肿减轻后牙齿会回到原来的松动程度。
6.吸收变短
儿童在乳牙替换之前会发生乳牙牙根的吸收,当到达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牙齿的松动,这种情况下的牙齿松动一般没有其他的疼痛不适。
7.其他疾病造成的牙根吸收
如受过外伤的牙齿长时间后、根管治疗之后的牙齿可能会出现的牙根的吸收,若牙根下方有肿物等的长期压迫也会造成牙根的吸收。故此时应尽早就诊,明确原因。
二.牙齿松动处理办法
1、牙齿固定
主要是针对外伤引起的牙齿松动。这种治疗方法是用牙齿固定器在好牙和有松动的牙齿之间做一个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做的不好或者不规范,相应的健康牙齿也会跟着松动。
2、拔牙
如果是牙齿松动度比较大,就没有了治疗价值,会把松动的牙齿拔掉,然后装上假牙。
3、根管治疗
针对牙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医院做好患牙的治疗,根尖周炎症消除后,患牙就会随着炎症的恢复逐渐稳定。
4、换牙期间
对于换牙期间的乳牙松动外伤,在换牙期间由于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而引起的乳牙松动是自然现象,需注意口腔卫生,只要不影响恒牙正常萌出不必拔牙,让乳牙自然脱落即可。
5、调整咬合
咬合创伤也会引起牙齿松动,多根牙可能松动不明显。专家建议到专业口腔诊所让专业牙医诊断出有咬合创伤的牙齿,并有针对性调合治疗。
6、手术治疗
主要是针对根尖囊肿或肿瘤压迫导致的牙齿松动,必须尽早到专业牙科进行检查、手术治疗。
7、局部治疗
牙齿松动者可采用钢丝结扎或夹板固定,使松动牙达到相对稳定,能承受一定的咬合力。
8、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常漱口、多刷牙、定期洗牙。常漱口固然必要,但漱口无法代替刷牙。洗牙不仅不会造成牙齿松动,还是消除牙石刺激牙龈炎症、保持牙周健康和牙齿坚固的良好手段。
专家提醒:牙齿能不拔出最好是别拔出,到了一定的年龄牙齿拔一颗就少一颗,毕竟自己的原牙是最好的也是最适合的。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里啦~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不清楚自己的口腔状况,可直接联系我们哦!EN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