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晚期牙囊肿
预防牙囊肿
急性牙囊肿
慢性牙囊肿
牙囊肿治疗
牙囊肿防治

极周荐文临床实践如何科学地向家长解释

CR中国-极周在线定期向会员推荐优秀文章及   者:FISH

责任编辑:汪 鹭

拍片是齿科诊疗的重要环节,然而临床上很多家长对于拍片有所顾忌,家长会担心辐射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担心辐射会致病致癌,有些家长因此拒不拍片。作为齿科医生,我们可以如何劝服家长呢?

1.耐心解释拍片的意义和必要性

家长的谨慎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医生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向家长解释,也可以拿一些图片举例(下面3个牙片图可以作为典型例子):因为肉眼的局限性,拍牙片能让医生更了解口腔内软硬组织的状况。对于儿童,还可以看到牙齿和骨骼发育的情况。例如:

找到肉眼看不见的龋坏,比如牙齿邻面或修复体下方的龋坏

观察牙根的情况,比如根尖感染或乳牙的牙根是否吸收

牙周疾病、牙龈下的感染

颌骨内的异常

外伤对颌面部的影响

囊肿或肿瘤

耐心跟家长解释,牙医也很在乎儿童的健康,我们只有在必要时才会让孩子拍牙片,我们是根据临床检查、孩子疾病的危险因素、孩子的症状和病史综合决定的。

2.引用科学数据

其实齿科的牙片,不管是根尖片还是全景片,辐射量都是非常少,很安全的。家长若仍有疑虑,可以用科学数据说服。我查了几个权威机构和资料,齿科拍片的辐射剂量略有差异,平均值为:

●齿科咬翼片,暴露于患者的辐射量约0.mSv

●齿科全景片,暴露于患者的辐射量约0.01mSv

●齿科断层扫描,暴露于患者的辐射量0.2mSv

mSv为辐射的测量单位,如果大家对于这个单位没有概念,我们可以这么跟病人比较: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充满着辐射的,根据美国核能学会的数据,美国人平均每年接受到的辐射量约6.2mSv,而其中一半(3.1mSv)是从生活的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称之为自然背景辐射,这些辐射是无法避免的,来源于土壤、岩石、宇宙射线等等(见下图)。可以这么打比喻,我们从大自然中接受到的辐射,等同于拍张小牙片,张口腔全景片。

在地球上还有很多更高辐射的国家,生活在巴西和苏丹的居民,平均每年接受自然辐射40mSv。而在伊朗、印度和欧洲一些地区,居民每年会接受高达mSv的辐射剂量(相当于1万张全景片),而最高的地区可达mSv。所幸,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的人口因为背景辐射偏高而导致患癌或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同样也有数据表明,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暴露于自然背景辐射高于低海拔地区,但是肿瘤的发病率并没有差异。

图1:生活中的自然背景辐射来源

图2: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辐射剂量参考值

图34:世界核能协会(WorldNuclearAssociation)提供的辐射剂量参考数据

其实,科技日益发展,拍片的设备更精良,拍片速度非常之快,患者暴露于辐射的时间是很短的。所以,美国儿童牙科学会也会有这么的建议:如果儿童口腔内有龋齿或者充填物,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拍片跟踪检查一次。而对于口腔卫生状况不好,或者龋齿风险更高的儿童,则建议根据情况更频繁地跟踪检查。

图5:加拿大关于辐射剂量的对比数据

从另一方面来看,辐射的确会致癌,但是辐射要在人体积累到一定剂量时才可能对人体有害,而医学所需的拍片,远远小于危险剂量,因此儿童拍牙片并不需要担心。比儿童群体更敏感的群体是孕妇,因为孕妇肚中的胎儿往往对辐射更敏感,而根据美国齿科协会的建议,孕妇齿科诊疗时接受的辐射安全剂量阈值为0.5mSv/每个月,这个剂量相当于咬翼片的倍。

最后,如果以上图片不够清晰,我翻译了世界核能协会的辐射剂量参考表,详细对比数据能让大家更清晰认识到拍牙片的安全性。

0.mSv

咬翼片

0.01mSv

齿科全景片

0.2mSv

齿科断层扫描

2.4mSv

全球平均每年接受的自然背景辐射(北美约3mSv,澳大利亚约1.5mSv)

9mSv

纽约飞东京航线的工作人员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

mSv

辐射剂量界值

低于此阈值可以认为对人体无害

高于此阈值可能对身体有害,可能会增加患癌的几率

mSv

居住在伊朗拉姆萨尔的居民每年接受的自然背景辐射

并未发现对此地居民有明确的健康影响

写给儿牙医生和儿科医生的话

虽然拍片的辐射剂量远远不到危害人体的阈值,但是世界核能协会也建议仅在医疗必要时才给孩子拍片,因为儿童与成人还是有所不同的:

●儿童比成人更敏感;

●儿童会比成人活得更久,暴露于辐射后的致病可能性增加;

●如果仪器不是根据体型为了儿童制定的,那么同样的设备,儿童可能吸收的辐射更多。

同时,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儿童接受同样辐射后的致病风险是高于成人的。柳叶刀年8月期也发表了一篇回顾性队列研究,跟踪了17万8千多名儿童时期接受过CT的人群,与儿童时期接受辐射剂量低于5mGy的人群相比,儿童时期接受辐射剂量超过30mGy(平均51·13mGy)的人群患脑部肿瘤的风险增加。因此,牙医也需要谨慎,只有在医疗必要性的前提下才让儿童拍片。

此外,为了让家长进一步安心,牙医可以为家长提供每一次拍片的胶片或电子文档给家长,告知家长保留,避免下一次换一个诊所看牙时重复拍片。

长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anzhong.com/mxynz/8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