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的幼儿园体检,几乎一大半的孩子一张嘴就被查出了问题——蛀牙。
幼儿园孩子的蛀牙问题真的太普遍了。据年的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而与此同时,美国儿童乳牙患龋率仅为3%。
各国妈妈对待护牙
1
中国
普遍的中国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迟早会脱落,就算有问题也不会影响到恒牙。所以在孩子遇到“蛀牙”问题的时候,很少会采取治疗措施。
要知道,这些乳牙一般要到5-7岁才开始逐渐替换为恒牙,并且这一替换过程一般要持续到12-13岁左右。
乳牙的好坏不仅影响儿童的消化吸收及心理健康,也会对恒牙的替换顺序、萌出位置及发育矿化等造成影响。
所以,为了孩子的灿烂笑容,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在适当的时机为牙齿进行必要的保护,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
2
美国
全世界最重视牙齿的国家,一定非美国莫属,甚至法律都规定父母必须为孩子完美的牙齿支付费用,想要进入精英阶层,必须拥有一口完美的牙齿。
美国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牙齿健康档案”,从孩子第一次见牙医开始(大约一岁),记录每一次护理牙齿或治疗的情况。大约一年需要检查及洗牙两次。当然,孩子的日常护理远不止于此,有更多功课要家长替孩子完成:
乳牙萌出前,喂奶后用清水漱口或者纱布清洁牙床;
乳牙萌出的过程中,美国医生认为是感染龋齿风险最高的阶段,需要特别的清洁和护理;
萌出期比较躁动,推荐用冰镇的牙胶来给孩子磨牙。
3
日本
日本妈妈:牙齿教育从孕期开始
在日本,医院都会对准妈妈进行宝宝出生后的护理培训,其中很重要的一课就是护牙。
等待宝宝出生之后,日本政府的干预也会让妈妈有十分强烈的护牙意识。比如宝宝十个月统计出牙状况、一岁、一岁半按照严格的程序对牙齿进行评测。医生会给出很多建议,用什么产品、怎样更好地让宝宝适应和习惯刷牙。
日本政府现在经常提起的一个概念是:宝宝龋齿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家中成年人的传染,所以不要混合使用餐具。
儿童蛀牙两大常见病因
儿童容易蛀牙,是因为乳牙钙化程度低,容易受到细菌侵蚀而蛀坏,再加上很多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更加大了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归结起来,儿童蛀牙主要有两大常见病因:
1
儿童口腔清洁不彻底
婴幼儿不会漱口和刷牙,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虽会刷牙,但大部分儿童漱口、刷牙不认真,不能坚持早、晚刷牙及进食后漱口,所以在牙缝间和沟裂中容易存留食物残渣;
2
过量吃甜食
儿童喜欢吃零食,特别是喜欢吃甜食,有的孩子甚至嘴里含着糖睡觉。人体口腔内有很多细菌,特别是乳酸杆菌,能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这种酸能破坏牙齿结构,发生蛀牙。
龋齿会给宝宝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龋齿不仅仅只是危害牙齿,对全身的健康都有危害:
1
影响生长发育
由于龋齿疼痛,以及乳牙龋坏早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减弱,造成机体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2
引起感染性疾病
儿童龋齿引起根尖周围感染时,往往成为感染病灶,造成全身性感染,与此有关的疾病有视力降低、关节炎、肾炎、心肌炎、长期低热等病。
3
诱发疾病
龋齿引起的根端肉芽肿、囊肿、牙髓感染等完全可成为感染病灶,在过度疲劳,感冒等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肾炎、风湿热、扁桃体炎、脓疱疮、猩红热、败血症等。
研究表明有深度龋齿、残根、牙糟脓肿的儿童,81%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颌下淋巴结。在龋齿治疗后,70%的肿大淋巴结可以消退。
4
血清学改变
患龋齿儿童的口腔温度较正常儿童高,血中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沉增块,红细胞减少,血色素低下,血清总蛋白改变。
当龋齿治疗后则恢复至正常,但血清总蛋白蛋短期内改变不大,因此,当孩子不明原因的低热、贫血、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增快时,不妨首先进行口腔检查。
5
造成心理障碍
婴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完整的乳牙有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
乳牙龋坏和早失会使孩子发音不清。乳前牙区严重的龋蚀,使有些孩子羞于开口,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不利。
如何保护宝宝牙齿?
一口健康的牙齿是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父母辈人以及同龄人普遍都有牙齿问题,比如蛀牙、牙周病等等,发作时非常痛苦。所以到了我们宝宝这一代,一定注重口腔卫生。
但是,很多妈妈并不知道正确的护牙知识。聪妈整理了香港卫生署权威0-6岁儿童护牙资料,并整理成了卡通版PDF版书籍,免费赠送给大家。
在聪智妈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