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拔牙的这个问题在生活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有的人牙齿根部损坏之后必须要去进行拔牙,如果不拔牙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一些麻烦和负担
老年人在拔牙后如果是有出血的话应该咬住,避免造成局部出血,另外在拔牙的几分钟内不能吃东西,避免会导致局部创伤。
老年人牙周炎不拔牙危害多,牙根尖周炎如果不处理,会反复发炎,时间久了会形成囊肿,这种情况就不只是单纯的治疗牙齿,还需要配合手术治疗了。
老年人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下,牙根尖周炎很容易形成间隙感染,面部肿胀,发烧等炎症表现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因为上颌的牙齿炎症容易往脑部扩散,下颌的炎症容易往下扩散,压迫呼吸道,引起窒息,各种原因引起的间隙感染在口腔疾病中死亡率是特别高的。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
一、严重龋坏的患牙,牙体缺损的范围较大,破坏已经到达了龈下、骨下或者是根分叉以下,缺损严重不能够继续保留,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功能。二、牙外伤,牙齿发生了纵折、根折,一般情况不能够保留,也需要拔除。三、阻生智齿,这种情况的牙齿很容易导致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槽骨吸收、邻牙龋坏等等,所以一般都需要拔除。四、严重的牙周病,这种情况的牙齿松动度已经达到了Ⅲ度或者是Ⅲ度以上,牙齿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咀嚼功能,也是不能够保留,需要拔除。拔牙后注意事项
1、拔牙后医生会让患者咬住1~2条棉卷,它的作用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一般棉条在拔牙后40分钟左右即可吐出。注意棉卷不要咬压过久。有人以为咬的时间越长越好,有的人咬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这是错误的,反而造成伤口被唾液长久浸泡,引起感染或凝血不良。2、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拔牙后最好暂时不要离开,待半小时后请医生再看看伤口,是否血已止住。如果仍出血,应让医生再作进一步的处理,或上止血药,或进行缝合止血,并口服一些止血药物。3、正常情况下,把棉条吐出后就不再出血了。唾液中带一点血丝是正常的,如果大口大口的吐血就不正常了,应及时与本医院口腔科看急诊,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自行处理,比如拿家里的棉花塞到拔牙窝内,或乱涂所谓的止血药。这些棉花和药并不是无菌的,用后会引起继发感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4、拔牙后要注意保护好血凝块当天不要漱口,不要用拔牙侧咀嚼食物,不要频繁舔伤口,更勿反复吸吮、吐唾,以免由于口腔内负压的增加而破坏血凝块。手术后两小时才可以吃饭,术后两天的饮食应该是温凉、稀软的。5、拔牙后一般可以不吃药。但在急性炎症期拔牙,或创伤较大、全身情况较差时,应口服些抗生素和止痛药。6、拔牙后一般不影响工作,可以照常上班,但是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对伤口愈合都有不好影响,拔牙后一两天内最好不吸烟、喝酒。只要做好以上注意事项,拔牙伤口是会顺利愈合的。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