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牙比较晚呢?
牙齿是具有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组织,有咀嚼、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是人的第一副牙齿,共20颗。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3岁时基本长齐。宝宝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由于遗传因素决定的,正常情况下,出牙早的宝宝生后4个月就可以有乳牙萌出,而出牙晚的,却要到10个月时才萌出。
我们有些孩子家长看见到宝宝长到8个月甚至6个月不到尚未出牙就开始着急,这是没有必要的。更有一些家长以为出牙晚即是孩子缺钙造成的,擅自给宝宝增加鱼肝油和钙的剂量,这对宝宝的健康有害无益。
如果发现孩子出牙延迟,如果宝宝超过10~12个月尚未萌出第一个乳牙,医院全面体检,排除无全身性系统疾病,比如佝偻病、克汀病、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不足等均可以导致一些孩子萌牙比较晚。另外某些传染病,如麻疹、高热性疾病等,会对牙齿发育、钙化、萌出形成鄣碍。还有某些局部因素也可以导致牙齿晚萌,比如牙龈纤维瘤病、牙槽骨的囊肿可以使乳牙萌出变晚甚至不能萌出,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也有先天性牙胚缺失形成先天性无牙畸形,这种情况更少见。
宝宝们乳牙萌出的时间差异很大,正常宝宝4-10个月龄开始萌牙,有的晚到1岁左右才开始萌出。
凡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和骨骼系统代谢的因素均可导致出牙延迟。普遍认为,健康的牙齿生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
那么,导致宝宝乳牙萌出时间差异的原因究竟都有哪些呢?
1.身体原因:
体质好的宝宝,相对应的脾胃功能也会好,就更能够吸收牙齿发育所要求的各种营养成分,牙齿各部位都是高度钙化的物质,牙齿的钙化需要的营养物质很多,包括钙、磷、维生素D和氟等,只要其中一种营养物质缺失,就会给牙齿发育造成障碍。而宝妈妈非常重视的钙,确实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营养物质。
2.胎龄原因:
牙齿的发育和生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而并非我们所认为的宝宝出生4一10个月牙齿才开始发育。我们把牙齿的发育大体分为生长、钙化和萌出三个时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乳牙已经开始发育和钙化了。正常的孩子出生时乳牙就已经形成了三分之二的牙冠,并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只是未完成萌出。所以说胎龄越短的宝宝出牙时间也会越晚。
3.缺钙原因:
宝宝出生后牙齿还会进一步钙化,所以牙齿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钙质。如果宝宝出牙迟,同时伴有身体消瘦、出汗多、睡眠障碍、头发稀少、喜哭闹等情况,这就是明显缺钙的表现,医院做检查进一步确诊,在医师指导下适当补钙。
4.遗传原因:
宝宝出牙迟、乳牙牙釉质发育不全,还可能是因为在胚胎时期牙齿的发育遇到了障碍。孕妈妈营养的摄入以及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对于宝宝牙齿的发育有着极大的作用,有的情况下正是由于孕妈妈营养的缺乏才导致了宝宝出牙迟这种现象的发生。
5.疾病原因:
有些疾病如脑垂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唐氏症患儿,不但伴随全部牙齿延迟生长的问题,还会有其他系统的疾病表现,比较容易分辨。
6.牙齿本身原因:
有些宝宝因为先天就没有牙苞的形成,所以导致牙齿生长障碍。
宝宝之所以会出现出牙迟,与很多因素有关,而宝宝出生后因为脾胃不和而营养不良、缺钙导致的牙齿生长缓慢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宝妈妈要注意宝宝营养的全面摄取,并补充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防止宝宝因营养不良、缺钙导致出牙晚。
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生活水平、不同体质也会造成萌牙时间差异,出牙时间也会略有不同,牙齿发育时期需多种矿物盐和维生素,孕妇从饮食中摄取营养不足,就会造成孕妇体内维生素D缺乏,就会影响胎儿牙胚的发育、宝宝出牙延迟,孕妇应该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和豆制品类,并经常晒太阳。
出牙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骨骼生长较缓慢,出牙早说明这个孩子骨骼生长较快,但这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只要不是由于缺钙或疾病所致的出牙晚几个月,一般来说是不会影响今后骨骼的生长发育的。
如果小儿出牙过晚或出牙顺序颠倒,根据临床统计很大程度可能会是佝偻病的一种表现,当然严重身体感染或者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也会相应的出现出牙迟缓现象。
宝宝患了佝偻病和营养不良,会妨碍乳牙的发育和生长,佝偻病的发生往往与宝宝出生后日照不足有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进人体生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营养不良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的,饮食单一、营养不良。
所以一定做到宝宝的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增添花样,补充营养,又利于孩子乳牙的发育;同时尽量让宝宝多晒太阳,适当增加宝宝户外活动时间,注意防寒、保护眼睛、预防宝宝幼嫩的皮肤紫外线灼伤;佝偻病的孩子除了晒太阳,还应适量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
正确面对孩子成长问题,不能盲目。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