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生殖细胞肿瘤(GCT)是继上皮肿瘤之后第2常见的卵巢肿瘤,而卵巢皮样囊肿(成熟囊性畸胎瘤)是最常见的良性生殖细胞肿瘤,也是20~30岁女性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卵巢皮样囊肿超声上表现多变,常被误诊或漏诊,若肿瘤发生扭转,声像图表现则更为复杂。美国的Watson和Winter报道了1例巨大的皮样囊肿,首次经腹超声检查漏诊,后经CT检查发现,最后经腹腔镜手术确诊,文章发表在年第1期的UltrasoundQ杂志上。
患者女,17岁,G1P1,正常经阴道分娩后5周,右下腹显著疼痛1天,伴厌食和恶心。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起初并未发现异常,但在回顾阅片时,发现右侧附件区存在一较大高回声团块(图1,A和B),右侧卵巢内可见血流信号分布(图1C),且与左侧卵巢相似。由于患者疼痛明显,超声检查后随即进行了CT检查,证实存在右侧卵巢肿块,内见典型的脂液分层(图2A)和牙齿样钙化灶(图2B)。患者持续性明显疼痛,临床考虑为右侧巨大皮样囊肿并卵巢扭转,行急症腹腔镜手术治疗。
图1A经腹部超声纵切面声像图示子宫上方的高回声伴声影的肿块(星号);图1B经阴道超声显示右侧附件区高回声肿块(星号),箭头示肿块边缘;图1C脉冲多普勒示与右侧高回声附件肿块(星号)相邻的卵巢内血流频谱正常
图2A轴位CT图像示一较大肿块,内部可见脂液分层(箭头);图2B轴位CT图像示肿块内的牙源性钙化
术中发现右侧卵巢颜色异常(图3A),体积增大约12cm,其内可见囊性肿块,卵巢蒂部扭转多周(图3B),遂行囊肿完全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显示为8cm大小的成熟囊性畸胎瘤,内见骨骼、骨髓和毛发(图4A),骨性成分内包含有2个切牙和2个磨牙,还有皮肤和毛发完好发育的部分下颌骨(图4B)。
图3A术中所见示大小12cm的肿大右侧卵巢(星号),呈淡蓝色;Colon:结肠;图2B术中所见示卵巢蒂部扭转4圈(箭头)
图4A术后图片显示毛发(H)、牙齿(T)以及囊肿;图4B骨性部分近距离观显示发育良好的部分下颌骨,可见皮肤、毛发以及2个切牙和2个磨牙
作者指出,畸胎瘤可分为4型,包括成熟型、未成熟型、单胚层与高度特异型和恶性畸胎瘤。其中,成熟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最常见,约占所有卵巢畸胎瘤的95%以上,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25%,最常见于生育期女性。然而,与其他GCT不同,皮样囊肿的发病年龄范围更广,从婴幼儿到绝经后女性均可发生。这些肿块包含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以后者为主。
畸胎瘤绝大多数为良性,3个胚层中的某一胚层发生恶变的几率约为0.17%~2%,常发生于老年人。10%~15%的皮样囊肿为双侧,一侧也可多发。
卵巢皮样囊肿最常见的合并症为扭转,约为16%,常见于妊娠期以及分娩后6周内。及早诊断并手术治疗是挽救卵巢功能的关键。以往报道的卵巢功能保留比例为0%~9%,而现在的比例可达到25%。另一个相对较常见的并发症是皮样囊肿破裂,发生率1%以下,可导致化学性腹膜炎,从而引发广泛粘连、肠管梗阻和其他并发症。
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多样,有时可表现为高回声,后伴衰减(因其内脂肪成分或毛发所致),呈典型的「冰山尖」征,而这种表现往往与结肠气体或结石相似,缺乏经验的超声新手容易误诊。
另一个常困扰超声新手的问题是卵巢虽然发生扭转但其内血流信号可分布正常。有文献(年)指出,近60%的附件扭转病例中可看到正常血流信号。其实,诊断扭转时比血流更重要的是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突发的腹部锐痛,伴恶心呕吐)以及二维声像图特征(卵巢增大并外周滤泡,部分病例可表现为肿块)。若缺乏足够的诊断经验,近一半病例可漏诊。
对于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若体检发现患者肿块而超声未能显示时,他通常会选择CT或MRI检查,或者也可等几天患者排大便后复查超声,若患者不愿或无法等待复查超声,也可灌肠后再观察,以鉴别可能存在的卵巢病变。
技术要点:
较大的皮样囊肿容易漏诊,应判断每一处的伴声影的高回声到底是正常肠管还是畸胎瘤;
如果你觉得你有可能会漏诊皮样囊肿(比如,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体检发现了肿块而你在超声上未能发现),可建议其选择CT或MRI检查,或几天后复查超声,或灌肠后复查超声;
超声显示卵巢血流信号分布正常并不能排除扭转,尤其是伴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二维声像图特征时。
⊙学术主编/刘德泉⊙责任编辑/高瑞秋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骨肽注射液说明书有没有介绍用药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