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晚期牙囊肿
预防牙囊肿
急性牙囊肿
慢性牙囊肿
牙囊肿治疗
牙囊肿防治

洪灾过后,注意防范这三种疾病

发生洪涝灾害时,大量畜禽因灾死亡,尸体腐烂,病原容易感染扩散,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环境;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侵袭,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等多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性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此病主要侵害架子猪。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本病流行较多见于夏季,由病猪粪尿、血液所污染的饲料、土壤或由皮肤创伤、昆虫叮咬而传染。健康猪可以成为本病的带菌者。各种降低机体抵抗力如运输、饥饿、潮湿猪舍、肠道寄生虫等都会诱发本病。

1、症状:

病猪不愿走动,虚弱、躺卧,不食,有时呕吐。体温上升高达42℃以上,稽留不退。眼结膜充血,眼睛清亮。粪便干硬呈栗状,附有粘液。严重的呼吸加快,粘膜发绀。发病1-2日后常见皮肤有红色疹块,大小形状不一,按压会退色。一般病程经过很短,可以突然死亡。也有些病猪3-4天后体温下降,死亡。急性不死的转入亚急性和慢性。

2、剖检:

①急性:胃底部粘膜有点状和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和回肠有轻重不等的充血及出血。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切面多汁。脾肿大,边缘钝圆,呈红棕色。肝充血。肾混浊肿胀,呈暗红色水肿,有出血点。肺充血或水肿。心脏内外膜均有小点出血。

②亚急性:主要病变为皮肤有坏死性疹块,疹块部皮下组织充血,也有侵害关节而使关节发炎肿胀,内脏及肌肉等无显著病变。

③慢性:心脏二尖瓣处有溃疡性心内膜炎,形成疣状团块,状如菜花,此病变亦能发生在三尖瓣处。在髂关节、飞节、腕关节以及跗关节等部,常见慢性关节炎,关节囊肿大,有浆液性纤维渗出物。

防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场卫生工作,粪便及时清理,粪沟可撒生石灰消毒,保持猪场干燥通风。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增强猪体自身抵抗力。

控制市场,加强检疫。做好猪丹毒疫苗的免疫工作,建议在春秋两季进行免疫,可用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或干燥猪丹毒弱菌苗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也可用市售的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注射预防。

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对本病治疗最好的药物就是大剂量青霉素。针

对现在疾病复杂,混合感染严重,在注射大剂量青霉素的同时,同链霉素一起注射。或者阿莫西林2kg+黄连解毒散1kg拌料,连用5-7天,重症肌注神盾10kg体重1ml,一日一次,连用2-3日。

二、猪肺疫

猪肺疫俗称锁喉风,其典型的症状是在呼吸系统的器官发生病变,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发病类型。

最急性猪肺疫的症状:高热达41.5℃,往往在炎热夏季时,晚上狂风暴雨、气温骤降时发生,只听见猪不安、跳圈、打喷嚏或咳嗽,几小时内便因呼吸困难而死亡。这时口、鼻有泡沫状液体流出。往往未能发现或发现但来不及治疗。

急性猪肺疫的症状:猪突然不食,高热达41℃—42℃,但一般不超过42℃,精神沉郁,呼吸极快,呼气时,肷窝起伏特别明显,呈波浪式一浪一浪的。症状典型者,还可见病猪咳嗽激烈、犬坐式的呼吸,颈部皮肤潮红,发热明显,肿胀,口鼻还流出泡沫状的液体,有时还夹带有血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耳、颈部、腹部和四肢内侧的皮肤有红色斑点,并逐渐变为蓝紫色;病猪咽喉肿胀,用手触摸时有明显的疼痛感、热感。

慢性猪肺疫的体温一般不高,食欲时好时差,咳嗽,呼吸困难,气喘,病程长,可达一月多,直到衰竭死亡。

诊断方法

在临床中,根据以下表现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1)散发性发病,多在气候骤变等条件下;

(2)病猪体温41℃—42℃,但不超过42℃;

(3)呼吸困难,有些咳嗽严重,有的还呈犬坐式呼吸;腹式呼吸明显,肷窝的起伏呈明显加快、波浪式;

(4)不食,粪便正常,甚至有的病猪在病重时出现大、小便失禁,睡着排粪尿,粪便不能成筒状排出,因此猪只的尾部、后肢被猪的粪便涂满了。

(5)外观病猪的皮肤表现:常可见到猪的颈、耳、腹、四肢内侧、臀部等处有红色或蓝紫色变化;

(6)精神极度沉郁,严重者在进行肌肉注射时也并无痛感、不挣扎。

确诊方法:取病猪的血液涂片染色,可见到“两极着色”的卵圆形的球状杆菌;还可对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可见到皮肤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颈部炎性肿胀,皮下有淡黄色胶冻样物质,气管、支气管内有泡沫状粘液,喉肿大、充血,粘膜上有血丝,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红色水肿,肺有显著病变,水肿、气肿、出血,实质有硬质感。这些剖检病变都很典型。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可能降低抗病力的因素。新引进的猪要

隔离观察一个月后再合群。圈栏要定期进行消毒。每年春秋定期用猪肺疫进

行两次免疫接种。

治疗:急性流行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严重的病猪进行治疗或淘汰。

治疗方案:神农超抗1kg+神农毒菌静1kg/吨料,连用5天,饮水中添加强力纽固素1kg兑水kg,重症肌注神盾,每10kg体重1ml,一日1次,连用2-3日。

三.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的二类动物疫病。

1、诊断及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猪均易感,链球菌常存在于正常动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感染发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器官及关节内均有病原体存在。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病死猪的处置不当和运输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2、临床症状

可表现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等类型。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类。最急性型发病急、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体温高达41-43℃,呼吸迫促,多在24小时内死于败血症。急性型多突然发生,体温升高40-43℃,呼吸迫促,鼻镜干燥,从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结膜潮红,流泪。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多在1-3天死亡。 慢性型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瘫痪,最后因衰弱、麻痹致死。脑膜炎型:以脑膜炎为主,多见于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磨牙、口吐白沫,转圈运动,抽搐、倒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最后麻痹而死。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

淋巴结脓肿型;以颌下、咽部、颈部等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为特征。

本病呈零星散发时,应对病猪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猪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或用药物预防,并隔离观察14天。必要时对同群猪进行扑杀处理。对被扑杀的猪、病死猪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周围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对于猪的排泄物和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等物品均需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尸体运送时,应使用防漏容器。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对发生出血性的手术如断尾、剪牙去势等要严格消毒。对有外伤的猪只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并进行严格消毒。重视生物安全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做好乳猪的三针保健工作:神农利剑分别在1天、7天、21天(分别注射0.2、0.5和1ml)。并在断奶前后,在每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g+纽达菲g”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感染与发生。

2、药物治疗:

链球菌病的治疗要快、要急,用药要狠、准,不能拖延。猪链球菌已经对一些抗生素有严重的耐药性,并且往往会有并发症、继发症的特点。

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g+纽达菲g+黄连解毒散g或纽美强g+神农毒菌静g+黄连解毒散g/吨料,能有效的治疗猪的各种类型的链球菌病。

重症肌注:神盾(每公斤体重0.1ml),并且配合纽达菲(每公斤体重2.5mg)一起使用效果最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anzhong.com/mxynz/5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