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市援疆医生,医院口医院口腔科援疆专家方旭副主任医师,在门诊种植手术室与温宿结对医生一起完成上颌窦内巨大囊肿减压并进行上颌窦底提升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据悉,本病例为阿克苏地区首例。
前段时间,医院口腔科夏志攀医师门诊时接诊了一位要求种植的患者。患者张女士(化名),65岁。据患者介绍,因知道种植牙比普通镶牙更好、更接近原生牙的功能,于是她在左上2颗后牙医院检查并要求种植牙修补,但是多位医生检查后俱告知她,由于骨头条件差,种植成功率低。辗转几次,没有医生愿意接手,所以迟迟未能实现种牙的愿望。夏医师接诊后通过CBCT的检查,发现右侧上颌窦内有一20*20mm巨大密度异常影像,阴影几乎占据整个上颌窦,密度均匀,缺牙区牙剩余槽嵴高度3~4mm,该患者属于复杂的病例。检查后原考虑放弃,后经过反复思考,一是为患者所思,当医生就要为患者解除痛苦,二是记得援疆医生传帮带时有讲过与此相仿的案例,于是最后决定请科室的援疆专家对此病例进行会诊。
援疆专家方旭主任检查后并没有直接的给出结论,而是援引很多病例与图样引导相关人员进行思考,经讨论,拟诊断为上颌26,27牙缺失,左侧上颌窦潴留性囊肿,并给大伙分析病例,上颌窦内病变存在,会增加上颌窦内骨增量的并发症。结论出来了,但科室的热情也安静了下来,因为长期以来上颌窦囊肿的存在一直被认为是进行上颌窦内骨增量术的绝对禁忌证,剩余牙槽嵴不到4mm,无法保证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必须做上颌窦内骨增量。由于囊肿的存在,以往的做法通常需要摘除,如此巨大的囊肿摘除对上颌窦膜的损伤势必影响上颌窦内的成骨作用。上颌窦内壁上皮去除后,呼吸纤维上皮重新形成后(需要6~12个月),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针对伴有上颌窦内巨大囊肿的种植患者,传统的方式是先摘除囊肿后等窦内愈合再做种植,整个疗程至少需要1~2年。在会诊室静悄悄的时候,方旭主任始终微笑着,提出了“采用保留囊肿做上颌窦底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案。方旭主任与夏医生及科室同志一起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并且与患者积极沟通后,在方旭主任的指导下,决定采用保留囊肿做上颌窦底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疗程,整个疗程在6个月内可以完成,这样手术只需通过在口腔内的一个窗口、一次手术就可以合并完成,减少了手术的次数,术后反应更小,更加微创,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多次手术的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一举多得。
手术顺利进行排除了手术禁忌证后,手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上颌窦侧壁缺牙区开窗了小窗,约10*5mm。进行上颌窦囊肿内囊肿减压,同时进行上颌窦底提升和种植术,这样既减轻了上颌窦内的压力,有利于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也降低了因囊液外溢而造成周围组织感染的可能性,同时也不会影响上颌窦的正常引流状态,从而减少了上颌窦炎症的发生率。术中方旭主任亲自操作并详细介绍了术中的各个步骤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术区轻度不适,日常生活并无影响。
术后科室对该病例进行了总结,科室表扬了夏医生活学活用,求思求变的医者精神,赞扬了方旭主任学不藏私、倾囊相授的师者风采。据悉,方旭主任进疆后在开展种植牙新技术服务的同时非常注重团队教育培训,在助力提升口腔医疗手术的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更是积极发挥援疆医师传帮带作用,定期组织科室同志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为科室发展注入“思想”的动力,力求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