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口腔拍片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牙齿不疼也没有蛀牙,拍片反而有辐射,所以根本没必要拍片。等到牙齿有问题的时候再拍片就好了?
而事实上
牙齿的硬度比骨骼还高,仅靠肉眼检查是无法得知牙齿内部情况的。
医院看牙
表示自己的牙齿松动了
要求拔牙(红色标记那颗牙松动
开始嫌麻烦不愿拍片
后来经过再三劝说还是拍了片
结果把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原来这颗牙下方长了一颗肿瘤,还好是良性的
医院住院手术做病理检查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拍片
直接贸然拔牙,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所以大家不要忽视一张片子
带来辅助检查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为什么要拍牙片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点:
牙齿的硬度比骨骼还高
仅靠肉眼检查是无法得知牙齿内部情况的
比如当牙齿有深部龋坏时
仅凭口内检查无法得知龋洞的深度
离牙神经的距离以及
有没有并发牙根发炎等重要信息
比如,当拔除下颌智齿时
仅凭口内检查无法发现它离神经管的位置
因此,如果牙齿出了问题
齿科医生就需要有“透视”功能的X线片来检查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一张片子的重要性
通过x线片不仅能了解牙齿本身的病变情况
还可以了解牙根下有没有囊肿
周围骨头有没有吸收以及
牙槽骨内是否有埋伏牙、多生牙等情况
依据X线片综合分析
可以提高齿科医生诊断
治疗牙齿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常见的牙科放射检查
包括曲面体层片(全景片)
小牙片、头颅正侧位片、全头颅CT
锥形束CT(CBCT)等
由于牙齿下部隐藏在牙槽骨中
口腔医生要了解牙齿的整体情况
就需要拍摄全景片
要了解个别牙根及周围变化
则选择拍摄小牙片
医生要判断牙槽骨是否符合种植条件
或者了解埋伏阻生齿的三维位置
以及其他颌骨内病变组织的形态大小时
则需要进一步拍摄CT
所以,拍牙片是一种帮助齿科医生
进行诊断、治疗、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
治疗前用于发现病变程度、范围
治疗中用于引导治疗、确定治疗范围和深度
治疗后用于观察疗效
牙片有辐射吗?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如X光)
和非电离辐射(如手机、微波炉)
这里主要讲述的是电离辐射
接下来大家要仔细看了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数学题
电离辐射的测量单位是西弗(Sv)
但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
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mSv)和微西弗(μSv)
(毫和微就是代表着更小的单位)
1Sv=mSv,1mSv=μSv
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在2.5毫西弗左右
这个数值受地域纬度的影响而波动
其中大约80%来源于自然界
20%来源于人工辐射
而拍牙片是什么样的辐射水平呢?
根尖片为5.2μSv
全口根尖片为72.32μSv
曲面体层片为10~23μSv
头颅正位片为1~5μSv
头颅侧位片为1~3μSv
让人「闻风丧胆」的CT
剂量一般也在μSV之内
国际放射防护协会规定
正常人一般每年限制
受到辐射不超过μSV
如按终生剂量平均值来考虑
则在某些年份允许μSV作为最高上限
对致癌率产生影响的最低剂量为10万μSv
也就是说
我们大约拍2万张根尖片才有诱发癌症的风险
特殊人群能不能拍片?
1.儿童
儿童是可以拍牙片的
一般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帮助孩子保护好甲状腺等射线敏感部位
2.孕妇
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的意见
在有防护(腹部及甲状腺)的情况下
孕期必要的齿科x线检查是可以安全进行的
3.哺乳期
哺乳期可以拍摄齿科x线片
4.备孕期
暂时未在各种指南中找到关于
“拍片后多久能怀孕”的答案
不过综上所述,齿科拍片剂量通常非常小
穿上铅制防护衣拍摄牙片对健康的影响微乎其微
所以常规的口腔放射检查
都在安全剂量范围内
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的去拍片
配合及时积极治疗,才是守护健康的王道哦~
End
有口腔问题,
可以和牙医微咨询,
与雅博士公众平台,一对一咨询!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