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中写道,尤二姐进入荣国府后备受折磨,加上怀有身孕,日渐憔悴,竟然一病不起。贾琏急命人请大夫诊治。可巧,王太医去军前效力,小厮们便请了姓胡的太医,名叫君荣。尤二姐服药后,腹痛不止,已成形的男胎被打了下来。后来才知,胡太医使用的是虎狼之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药中的虎狼药。
01
名词释义
虎狼药,是老百姓的说法,又称虎狼之剂或狼虎之剂,现代多指作用峻猛或有毒,用法不正确或剂量过量,易出现毒副作用,甚至引起死亡的药物,同时也指病人病情症状经受不起的药物。“虎狼药”文字记载首次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贾宝玉提到他生病时,王太医还说他禁不起麻黄、石膏、枳实等“虎狼药”。麻黄、石膏、枳实乃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里的常用药物,并非毒药,怎么就成了虎狼药呢?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古代医家很重视药物的毒性,常常把药物的偏性看作是毒性,因而“毒药”一词含义非常广泛。已知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种,依据药物性能功效,按上、中、下三品分类。其序言中记载:“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黄连、大枣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需判别药性来使用,如百合、当归、龙眼、麻黄、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素问?五常政大论》明确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后世的许多本草医籍及近代的一些中药学专著中,在药物的气味之下所标注的“有毒”与“无毒”,“大毒”与“小毒”多指确有一些毒性或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就可能导致中毒。所以,近代对药物毒性的含义不如古代那样广泛。现代中药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损害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它与中药的副作用不同,中药的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良反应。我们再来看《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晴雯素日饮食有限,血气羸弱,贾宝玉娇生惯养,他们所得的外感内滞的伤风感冒等病症,使用发散第一药麻黄、大寒之品石膏、破气行滞之枳实等就是虎狼药。
02
本草解密
曹公在《红楼梦》第六十九回,未明确交代胡太医给尤二姐开具的是哪种虎狼药,让我们一起阅读原文:谁知王太医亦谋干了军前效力,回来好讨荫封的。小厮们走去,便请了个姓胡的太医,名叫君荣。进来诊脉看了,说是经水不调,全要大补。贾琏便说:“已是三月庚信不行,又常作呕酸,恐是胎气。”胡君荣听了,复又命老婆子们请出手来再看看。尤二姐少不得又从帐内伸出手来。胡君荣又诊了半日,说:“若论胎气,肝脉自应洪大。然木盛则生火,经水不调亦皆因由肝木所致。医生要大胆,须得请奶奶将金面略露露,医生观观气色,方敢下药。”贾琏无法,只得命将帐子掀起一缝,尤二姐露出脸来。胡君荣一见,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一时掩了帐子,贾琏就陪他出来,问是如何。胡太医道:“不是胎气,只是瘀血凝结。如今只以下迂血通经脉要紧。”于是写了一方,作辞而去。只半夜,尤二姐腹痛不止,谁知竟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于是血行不止,二姐就昏迷过去。从上面可知,胡太医诊脉后就认为经水不调,需用大补之品,贾琏说可能怀孕,胡太医提出要观气色。谁知,尤二姐刚露出脸来,胡太医就“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诊断为瘀血凝结,其素来又擅用虎狼之剂,由此可知,他给尤二姐开具的应是破血逐瘀药,而不是活血通经药。下面我们重点介绍破血逐瘀药中的三棱。
03
药典规范
三棱
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stoloniferum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将药材除去杂质,分档,洗净,浸泡,润透,切薄片或置蒸具内蒸热(蒸的时间不能过长,以防变色),趁热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气微,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辛、苦,平。归肝、脾经。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痛经,淤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04
药理作用
三棱主要含有挥发油、苯丙素类、黄酮类和生物碱类等,此外,还含有少量蒽醌、甾体及其他类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醋炙三棱总黄酮体内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最强。三棱还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氧化以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巢囊肿等药理作用。
05
拓展天地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药性。其毒性即为其偏性,之所以治病,也正是其偏性使然。中医治疗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其中因人制宜,是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指导用药原则。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特殊情况,治疗用药应加以考虑。如在妊娠期,药性猛烈容易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应当禁用或慎用,这类药统称为妊娠禁忌药。妊娠禁忌药大多是后代医家对前代医家论述的传承,部分医家试图通过传统的中医理论来分析总结这类药物,并针对妊娠禁忌药提出自己的标准,如《女科辑要?妊娠药忌》王孟英加按:“凡大毒、大热、开窍、重坠、利水之药,皆为妊娠所忌。”近代医家秦伯未则提出三个大纲:“一是红花、三棱、水蛭、虫蛊同类的去瘀通经药;二是麝香、冰片、附子、肉桂同类的香窜辛热药;三是巴豆、芒硝、大戟、芫花同类的峻泻攻利药”。后人编成妊娠用药禁忌歌如下:
芫斑水蛭及虻虫,
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
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
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
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
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
地胆茅根都失中。
另外,有些中成药含有活血化瘀药物、攻下药或毒性药物,也属于孕妇禁用药。如:活血化瘀类的血府逐瘀丸、紫金丹、跌打丸等;顺气化痰类的大金丹;清热解毒类的牛黄解毒丸、梅花点舌丹、连翘败毒丸等;豁痰开窍类的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等。06
药性诗赋
妊娠用药有禁忌,
明察秋毫辨病证。
母子健康最重要,
虎狼之药使不得。
——THEEND——
编者:珊瑚黄芪(王鹏禹)
责编:本草学堂
审核:马辩草
说明:本文为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