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晚期牙囊肿
预防牙囊肿
急性牙囊肿
慢性牙囊肿
牙囊肿治疗
牙囊肿防治

记一次小手术腱鞘囊肿

前言:这是一篇字的个人手术经历,纯属碎碎念的唠叨日记。原本可以是门诊手术的,不知道因为疫情还是医疗更加规范化,统一被要求住院开刀。生病的时候总是容易多愁善感、感慨良多,嘿嘿,加上这是右手从白纱布中解放之后的回忆,思绪其实有些凌乱了。想记住的,是父母的关怀、姨妈的惦念、好友们的心意、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适当自私一点、多爱自己一些!●●●

7月14日

星期三/晴

晚餐盒饭

下午2点,从医院办理入院手续。一周之前,闺蜜K听说我要手术,立刻医院陪护,我评估了自己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独立解决的办法,又考虑到疫情,决定自己搞定。

背着书包晃晃悠悠找到住院部,1号楼15层,门口的护士收下资料做了登记,量好血压后把带有姓名信息的塑料环扣在我的左手(因为手术位置在右手)。

然后,我的称呼就成了49床。过了一会,一个小医生带我去护士台后面的医生办公室讲了一些术前须知、风险、自愿捐赠(仅供医学研究)等等,我一一签了字。他指着我长囊肿的地方说,割腕自杀就是这个位置。

我想,我是不会自杀的,我很清楚这一点。

原来大部分签字是在手术前,不明情况瞎担心的我还特意练习了几次左手签名,多虑了多虑了。

接下来的时间是测量心电图、拍胸片。听说以前这种小手术门诊就做了,现在不知道是因为疫情还是都走正规化,所有都需要住院才能够手术。

做完这几件事以后,我就开始处理工作,把第二天可能会涉及的一些资料提前做好准备,并且传到手机,随时准备一键转发。

中途得知没有带锁的柜子,护士也不能帮着看管电脑,没办法,赶紧联系欢欢,让她下班后过来帮我把电脑带回公司。公司的电脑可千万不能丢!

晚上七点多,欢欢来了,还给我带了葱油脆饼和圣女果。哈哈,开心!医院提供的便当分量很小,没有吃饱,而且,我一吃完反而饿了。这会儿,值班的护士变少了,门禁看管也就松了,不用核酸证明就可以随意进出。

送走了欢欢,和妈妈打了个电话,我就准备睡觉了。简单洗漱,湿纸巾擦拭一下,不打算洗澡,感觉条件有点简陋,而且厕所对面的病床上住的是个老爷爷。

今晚就简单将就一下吧!

7月15日

星期四/晴

Letlifebebeautiful

床头的书

昨晚睡的不太好,平均1小时醒一次。虽然预料会睡的一般,几次醒来看后看一眼手机,啊哈,是真没想到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走。被各种吵醒,右边老爷爷的通话,左边老奶奶和她的护工,斜对面小夫妻聊天,病友起夜上厕所,以及不洗澡的难受,对手术的烦躁,等等。每次醒来,都赶紧闭上眼睛翻翻身,期待快点睡着。

4:30,围帐被拉开,护士过来测体温、量血压。

5点多,护士过来抽血,临走留了个塑料管和常规用来验尿的塑料容器,让有空送到护士台。

6点多,医院开始热闹起来。我实在没法继续躺床上,于是戴了耳机到过道来回踱步。医院的空调冷气十足,我套了外套,大概走了半小时。

7点左右,有人喊“出来拿早餐”。护工过来帮雇主打饭,我探了一眼门外,餐车还在走廊那头,还是等等吧。折回床边翻出欢欢昨晚带来的一次性打包盒,昨晚送餐的时候,工作人员特地叮嘱了早餐需要自己带碗。

吃饭这个事,我只考虑了右手不方便,所以住院前准备了勺子。筷子功,哪怕是右手我都是cai的,勺子就不一样了,小学4年住校期间,学校只发勺子和叉子,而我基本只用勺。

早餐80%主食:白粥、白馒头(还是冷的)、鸡蛋、酱菜(非常难吃)。和医生争取了10点之后不进食(常规是头一天22:00之后禁食),把馒头掰碎了泡到热粥里慢慢喝,打发时间。等下再吃点圣女果垫垫吧。

看了会儿书,去年买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2只记号笔交替着划关键字,我努力让自己静下来。想起第一次考雅思的场景,在上海等火车的时候掏出了备考书。那应该是我迄今为止最努力的样子(形式上),潜意识提醒现实中的我该看一看了,如果连佛脚都不抱,真是少有希望了!那次,隔壁一个等接车的陌生阿姨和我聊了几句,为了鼓励学习,临走送我2个生活用品,其中一个多功能衣架我至今还在我的出租屋里用着。哦,算算也有10年了呀。隔壁小夫妻收拾行李走了,他们不直接回家,准备就近找个宾馆住下等穿刺报告,然后才能定手术方案。奶奶Y在女儿的陪同下无缝衔接,她也是要做穿刺的。坐在木头椅子上,我的心依旧是游走的,眼睛时不时从字里行间瞥向进进出出的病友、她们的陪护家属。快10点了,身子实在难受,我合上书,慢悠悠开始整理洗澡的东西。皮肤干干净净的果然还是舒服,我套上病号服,里面什么都不穿,上衣反穿。只要是上衣背过来穿的,都是当天手术的。收拾一番后,我又缩到床上看书,因为饿,午觉是睡不着了。12点,对面的姑娘被护工接走了,她是上午才过来办的住院,这节奏让人好生羡慕。她是胸外科在骨科借的床位,多汗症,准备从胸外侧做个微创手术,把汗腺焊断。左边奶奶上午出院了,儿子是本院医生,叫了救护车送老太太回家,自己则开车跟在后面一路护送。听照料的护工说,这个医生的太太也是医生,博士学历,两个人都非常优秀。下午来了一位姑娘,和对面假小子姑娘一样也是过来做汗腺微创,住到我左边。下午1点,对面床陪护的妈妈J回来了,坐在床边等女儿。不一会儿,她和Y奶奶闲聊了起来,我放下书凑过去听。手术前的焦虑让我没办法继续盯着书看!世界真的很大,每个地方的习俗和氛围差别很大。J阿姨来自福建,说起故乡所在的村子,大家都是生了儿子才办结婚酒;留守的村民们普遍攀高踩低,见面就问房子车子票子,看见你的身材瘦瘦的,他们会毫不客气问“是不是没有赚到钱,家里没的吃”;看见豪车就会有媒婆上门说亲,J阿姨笑着说,很多人只知道看到的东西,却不知道我家上海的房子价值几百万、几千万,而有的人买车还是贷款的;很多女孩子怀孕就不读书了,回家生孩子,有的生完孩子之后婆婆带小孩,自己继续上学,她大姐家的儿子,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已经有了2个孩子;隔壁漳州办喜事习惯送金镯子金项链,就是新闻里新娘手上戴满金饰的那种,其实大部分是镀金的,很轻,几百块就一个,办完酒席之后就当专门回收的地方卖了;80年代计划生育的时候,计划生育的公务员疯了一样抓人、关人;当地重男轻女,几十年前很多女娃娃出生后被扔在路边,现在还有很多人怀孕了就抽血快递到香港,化验出男孩才生下来……我一愣一愣地瞪大眼睛,来不及消化。期间,同事时不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anzhong.com/mxynz/853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