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拔牙各位都是怎么看的?
是不是认为只要医生把牙齿拔掉就可以了?
其实,拔牙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那么简单
给医生看完牙齿后
我们还需要拍个片
什么?拔牙还需要拍片?
不可以直接拔吗?
不会是乱收费吧?
小编很肯定的告诉你
拔牙要拍片并不是要多收费
是因为盲目拔除牙齿会有一定的危险
而口腔检查只能看到牙齿的外露部分
牙根以及周围牙槽骨的情况
要拍片才能了解的更清楚
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的拔除牙齿
咚咚咚~~敲黑板了
通过拍片,可以知道
●牙齿本身:生长方向,牙根数目,牙根是否弯曲,膨大等。
●与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如上颌磨牙与上颌窦的关系;下颌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儿童在混合牙列期恒牙与乳牙胚的关系等。可以减少拔牙的风险。
●预知其他病变:如颌骨内有无埋伏牙,多生牙,囊肿等。
总之,拍片对口腔医生诊断牙病,设计治疗方案,采取治疗措施,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任何疾病,诊断都是治疗的第一步和非常关键的一步,而拍片是辅助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常见的拍片类型
01
小牙片(根尖片)
主要拍摄单个牙,可以了解牙齿龋坏程度,根尖周的病变情况,牙周骨质破坏情况等。口腔颌面外科不常用。
02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拍摄全口牙齿,二维成像,可将全口牙齿的体层影像,双侧上下颌骨,上颌窦,颞颌关节等同时显示在一张胶片上。
03
CBCT(锥形束CT)
拍摄整个颌面部,三维成像,空间分辨率高,成像更清晰、全面,可以准确显示囊肿的大小,埋伏牙的位置,因此手术时采用更加安全精准。
辐射知识科普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每时每刻都处在辐射之中。即使你与别人一起睡觉,也要受到来自他人身体的辐射,大约0.05微希伏。即便你喜欢独处,那么你体内钾元素的年辐射剂量大约微希伏。结合图表不难发现,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无需谈辐色变。通常一个人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在4毫希伏左右,这是一个很小的剂量,也是安全剂量。而其中大约85%的辐射来自自然界,仅剩余的大约15%左右才是医学检查。口腔放射的x线剂量一般用靶器官接受放射剂量表示,常见的是皮肤暴露面的接受剂量,其他的靶器官如骨髓、甲状腺等。骨髓被认为是放射诱导白血病的靶器官,因此对骨髓起作用的平均骨髓效应剂量十分重要;另外甲状腺也是大家比较关心,而且也是放射诱导癌变率最高的器官之一;性腺是可能因照射导致基因突变的器官。因此,我们就从这几个部位来看一下口腔放射对人体有何危害:口腔科采用的牙片拍摄一般可分为口腔锥形束CT、数字化牙科专用X线机、数字化专用线机、数字化牙片摄影系统、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机、数字化头颅定位测量X线机。根据x线片的大小不同,辐射的剂量也不同。我们从平均骨髓效应剂量来看,拍一张根尖片的平均剂量仅为0.mSv(当量剂量),一张曲面断层片的平均剂量为0.01mSv。而口腔放射对甲状腺的照射剂量相对较低,一张曲面断层约为74mGy(吸收剂量),仅为颈椎检查时甲状腺照射剂量的1%。腹部的照射对性腺的辐射影响最高,口腔等照射对性腺的辐射相对较低,拍一张肾、输尿管、膀胱的x线片对女性性腺的放射剂量为1.07mGy,男性为0.08mGy,而口腔头颅片对于男女性腺的放射剂量均小于0.mGy。所以说,口腔放射检查的剂量对性腺染色体的放射剂量仅为每天天然本底放射剂量的0.%。以口腔放射和普通的胸片进行对比,因为曝光区域的不同和受影响的器官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机体局部受到辐射时会引起的相同放射效应几率,相当于全身辐射剂量的估算来校正,通过这样的估算,一套全口20张牙片的检查,校正的放射剂量比一张胸片的效应还要低,同样也比胃肠道钡餐检查的效应剂量1%低。如看电视,即便你看电视机或使用彩色显示屏,一年的辐射剂量大约1微希伏。你随手吃一根香蕉,辐射剂量大约0.1微希伏。在一个高于平均水平的自然背景辐射地区待上一天,比如青藏高原,辐射剂量大约1.2微希伏。按每天吸两包香烟计算,香烟烟草中放射性核素辐射剂量相当于每天照一次X线胸片。正常人平均一天受到的背景辐射量约10μsv
拍一次小牙片的辐射量约5μsv
拍一次全景片的辐射量约6μsv
拍一次口腔CT的辐射量约36~μsv
能对致癌率产生影响的最低剂量是μsv,相当于2万次小牙片达到的量,而且对于患癌率的影响是需要长期积累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只要避免短时间内频繁接受大剂量辐射,而单次检查的吸收剂量远远低于安全阈值。
特殊人群
拍片注意事项
1.孕妇:在某些牙科治疗的紧急状况下,孕妇可能不得不在宝宝出生前拍牙片。未经治疗的牙科感染会构成胎儿的潜在威胁。看牙治牙通常有自由的时间选择性,所以不主张孕妇在怀孕头三月拍牙片,毕竟胎儿较常人更敏感。而三个月过后,孕妇必须接受X光拍摄时,应穿防护服——铅衣或是腹部围上“铅橡皮围裙”,以防放射线危害孕妇和胎儿。在此条件下,对胎儿的影响几乎微不足道。专家强调,只要不是对准腹部或其附近部位的高剂量X辐射,准妈妈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此外,儿童在拍牙片时都会统一为他们穿上铅衣或铅裙,小孩正在高速发育期间,性腺素分泌旺盛,由此骨髓往往活跃而稚嫩,容易被X光射线侵犯,所以有必要保护身体其他部位接受散射几率为零。2.其他疾病患者:例如甲状腺疾病患者拍片前先告知放射医生。
牙科的各类放射设备的辐射剂量对人体(成人、儿童、孕妇和胎儿)都是安全的,“安全”一词是相对的,但临床医生不必避讳使用。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美国放射学会(ACR)建议“医务人员应该告诉患者放射诊断是相对安全的,并向患者明确告知放射检查的必要性及益处,同时让患者知晓单次检查的吸收剂量远远低于安全阈值”。尽管拍牙片的辐射剂量不大,但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减少患者的顾虑,我们准备了全套的防辐射装备,这些装备能有效阻隔绝大部分的辐射,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种电子产品,包括我们每天使用的WiFi,都有一定的辐射。所以,不用担心因为拍了张牙片而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温馨提醒:
看牙医前,医院拍过片,要记得把片子拿过来给医生看哦!
(资料提供:影像科)
医院口腔影像科
医院设立专门的口腔影像科室,拥有德国卡瓦(KAVO)口腔锥形束CT、德国卡瓦(KAVO)数字化牙科专用X线机、德国西诺德(FONA)数字化专用线机、德国卡瓦(KAVO)CR数字化牙片摄影系统、芬兰SOREDEX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机、数字化头颅定位测量X线机等国际先进诊疗设备。
芬兰SOREDEX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机、数字化头颅定位测量X线机
德国卡瓦(KAVO)口腔锥形束CT
主要开展牙体及牙周疾病、口腔颌面炎症、肿瘤、先天畸形等疾病、口腔种植、口腔修复、牙列正畸、颌骨正颌美容手术等的影像诊断检查。科室内采用全院级PACS系统(医学图像传输系统)和HIS系统(医院管理系统),检查项目数字化,拍摄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到各
科室医生工作站,传输电子化,无需等待、无需取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