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根侧囊肿(inflammatorycollateralcyst)是指发生于部分萌出或刚刚萌出牙根颊侧的炎症性囊肿,与冠周组织炎症有关。
牙源性囊肿分为发育性牙源性囊肿和炎症性牙源性囊肿。
炎症性牙源性囊肿包括根尖周囊肿和炎症性根侧囊肿。
炎症性根侧囊肿比根尖周囊肿少见很多,占所有牙源性囊肿的5%。
炎症性根侧囊肿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型为牙旁囊肿(paradentalcyst),发生于下颌第三磨牙的颊侧或远中颊侧,占60%,好发年龄为20-40岁;另一型发生于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颊侧,又称为下颌颊侧根分叉囊肿(mandibularbuccalbifur,ationcyst),常见于20岁之前。
牙旁囊肿常与反复发作的冠周炎有关,伴疼痛、肿胀,受累牙为活髓。囊肿边界清楚,常有硬化边缘,位于牙根的颊侧浅层,相关牙牙周膜是正常的。下颌颊侧根分叉囊肿常表现为无痛性肿胀,感染时可伴疼痛,受累牙常向颊侧倾斜,有较深的牙周袋。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位于颊侧的透射影,病变有时可延伸至下颌下缘。有时可见骨膜反应和新的板层骨形成。
炎症性根侧囊肿的治疗可行刮治,可拔除受累的下颌第三磨牙;下颌颊侧根分叉囊肿相关的磨牙则常需要保留。
炎症性根侧囊肿的病理表现并不特异,与根尖周囊肿相似,镜下见囊壁内衬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厚薄不一,结缔组织囊壁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囊壁可见胆固醇结晶裂隙和异物巨细胞反应。其衬里上皮可附着于釉牙骨质界,也可与牙周袋上皮相连续,因此沿牙根的根面形成腔隙。
鉴别诊断:炎症性根侧囊肿需要与根尖周囊肿鉴别。而二者在镜下病理表现很相似,区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根尖周囊肿的患牙为死髓牙,囊肿位于牙齿根尖部。炎症性根侧囊肿伴随牙为活髓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