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乳牙龋坏患病率高达70%左右。11月27医院对我园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幼儿患龋率比往年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家长们对幼儿乳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幼儿的龋齿没有采取补救措施,任其发展,最后变得越来越严重。其次是幼儿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最后是幼儿保护牙齿的方法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幼儿的牙齿健康影响到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乳牙发展的状况影响恒牙的发展,这将伴随孩子的终生,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要引起重视。
一、乳牙的作用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幼儿时期乳牙长得好不好无所谓,反正迟早要换掉,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乳牙确实是要换的,但换牙要持续6年多,从6岁开始换牙,到12岁整口牙齿换完,乳牙会伴随孩子十几年。乳牙对于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咀嚼功能的作用
正常的乳牙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给颌骨、颅底等组织以功能性刺激,促进其血液、淋巴循环,增强其代谢,进而有助于颌面部正常发育。
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牙列的形成
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继承恒牙能沿着正常的方向生长,使牙列整齐。乳牙对恒牙的萌出还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如第一恒磨牙萌出时,即以第二乳磨牙的远中为诱导面萌出。
利于发音及增强自信心
乳牙萌出期及乳牙列时期是幼儿开始发音和学说话的主要时期,正常的乳牙列有利于发音清楚、准确。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可以提升孩子自信心。
二、龋齿的了解
(一)龋齿的形成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细菌通过一定的时间,分解口腔中的糖份,释放出酸性物质破坏我们的牙齿。
龋齿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浅龋:表现为牙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粗糙,继而形成表面破坏。邻面龋开始发生在接触面下方,窝沟龋则多开始在沟内,早期都不容易看到。
2.中龋:龋蚀已达到牙本质,形成牙本质浅层龋洞。幼儿对冷水、冷气或甜、酸食物会感到牙齿酸痛,但刺激去掉以后,症状立即消失。这是因为牙本质对刺激感觉过敏的缘故。中龋及时得到治疗效果良好。
3.深龋:龋蚀已达到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或已影响牙髓。患儿对冷、热、酸、甜都有痛感,特别对热敏感,刺激去掉以后,疼痛仍持续一定时间才逐渐消失。
(二)龋坏的乳牙的危害
影响恒牙的发育和生长:龋坏的乳牙可引起牙髓和根尖病变,造成恒牙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呈黄褐色,牙齿表面有缺陷,抗酸性差,容易患龋。乳牙牙冠因龋缺损或出现早失,可能导致后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出现错合畸形,影响颜面部美观。
影响咀嚼功能:
1.乳牙患龋导致咀嚼功能降低,食物嚼不烂,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2.部分幼儿因牙疼、塞牙等原因,容易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如不爱吃蔬菜和瘦肉等)。
3.由于龋齿单侧疼痛,就用偏侧咀嚼。长期不用的一侧牙齿容易形成牙石,刺激牙龈,使牙龈发炎红肿等。
损伤口腔软组织:因龋残损的牙冠可对唇、颊、舌粘膜产生刺激。
影响颌面部发育:由于乳牙龋齿的影响,导致偏侧咀嚼的习惯,这样会影响颌面部的正常发育,使面部左右不对称。
影响发音及心理健康:乳牙龋齿或缺失,尤其是前牙,会影响幼儿的发音,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乳牙严重龋齿,特别是前牙的龋齿,会严重影响美观,从而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全身其他影响:龋齿引起的根端肉芽肿、囊肿、牙髓感染等完全可成为感染病灶,在过度疲劳,感冒等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肾炎、风湿热、扁桃体炎、脓疱疮、猩红热、败血症等。研究表明有深度龋齿、残根、牙糟脓肿的儿童,81%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颌下淋巴结。在龋齿疗后,70%的肿大淋巴结可以消退。患龋齿儿童的口腔温度较正常儿童高,血中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沉增块,红细胞减少,血色素低下,血清总蛋白改变。当龋齿治疗后则恢复至正常。
(三)乳牙龋齿的补救
孩子的乳牙如果有了龋洞,医院治疗,而且越早越好,能补则补,尽量保持牙体完整。因为乳牙龋洞发展迅速,龋洞小时,补一次即可,否则龋洞会由小变大,由浅变深,继而侵犯牙神经,甚至疼痛难忍,此时再进行补牙,因为存在疼痛的可能,孩子不能够配合。
1.浅龋:主张用药物治疗,有促进再矿化的氟化物,涂氟保护牙齿,促进再矿化,变得光滑,不易堆积细菌;还可以使用硝酸银、氟化亚锡等,涂在蛀得比较浅的部位,可以终止再继续往下加重。
2.中龋:需要用充填治疗方法。一般用涡轮机清洗干净,磨除蛀牙的组织,然后用充填材料补起来,就和原来的牙齿一样了。如果蛀得比较深,比如牙本质深层,此时儿童可能会有轻微反应,可能进食时有食物残渣进去,会感觉疼痛。此时通常把蛀牙清理干净后,放一层保护牙神经的药,一般用氢氧化钙,放上去后再进行充填。
3.深龋:乳牙龋洞蛀得很深,有牙疼或者有脓包,提示蛀牙已经侵犯到牙神经,甚至已经到牙根周围,需要做根管治疗,把坏死的牙神经、感染的牙髓清理干净,进行消炎、消毒,最后将牙根充填,才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三、如何拥有健康的牙齿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饭后、吃水果后温水漱口;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都要刷牙,每次应该刷3分钟。
2.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应采用竖刷法即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每一个面都刷到。学龄前儿童尚未完全掌握刷牙方法,加上孩子自律性差,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刷牙,进一步清洁牙菌斑、牙齿软垢,真正达到把牙齿刷干净的目的。
合理饮食
1.纤维性食物有利于儿童健康
蔬菜和新鲜水果等不仅纤维含量高,而且咀嚼蔬菜瓜果有助于刺激唾液生成,既可以将有害的酸性食物颗粒从牙齿上冲走,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
现在市售的儿童食品均做工精细,入口即化且甜粘,无需用力咀嚼即可下咽。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的堆积,诱发龋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口颌发育和咀嚼功能的训练。
2.少吃甜食
学龄前儿童喜食甜食,且以软性食物为主,粘稠性强,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加之儿童的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自洁作用差,同时又不能有效地进行口腔清洁,使得龋齿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3.多喝白开水,降低喝酸性饮料的频率和数量
多喝白开水,促进唾液分泌,唾液有足量的钙、磷提供牙齿自我修复能力,进而减少龋齿的发生。果汁、碳酸饮料和奶制品饮料中的糖易被细菌代谢,长期大量饮用使得患龋的风险大大提高,碳酸也容易引起牙齿脱矿,导致牙齿过敏。喝完饮料后应以清水漱口,稀释口腔内的酸性物质。
4.对牙齿有益的食物
牛奶、奶酪、酸奶等乳制品的糖分含量都很低;另外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且还有钙,可以帮助增强牙齿的强度。优质的蛋白质如肉,家禽,鱼,牛奶和鸡蛋等富含磷的食物都能有助于增强牙齿。
积极防龋治疗
1.进行窝沟封闭能有效预防龋齿。第一次窝沟封闭时间在2~3岁,乳磨牙萌出后。
2.一年两次牙齿涂氟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如果孩子乳牙龋齿比较多,治好龋齿之后,建议每3医院做一次检查和涂氟。对于易患龋齿的孩子,可以适当增加涂氟的次数。
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即使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己没有感觉到口腔有问题的情况下,每半年去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做一次全面口腔检查,每年洁牙一次。
防止牙外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父母言传身教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严格把控孩子的饮食,给孩子树榜样、多夸奖,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能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茁壮成长。
让我们重视孩子口腔的健康,一同努力呵护孩子的成长。
扫码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