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听到专家讲的一个观念,人早晚都会得癌症,早晚而已,可能有的人到了8、90岁才发现,那是岁月沉积的结果,本不用治,人体机器都使用了快年了,还能保持通畅的能有几个人呢,都活到那么大年龄了,还有什么必要再让身体清除掉那些“积年沉弊”呢,倒不如想开了,好好活完这一辈子来得值。
我的大伯,年轻时劳作受苦,从50来岁就身体很差,腰弯的直不起来,高血压、糖尿病、胃病等等各种慢性病緾身,虽说是病病歪歪,但也活到了80岁,那年体检查出有肺癌可能,儿女孝顺,运用各种资源,医院最好的医生,准备做手术,术前做穿刺检查,还没做完人就没了。我实在不知道他这样的年纪还有什么必要去治疗癌症,无非是多一种慢性病,好好活着不是更重要。弟弟说,“是糊涂的活着,还是明白的死去,这是一个问题。”西医往往是让人明白的死去,中医是让人糊涂的活着。
所以,对于“病”的认知上,大家都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觉得只要指标不合格就是“生病了”,不愿意相信我们的身体“老”了的现实,有时候只是因为老了,身体各项机能、气血运转效率在下降,如果接受这个现实,只需要降低人体的消耗,减少活动量,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即可。但如果认为这是病,非要用药物去干涉,必须让各项指标回复到年轻时的“正常标准”,那么药物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恐怕比人体老化的速度更大。
也是同样的道理,对待疾病的态度反映的是人对自身健康的认知程度,反映的是人的“境界”,大多数人的认知还只停留在“消除病症”阶段,常常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而如果我们跳出来,从大处着眼,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消除根源性问题更重要,也就不会纠结于一时的病症了。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有关疾病、健康、养生的知识和信息,各种来源各异、理念混杂的信息常常让人无所适从,我发现有的人过于依赖这类信息,得了病不相信医生的,却相信从朋友圈得到的信息,一会儿听这个的,一会儿听那个的,试试这个,再用用那个,缺乏自己的理念和坚持,毫无定力,导致有些病越治越乱,小病治成大病。
现代生活中,很多所谓疾病其实都是生活方式病,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压力造成身体的不适,或者出现一些类似“病症”的现象,上医院时,医生只是开药治症,却不问根源,其实可能只要不乱吃东西、不熬夜、晒晒太阳就好了。真正需要的只是改变生活方式,正常起居,很多病就自然而愈了,吃药、手术只是人的心理安慰剂,终究是伤人根本的。
现在的我生病已经少多了,感冒、拉肚子偶尔发生,大多数情况不用吃药,自然而愈。这使我养成一种习惯,有病先不吃药,让身体自己做修复,这可能会比吃药花费的时间稍长,但能有效减少药物损伤。有一次,我在肚子上摸到一个米粒大小的包,我用手轻轻揉,很快就变大变软了,微微红肿,很痛,我坚持每天揉,几天以后从粒状变成一片,然后就消失了。牙疼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多数情况就是上火了,导致牙龈红肿,牙齿敏感,医院,想办法降火,按揉穴位,一两周也就慢慢好了,而医院,大夫无非就两招儿:消炎和拔牙,很多牙是没有必要拔的。
几个月前,我手背上起了一个包,软软的,里面像是有水液,越揉越大,但不疼,医院,我查到这是剑鞘囊肿,每天用手轻轻揉,用艾炙,1、2个月后囊肿就自行吸收消退了,没有任何后遗症。而之前有一次左肘部滑膜炎,肿痛,上医院,被开了四种、十几盒、多块钱的药,有吃的、有搽的,用了两盒不到的药就痊愈了,剩下的药放到过期扔掉,实在是浪费,既浪费金钱,又浪费资源,于健康无利。
近几年,我按照自己的理念,通过养肝补脾、运动养生,气血水平有效增强了,改善了体虚的状况,人的正气足了,邪气就侵入不了,免疫力自然就得到恢复和提升。在调理身体的过程中,我也学习了中国哲学的“道”和“理”,深切体会到,万物与人都是天地间的生灵,自然是其最重要的属性,顺势而为才能“生”,过多的欲望是妨碍自然天性发展的因素。人是自然生物体,人体内部的运行有自然形成的规律,不要把外界的因素过多地强加于它,所谓“道法自然”,其实就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办事,就不会发生因逆反和强硬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中国古老的道家哲学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人与自然达到的共生共存、和谐相交的至高境界,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真理,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自然界法则是“弱肉强食”,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仅仅是整个地球生物链上的一环,人类所探索的未知世界越来越大时,更应当明白万物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不可能也不能主宰世间万物,否则必定是要被大自然所报复的。
人体是一个天然的、功能完整的独立体系,决定身体状况好坏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先天配置与后天保养,也就是肾与脾的状态,很多时候,生病的根本原因还是伤了肾本、乱了脾胃,人本来顺应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四季饮食,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的身体受外界影响越来越大,作息不规律成为现代人共通的问题,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及互联网应用,更让很多人的生活晨昏颠倒,奢靡放纵,随意挥霍身体资本,打破了身体的自然法则,即使年轻时没有生病,年龄大时也必然生病,这就是规律。其实不用去羡慕有些人过着看起来很精彩的生活,那是他们有这样的身体资本可以抗住折腾,换了我,恐怕一天也坚持不了,所以,千万别勉强自己做超出身体能力的事。
疾病的产生与很多因素相关,年龄增长引起气血虚弱,环境因素引入寒热之邪,心理因素引起气血波动,生活方式不健康等等,但引发慢性病症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气血循环不畅、淤滞导致脏腑功能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坐着躺着生活,上班坐在电脑前动不了窝,下班窝在沙发里看手机视频,久坐已成为现代人患上各种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久坐伤腰、腿,其实是“不动”让气血凝滞在腰腹腿部,脂肪堆积在内脏。因此,所有治病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讲就是通络、活血、行气,包括控制吃来减少身体负担,运动来增强气血循环,按摩来通畅经络,吃药促进体内气血运行。
药物的滥用助推了本来就气血变虚的人体,人们已经习惯了一有不舒服就找对应的药来吃,不管引起不舒服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病是可以不吃药而自愈的,当人过度依赖药物时,身体自然恢复的能力就减弱了,实际上就进入了一个“越吃药病越会严重,越严重越不得不吃药”的恶性循环,我发现很多病例都是小病在药物的“治疗”下变的严重的。比如,前些日子网上流传的一个事,60岁左右的老头儿身体健壮,冬天在家里光身子锻炼被冻感冒,医院,医院,判为肺炎,输液吃药未见好,反复之后越来越厉害,抗生素逐步升级,最后进了ICU,很痛苦,最后人没了,他的孩子把看病经历发在网上,谴责无良庸医,引起网民共愤,我看了之后就一个感觉,医院的过度治疗与病人的无知,把本来只是受了风寒的小病治成绝症,把医药当成“上帝之神”,是现代医疗的悲剧。
人在生病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无助感”,总觉得吃了药就应该见效呀,身体的痛苦让人会生出很多的“绝望感”,会不知所措,会盲从,随着痛苦升级,那种想要“抓住救命稻草”的欲望就会越发强烈。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这时候人往往会失去理智,所以我们不用站着说话不腰疼地去嘲笑他人的无知,也许你在经历同样的情形时做得还不如人家。
所以,认识健康问题必须要能从观念认知上来把握,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要改造自然。十几年的养生路让我从思想到身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也时常庆幸,我是因为身体比较早的发生问题,而比较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