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晚期牙囊肿
预防牙囊肿
急性牙囊肿
慢性牙囊肿
牙囊肿治疗
牙囊肿防治

她的肩上扛着我的命,她把我送进ldqu

点击上方"半岛都市报掌上半岛"   一次手术后,母子相视而笑

年,王涛又接受了一次腿部手术,那之后经过4年的恢复,终于可以蹒蹒跚珊地走路了,但是他的骨头仍然没有愈合。就这样又熬了7年,王涛在母亲陪护下,医院接受了腿部矫形术,两条腿上打了3根钢钉,“现在走路虽然不稳当,但是也能走了,已经好多了”。

31年,34次手术,王涛感恩妈妈这么多年没有放弃他,“没有妈妈,我的生命早就不存在了”。

“自己的孩子不是应该的吗?”崔百凤几次打断儿子的话,在她心里,从来没有过“放弃”这念头。对于儿子的现状,崔百凤感到很满足,“都扛过来了,孩子命大!”

一袋木头,一个后背

饱受病痛折磨的王涛不善言辞,但对妈妈崔百凤的巨大付出,都一件件烙刻在心底。

为了挣钱给自己治病,妈妈一个人要打好几份工。早上5点就出门,到早餐店打工;下午去干家政,晚上12点才能回到家。时隔二十几年,王涛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个冬天——

鹅毛大雪漫天飞舞,许是刚做完手术身体虚弱的原因,他总是止不住地发抖。屋里没有一丁点火星的炉子显得格外冰冷,多看它一眼都要打个冷战。

“妈妈,我冷,我冷……”年幼的王涛还读不懂妈妈脸上的愁容,只是一个劲儿地哭闹。

崔百凤出门了,过了许久才回来。像雪人一样,头发、衣服上都落满厚厚的雪,手指冻得通红。她从背上放下一个麻袋,打开袋子,里面散落出来的全是废木头、枯树枝……

“马上就暖和了,妈妈给你生炉子。”崔百凤一边说着一边从麻袋里掏出木头,木头上满是细刺,被冰雪一冻,像一把把锋利的锯子,刺刺拉拉地划过她红肿的手指。划痕稍深,血一下子就鼓出来了,崔百凤只是皱皱眉头,并不作声。不一会儿,炉子里火苗蹿起,木头噼噼啪啪作响,屋里慢慢暖和了。看着妈妈进进出出,王涛一度感觉她像超人,无所不能。

王涛在北京做完手术后逛动物园

事实上,崔百凤的肩膀是瘦弱的。那些年,家里的钱都支付了儿子的手术费。年前后是最艰难的时候,10块钱3斤的五花肉他们都吃不起。

“顿顿吃的都是馒头咸菜,一包方便面对我们来说都是奢侈品。”有一次,王涛刚做完手术,同病房的一位阿姨给了他们一个鸡蛋。因为脸部手术切除了牙床,王涛不能咀嚼,妈妈也不舍得吃一口,全都一点点嚼碎喂给了王涛。“我还记得那个鸡蛋的味道,特别香。”

“还有一次我出院了,医院往家走,两只手还要拎着脸盆、被子。妈妈背着我,足足走了1个多小时才回到家。”母子的身影被夕阳拉长,在车水马龙中一点点挪动,从傍晚走到天黑,天上的星星开始亮了,周围的建筑在身后慢慢暗下来。

“我把脸贴在她背上,外面的世界好像没有了声音,只能听到她怦怦的心跳和她大口喘气的呼吸。走一段路就要使劲把滑落的我往肩膀上扛一下。我看到妈妈已经有了好些白发,那时她才30岁的年纪,突然觉得很心酸。”

那一刻,王涛意识到,妈妈不是超人,她只是努力扛起他小小身体的母亲。

从“感恩本”到备忘录

骨折、住院、出院、骨折……王涛30多年的求医路花光了这个家的全部积蓄,吴家村的那套房子,也卖了给他治病。一家人在租来的房中度日,搬家成了家常便饭。

“经常一到房东涨房租了就要搬家。”最远一次搬到了李沧区,妈妈崔百凤却没有埋怨,还乐呵呵地开玩笑说,“我们离市中心越来越远了,再远就要回到我莱阳老家了。”

每次搬家收拾东西,崔百凤都不忘带上一个记事本。翻开这个记事本,纸张泛黄,边角卷曲,但本子上的字迹工整,一串串人名排列有序:年,吴家村办事处段阿姨每月20元……年好心大姐元……

“妈妈常说,这都是帮助我们的好心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生命,将来有机会要回报社会。”

崔百凤照顾独居老人赵阿姨

这个珍藏的“感恩本”上,记录着一段段好心人陪伴他们共度难关的感人故事:

社区为外地户口的崔百凤办了农转非户口,申请了低保,让这个家庭有了一些生活保障;

年母子俩去往北京求医的列车上,素不相识的乘客和乘务人员自发为他们捐款多元;

上世纪90年代末,吴家村办事处一位姓段的工作人员每个月发了工资,都要给王涛家送去20元钱,还有一名工作人员定期给王涛送去成罐的骨髓粉;

王涛总是骨折不能上学,青岛理工大学一名叫梁爽的大学生每个周末到家里教王涛识字……

年王涛做了手术,《半岛都市报》为他们刊发了求援报道,四面八方的好心人循着报道挤满了病房。有人送来钱,有人送来营养品,那段时间,王涛陆陆续续收到捐款足有2万多元。妈妈崔百凤时常念叨这些好心人的名字,把他们的联系方式记在本子上,每当过年的时候,总会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拜年表示感谢。

“妈妈总说我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好,给我分了廉租房,我们不用再奔波着搬家了,每个月有多元的残疾人低保,可以保障我基本的生活用度。”在整个社会和众多好心人的帮扶下,王涛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有了点起色。

但是妈妈崔百凤却更忙了,她申请当了小区的楼长。

为老人按摩后背

廉租房公寓里住的大多数都是残疾人,附近老小区的住户则是老人居多。崔百凤就天天上门给行动不便的邻居们送饭、理发。手机的备忘录里,崔百凤把“送饭”和“理发”等分门别类,每个项目下都是一串串的人名:“送饭”李阿姨,电话……,送饭时间周一晚上6点……

崔百凤手机备忘录里,记满了需要送饭的独居老人联系方式

“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呢。”已经54岁的崔百凤每天7点多出门,经常晚上十一二点回家。“妈妈,你比总理都忙呢。”儿子王涛打趣道。

崔百凤帮助的这些老人,很多是当年帮助过他们一家的老街坊。“当年人家帮助了我们,我们不能忘了人家。我也没多大能力,送送饭,理理发,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这是崔百凤经常对王涛唠叨的话。

崔百凤定期要免费上门帮这些老人理发

在崔百凤的物品中,有一串钥匙她总是随身携带,这是几位独居老人家的钥匙。老人们把崔百凤当闺女一样看待,小到办医保报销跑腿,想吃点啥喝点啥,大到在家摔倒了,应急电话都是第一个打给崔百凤。这些老街坊中流传着一句话:“有困难找小崔。”

崔百凤随身携带十几位独居老人家的钥匙,有应急情况可以随时帮助老人

在崔百凤照顾的老人中,有一位今年已90多岁的马奶奶。马奶奶曾是这片小区的街道办领导,年母子俩去北京做手术前夕,是马奶奶和当时的街道办主任一起号召整个社区给他们捐款,凑了多元钱。

崔百凤为马奶奶理发

“孩子小的时候,我为了赚医药费要打好几份工,经常把孩子送到马奶奶家,让她帮忙照看孩子。马奶奶的丈夫也是街道办主任,我还记得每次我去他家接孩子,老主任都递给我一杯热乎乎的茶,安慰我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前几年老主任去世了,马奶奶又摔断了腿,躺在床上不能出门,“我就个隔三差五到她家送点吃的,阿姨最喜欢吃我包的饺子了。”

在社区公益活动中,崔百凤为老人免费理发

年大年三十,崔百凤在小区里跑了整整一天,给30多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等她回到家已经晚上11点多了,“来,儿子,妈妈给你理理发,新年咱从头开始。”王涛坐在妈妈身前,电动剃刀嗡嗡作响,母亲的手轻轻掠过他的头发,也拂过荏苒时光。

电视里的新年钟声响起,墙上的钟表指针滴答走动,在与死神赛跑的日子里,是这对母子对于生活饱含坚韧与希望的相守,缄默前行。

妈妈有个小心愿

年,热心照顾邻居的崔百凤被评为“山东好人”,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入党那天,妈妈张罗了一桌子菜,全家人好好庆祝了一番,比过年还热闹,我从来没有见过妈妈这么高兴。”在王涛印象中,上一次见妈妈这么高兴,是有亲戚送了她一件崭新的外套,从没买过一件新衣服的妈妈对着镜子美美地笑了一天,“现在看来,她穿新衣服那天的高兴劲,比起入党来差远了。”

对这件事,崔百凤的解释真诚又朴实:都是这个社会好,都是身边的这些党员,带头帮助他们,他们才能走到今天。共产党员在她心里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榜样力量。她也想像那些党员那样,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能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妈妈的“干劲”也时刻影响着王涛,“前几年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患脑瘤的小女孩,看不起病,我非常感同身受,用平常打字挣的钱给她捐了元。”去年,王涛还主动找到青岛春雨残疾人就业中心,用自己会操作电脑的一技之长,义务为中心运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anzhong.com/yfynz/774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