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阴阳九针组合针法之——开四门
我们每个人手掌有五个掌骨,两两掌骨之间,都有一个交汇点,如图中所示的红点,共有1、2、3、4,四个交汇点,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针刺后激发人体的潜能,除非人体已经自然衰老,接近生命的终点,一般情况下,针刺这四个点,可以很快恢复人体的阳气(将阳气释放出来,促进阳气运行),而且每个点负责的区域还不同,为了便于统一传播,我们将这四个点姑且称之为天门、合门、人门和地门,统称四门。扎的时候从掌背进来扎到掌心的皮下位置,尽量深刺。
天门(1号结点):可以为心胸、肺、头提供阳气。
合门(2号结点):基本同于1号,但作用部位比1号结点低些,主要为胸腔和上肢提供阳气。
人门(3号结点):可以为中焦脾胃肝胆和腹部提供阳气,此点作用范围最广。
地门(4号结点):可以为盆腔和双下肢提供阳气。
当心脏不好,胸闷,头昏,脉迟缓无力,可以扎左手1号和2号结点天门和合门;当双上肢乏力,疼痛,脉迟缓无力,可以扎合门;当胃寒,腹部发凉,腰痛,脉迟缓无力,可以扎人门;当小腹冷痛,双下肢乏力,脉迟缓无力,可以扎地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四针就是储备粮草的(能量开关)!
临床上遇到很多慢性病,可能周身都不适,这时用阴阳九针,你也难把握到要害,久病多虚,如果切脉时,脉象表现为较弱,也就是按时血管跳动没劲,这时可以考虑扎四门,男左女右,将阳气释放出来,促进阳气运行。等待阳气恢复,自冲病灶,自己修复自己,扎上几次之后,病情自然会有所好转,这时再用九针来收拾。
扎针时建议选择两寸左右的针,揣摩到掌骨结合部位,从掌背进针直刺即可,针尖抵达掌面,但没必要透过皮肤。
一般不建议同时开四门,可针对性的选取开某门,如下肢问题,开地门。若患者表现为一派阳气虚(能量弱且出不来),切脉时,脉弱无力,则可以四门同时扎,这样扎也很安全,不用担心。扎完针后你再切脉,你会发现脉象变了,患者好像吃了红参和附片一样,阳气正在迅速恢复。
当扎针后脉象变化不明显,说明患者体内阳气已衰,就不建议再用针调,直接用艾条灸关元、足三里、命门等处,尽快补充患者体内的阳气。
第十八篇
阴阳九针组合针法之——小周天
小周天针法将人体的阳脉之海,和人体的阴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疏通连接起来,构成体内任督大循环,顺人体气机督升任降、后升前降之势。
是具有普适性的基础组合针法,是一级战备粮草针,是阴阳九针起手式,几乎所有治疗针方组合都少不了这两针,亦可作为阴阳九针保健组合针。此方既可单独应用,又可结合全息对应部位针使用,是通用的组合针法,如:小周天+膝关节对应点。此法小周天方建立任督循环,调动阳海阴海能量,以全息对应点为靶点将能量调入全息对应处,通过病位与全息位同气相求的感应通道,将神、将气血引至病所,发挥强大的治疗作用。
组合针法
止痛针法:1止痛三针2气机三针3背三针4拉弓射箭5商阳鼎三针6劳宫鼎三针7来源通路
止痛三针
针法:飞龙在天,大通天,鱼际穴。
适应症:全身关节类疼痛病症。
飞龙在天,升发督脉阳气,扎完此针,人体阳气将为之振奋;大叉穴,我们这里归纳为通天彻地,能疏通人体冲脉、任脉;鱼际穴,打开人体所有的关节。
这个九针组合其实就是在小周天针法的基础上加鱼际针,是对鱼际穴单针作用的加强针法,将人身所有的关节松弛,因为人体关节附近是气机最容易郁堵的地方。
在这个大的构架下,你会发现很多疼痛患者,无论哪里痛,都可以扎这三针,而且效果都还不错,有些起效快,有些起效慢,慢的就多留一会针。
鱼际穴帖骨进针,深度约整个大鱼际宽度,进针后可提插捻转强刺激20~30次。针后用手掌拍打患处引气调神。大通天靠近拇指根部进针,效果更好。这一针是肺经的穴位,肺主制节,此针能滑利周身关节。所以关节痛都可以用鱼际穴。
调气三针
针方:飞龙在天,大通天(大叉穴),秋风扫叶。
适应症:除了关节类疼痛以外的其他疼痛问题,全身性的游走行疼痛。或有全身都不适的气机紊乱病症,均可以尝试用此三针组合。
用秋风扫叶,目的是因为当今社会,人的思虑多数太过,心神静不下来,脑袋始终处于一种虚亢的状态,配合秋风扫叶,让躁热如夏的心神,吹上一缕秋风,这样人心就慢慢静了下来。
此针法当然也能止疼,但稍稍逊色于止痛三针组合,可以说所有关节疼痛用第止痛三针,其他所有问题,都可以尝试用此三针组合。
这个组合针法其实就是在小周天针法的基础上加秋风扫叶,是对秋风扫叶单针作用的加强针法,作用功效与飞龙扫叶组合针法类似。
我们有个万能止痛针,可以在气机三针的基础上加上鱼际穴。治疗疼痛杠杠的。
背三针
针法:飞龙在天,导龙入海。适应症:颈椎病,尤其是肩背酸疼,低头转头受限者。这个重点是真对颈椎病的。
内经云:诸痉项僵,皆属于湿。导龙入海针法借膀胱经导水湿下行;飞龙在天针法引督脉之阳气上升,气化颈部的水湿。一利水湿,一气化水湿,两者结合,自然针到病除。
凡出现项僵,伴随背部和腰部不适,均可以运用此三针。或者但凡湿邪为患之病,均可考虑加用此组合针法。
背三针变式
针法:反飞龙在天,反导龙入海。适应症:腰骶骨酸痛不适,坐立不安,活动受限。这个重点是真对腰痛的。背三针主真对酸痛感,筋太紧,更适应于筋伤病。我们在背三针的基础上加一个大叉穴,鱼际穴,可以治疗所以的筋伤骨痛的问题。酸痛是筋伤,用背三针。关节活动受限是关节病,用滑利关节的鱼际穴。
一则:借膀胱经升散腰骶部水湿。
二则:引督脉之阳气下降,气化腰骶部水湿。
很多患者腰部湿邪重,湿阻气机,清阳不升,倒行“导龙入海”,取其除湿升阳的作用。倒行“飞龙在天”,取其收敛浮散的阳气,回归腰部,恢复肾脏的气化功能,协助气化下焦水湿。很多肾炎患者,脉象上小下大,下焦阳气郁闭,化热伤及肾脏,而肾脏本身阳气又不足,这种腰部虚实夹杂的情况,最适合用此三针。
腰骶酸痛不适,坐立不安,活动受限。
三针均需要过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
:
总结背周天与变式两种组合,作用原理是相同的:“飞龙在天”是引正气来攻邪气的,邪在上用正飞龙,邪在下用倒飞龙。“导龙入海”是排邪气的,邪在上,则引邪下行,邪在下,则透邪外出。另外:针之所过,气机通畅,寒热对流,血行加速,虚实互补,传统意义上的很多证,都可以迎刃而解。
拉弓射箭
针法:飞龙在天,类导龙入海。适应症:强化疏通肢体关节,对于肩周病痛,颈椎病痛等均可以使用。这个拉弓射箭放在中指就是治疗肩膀痛,和颈椎病的,用西医的名词叫颈肩中合症。
两边的两针,进针是从掌骨之间,针尖指向腕关节的阳池穴。阳池穴,顾名思义,就是阳气汇集的一个池子,这两针的目的,就是将掌骨之间的阴性能量,向阳池汇集,在阳池气化后,在升发出来。中间这一针,才是真正的治疗针,旁边的两针只是为中间这一针储备能量。
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此三针,就是阴中求阳,这样治疗肩周炎、治疗颈椎病(中指取象为头颈部),效果就会比单纯扎中间这一针强很多。
强化疏通肢体关节,对于肩周病痛、颈椎病痛等,均可考虑用之。
三针组合是一种阵法,可布设于四肢任何疼痛关节的全息对应位置,要求三针均过关节,贴骨进针效更佳。
贴骨进针,特别是粗针,对关节软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不建议频繁施针,视施针部位恢复情况,尽量不要产生累积性损伤。
拉弓射箭是针法的组合,是类飞龙和类导龙两种针法的组合。整体上看:拉弓射箭若使用得当,能很好发挥弓箭精确打击能力,指哪打哪!四肢旁指寻,四肢对应部位施行此组合,能引领气血集中于剑之所指,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拇指背侧的背周天针法其实也是拉弓射箭的特殊形式,对上焦浊邪弥漫,清阳不升有很好效果。总之,拉弓射箭法是基于传统中医阴阳互根互用理论而设立的一种组合针法。
可以用一组,也可以多组联用。如“四叉五飞龙”对治类风湿类节炎等多关节病变。
点评:合门,人门打开阳气之门,拉弓射箭的同时去除体内水湿,升阳去湿正对舌脉,中指看成头部,两边也可以看成肩颈,颈椎不适,肩周不适自然解除。合门可以打开胸中之气,人门打开中焦之气,借中指类飞龙一针阳气迎头而上,头肩颈气畅症消。
商阳鼎三针
针法:商阳穴,喉轮。食指挠侧赤白肉际平刺针。适应症:肩周痛,活动受限。刺法:患侧食指螺纹,商阳穴进针,两针汇交于指端,关节横纹与挠侧赤白肉际焦点,第三针沿食指挠侧赤白肉与前两针汇合。
余师案例:赤患者,右肩关节疼痛,食指螺纹进针,商阳穴进针,两针在则面交汇,第三针沿食指侧面赤白肉际处,与前两针交汇。针入痛消,疗效很好。
这个鼎三针我们是构造一个阴阳冲和关系。分别代表任督冲三脉。一针调阳面的能量,一针调阴面的能量,一针在阴阳交界处调和阴阳,调冲脉能量。冲脉就是沟通阴阳的。这三针可以扎在任何一个指头的地方。甚至每一条经的原穴的位置。
劳宫鼎三针
针方:天门,鱼际穴,大明月,又名强心三针。适应症:强心。心区憋闷,心痛。
针法:一针天门透劳宫穴,二针鱼际穴透劳宫穴,三针大明月透劳宫穴。三针交汇于劳宫穴。这三针可以简化为天门透劳宫。把天门能量输送到劳宫,这是一针心脏急救的针法。
鱼际鼎三针:赤白肉际透劳宫方向,赤白肉际平刺向少商方向,鱼际透合谷方向。适应症:调和阴阳,分配能量。以阴阳冲的方式打开经络瘀堵,治疗肺系病症,关节痛症。针刺及注意:一针从鱼际赤白肉际透劳宫,一针从鱼际透合谷,一针从赤白肉际平刺向少商。三针成鼎形架构。核心思维:调气循环加阴阳冲和。
来源通路
针法:天门,合门,飞龙在天(变化针在食指背上扎)。适应症:上肢疼痛,肩膀痛都可以试试。举一反三,那个肢体痛找对应的指头扎都是可以的。肘关节痛,腕关节痛扎它对应的位置就可以了。
膝痛针
针法:手上膝关节对应点。适应症:疏通局部郁滞,治疗腘窝处。
注意:取手上膝关节对应处平刺。核心思维:全息取象。这两针扎在无名指,小指指间关节横纹处。这里对应双退腘窝痿中处。这是腘窝痛,无法下墩的病痛。如果是脚后根大筋痛,我们扎无名指小指的远端横纹(这里容易混淆)。腿肚子痛扎无名指小指的中间的指腹的位置。
调气针法:1小周天针,2左春风右秋风,3飞龙扫叶,4春风彻地,5循阳针,6守中,7驱鸠扶鹊。这些调气的针法适应于内科病。
小周天
针法:飞龙在天,通天彻地。变式:飞龙在天,大叉。作用:接通任督二脉,是具有普通适性的基础合针法,是一级战备粮草针,是阴阳九针的起手式。
左春风右秋风
针法:左春风佛柳,右秋风扫叶。(适应于右脉亢盛)适应症:肝气郁结,两胁闷胀,情志不遂,气机左升右降之势紊乱病症,如目疾,耳鸣,口苦等。变式:右春风佛柳,左秋风扫叶。(适应于脉象左亢盛)这种针法多用与无辜生闷气的人。我们有一个理全身气机的针法,就是小周天加左春风右秋风。
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此组合针法顺人体气机左升有降之势,以疏通人体侧面气机,促进人体侧面气机循环。
左关郁,左寸略不足,右寸郁大或上越。
重点在中焦,针行路线可在指间关节上下,过节即可。
变式的应用,要有脉象支持:左寸上越,右关尺下陷
飞龙扫叶
针法:飞龙在天,秋风扫叶。适应症:肝阳上亢头痛,头昏,耳鸣,心悸,心慌,口苦,失眠,牙痛。脉象特征:脉弦硬,左脉上越,左寸沉取偏不足。这个针法对应思虑过度,上亢下虚的人。多属两侧肝胆气逆,上实下虚,这时用秋风扫叶把上亢的气机给他扫下来。再用飞龙在天把上面的清阳之气补上去,病人就不会因泻邪阳而造成的脑部空虚的头昏。
督脉清阳升发不利,而虚亢的肝阳上冲头顶,使清阳无法上升,此类症状可形象称为鸠占雀巢之病。选针秋风扫叶,如同一缕金气,一股秋风,平熄肝阳。但肝气上亢之人,大脑多处于虚亢状态,单纯向下收不行,配合飞龙在天,促进降已而升,提供大脑精微物质,这样大脑就安宁了。
扎针时先扎秋风扫叶,扫清占位的肝阳,再扎飞龙在天促清阳归位。
肝阳上亢病证有很多表现,如头痛头晕,心悸心慌,耳鸣口苦,失眠牙痛等,施针秋风扫叶针法有奇效,但有时施针后症状不减,甚至反加重,可能为辨证不准,可以立即补上一针飞龙在天,形成阴阳针法循环无端,升降相随,即可解除各种不适病情而趋于稳定!
春风彻地
针法:春风佛柳,通天彻地。适应症:胆结石,脂肪肝,肝囊肿,情绪抑郁等肝胆系统有问题,多伴有胁痛。变式:春风佛柳,针通人和。这主要是针对郁闷的人。春风佛柳能生发中焦的郁积的气机,为防止升发太过打嗝,中间加一针通天彻地把升上太过的气导下来,形成循环。
主针春风拂柳制造一缕生发之气,来梳理郁积的肝气,促进肝气的调达。针后如果感觉不对,患者不停打嗝,或头胀,可补上针通人和,或通天彻地,将气导下来,这样用针建立一个循环
此组合针法是一个气机循环,首先符合升极而降,升有通路,降有去路,以升促降,以降带升,升降循环,恢复常态。春风舒发肝气从两胁肋部上升,疏通所过之处,肝郁气滞得以畅达,顺应了肝木生发条达的特性!肝木生发正常,肝之所主皆恢复正常!既然是组合,首先也会有各自所治:若左关郁滞,左寸不足,可单用春风,加强升达之力。对于肝郁气滞,胸闷不舒,胁肋胀满,视物昏花皆有作用。通天彻地对应前路,对前路降机不利的疾病也能顺带解决,如咽喉不适,胃脘胀满,咳嗽气喘,腹痛腹胀等。总之,两者组合符合升降相因,发挥1加1大于2的效果!
循阳针
针法:飞龙在天,通天彻地,春风佛柳,海上明月。可以加针头定螺纹一针导气或者直刺百会。这就是把四周的阳气往上调,中间加个百会,把调上来的清阳导下去。适应症:所有上焦不足,清阳不升,双寸不足的患者,均可以用,比如脑萎缩,慢性鼻炎,视力减退,记忆里减退等,常见症状:头昏不清醒,蹲下起立后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反应偏迟钝,慢性鼻炎等。
白云朝顶上,甘露撒须弥。
五针为阳气运行的规律,从下向上,从中下降。
人体的阳气除了背部有,前面也有,左右也有,无处不在,只是督脉是大通道而已,大开大合!白天,四面升,中脉降,意为“太阳升,月亮降”。人体阳气,白天的时候是前后左右往上升,我们阴阳九针就叫循阳针法,循阳什么意思呢?就是用4根针从这个大拇指前后左右4个方向往上扎,目的是疏通阳气往上升,然后在正中央,从大拇指的那个最顶上扎一针,这个针类似通天彻地针,是把上面的阳气往下引,这一过程会循环。循阳针就是将人体白天阳气的循行规律演示一遍,阳气从前后左右4个方位向上升,在头顶汇集,最后化为阴液从冲脉下降。此即: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双寸不足,或整体脉虚弱。
飞龙在天、春风扶柳、海上明月都在浅层行针(亦可短针接龙),;通天彻地进针点偏上,尽量接近拇指顶端,进针后贴骨通中脉。
此针法力量强大,一定要辨证基础上选用。辨证要点:双寸脉不足,舌象多见伸舌无力、耷拉下垂。每一针的起止点要把握好,每一针的细节要注意。
点评:本案例,于头顶百会穴加针,加强循阳针的升提作用。
点评:脉症结合,用针如有神。本案例六脉弱,唇舌一片寒象,气机停滞,只有先考虑助力恢复气机运转,才有条件做后续治疗。何况患者的根本病因,即此。
守中
针法:左手内劳宫透外劳宫,右手外劳宫透内劳宫。左边从阴入阳,右边从阳入阴。这就形成一个循环。适应症:中焦气机运转不力造成的胸闷,头昏,颈椎不适,胃胀胃痛等等。以及所有与中相关的病症。针后上越脉,下陷脉,关郁脉可平。此针法调神调气调脉。这个是针对内科病,调脾胃的针法。临床实践平寸关两部脉效果很好。如果关郁的很厉害,我们可以在劳宫的位置多扎两针。这个劳宫穴的位置比较特殊,它是在食中二指掌骨缝与生命线交点的位置为我们要找的劳宫穴。如果要加强就是沿着掌骨边扎三针。发散思维,我们扎守中可以治疗肚子痛,治疗腿痛。
任何一块骨头的中心,就是中,比如第二掌骨中点、第五掌骨中点......任何一个肢体的中间,也是中,比如肘关节、膝关节、大拇指指关节......
而这所有的中,与人体的中间------脾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脾胃不好时,这些所有的中,都会有感应,比如很多患者膝盖发凉,这并不是风湿病所致,大多是胃病所导致的。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枢纽就在中焦脾胃,中焦这个枢纽运转良好了,很多临床不适症状就消失了。
手背属阳,我们将手背看作天;手掌属阴,我们将手掌看作地。左手从内劳宫进针,透外劳宫。地气上为云,向上升发;右手从外劳宫进针,透内劳宫。天气降为雨,向下肃降。
中焦气机运转不力造成的胸闷,头昏,颈椎不适,胃胀胃痛等等。以及所有与中相关的病症。针后,上越脉,下陷脉,关郁脉可平。此针法调神调气调脉。
左手内劳宫透外劳宫,进针至手背皮下,由阴达阳;
右手外劳宫透内劳宫,进针至手掌皮下,由阳入阴。
进针深度要够,但不要穿透对侧皮肤。
点评:多少症状一概不理,着眼全身气机大局,凭脉下针,轴(劳宫透斡旋中焦)轮(商阳井提壶揭盖,小指根节引上亢右路之气入肾)并用,拨轮运轴,以恢复一气运转为目标,气机理顺,诸症可消。
点评:人体一气运转如车轮,四维为轮,中土为轴,轮转轴运,一气周流。本案左寸、双尺不足,右寸关郁,四维之三告急,轮已支离,无轮可运,唯有强力斡旋中轴,以图轴转轮运,恢复四维。鱼际主治节,滑利周身关节,助力守中加强针法,使停滞的气机一举得复,一气周流。
驱鸠扶鹊
针法:秋风扫叶,飞龙在天。适应症:飞龙扫叶的升级版。
杂病针法:1鼻三针2面鼻三针,3咳三针,4咽痛三针,5阳池生万物,6眼八针,7中风十六针,8消痞针,9耳病针10舌病针11腿麻针12牙痛针13胃三针14肝胆针15下焦针。
鼻三针
三针组合,正中一针为飞龙在天,升发督脉阳气。
很多过敏性鼻炎,这一针就能缓解病情,因为督脉升阳作用加强,头部阳气充足,阴邪自然会气化,所以这也算是治本了。配合走督脉的药物,比如乌梢蛇、苍耳子、狗脊等,加强督脉的作用,对治疗常见的过敏性鼻炎,效果很不错。
另外两针,可以理解为导龙入海变化针,进针点相当于风池的位置,所以这两针也有驱风解表散邪的作用。
三针配合,一扶正,一驱邪,对颜面部的很多疾病都有帮助。
临床上遇到的那些感冒鼻塞的患者,常常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鼻子问题,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越来越复杂,有的患者鼻腔已经有息肉,有的鼻窦已经化脓感染,所以单纯扎手上这三针,治疗时间就比较长。
导龙入海变化针由少商、老商分别进针,针尖与飞龙在天针在拇指背指间关节中点汇交,三针贴骨进针,效果更好。
我们有一个退高热的三商放血疗法,就是在在拇指根甲下方这一路,少商,中商,老商。可以退肺热引起高热。
针方:印堂透山根,迎香头精明。适应症:顽固性鼻炎,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处胀痛,女性输卵管问题和男性精索静脉曲张,凡是腹股沟处,阴跷脉所过病症,均可考虑用之。这针扎好了不痛,扎不好扎都骨头了就会痛。第一针在印堂往下进针,另外两针,在鼻旁两边鼻子与脸庞交界的位置是行针路线,都是在鼻骨侧面鼻旁沟行针。皮下行针。不在脸上行针,容易扎到鼻泪管。如果在沿两眉向外行针组合成面五针,可以疏通头面四肢躯干。脸上针尽量慢的拔针。
大家可以看看阴跷脉的循行图,正好经过腹股沟这一块,有很多患者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处胀痛,上图中的鼻两旁的两针,可以疏通阴跷脉,及时搞定腹股沟的不适,对于女性输卵管问题和男性精索静脉曲张,凡是腹股沟处,阴跷脉所过的地方,上图中的鼻三针,就可以轻松解决。
长期带眼镜的人,眼镜的两个脚正好压在阴跷脉上,长期的压迫,会导致阴跷脉不通,这样的患者在腹股沟处,就会出现不适。说句严重点的话,长期带眼镜,也会导致输卵管不通,导致不孕啊!
中间这一针,从上往下扎,起点稍高于印堂穴,贴骨向下直刺,目的是引督脉之气下行至鼻!两边的两针,进针点略高于迎香穴,顺鼻两侧,针尖抵达目内眦的睛明穴,此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
变式两侧这两针,所刺位置属于面部危险三角区,所以进针时一点要消毒进针点。所用针一定要消毒好,最好用一次性的针灸针。进针后平刺即可,找准起点和终点,一气呵成。
点评:鼻炎是现在困扰很多人的头疼问题,现在有了鼻三针,面部或拇指,任选一个组合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何况两个都上了,两次就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鼻炎不再是问题,不过提醒一下面部鼻三针,对于一些初学者这里属于危险三角,没有医学基础的还是扎拇指鼻三针比较安全,面部鼻三针区域艾灸也是不错的哦!
咳三针
针法:大鱼际异常纹路或大通天,喉轮,胸轮。适应症:宣通胸肺气机,降逆止咳。
经典组合“咳三针”,以喉轮调集喉周能量宣肺利咽止咳,以心轮调集胸部能量宣通胸肺气机,以鱼际处杂纹进针降逆止咳,三者相合,宣肃肺气、调胸中大气,气顺则咳止。大通天亦起到降逆止咳之效。
大鱼际异常纹路针从掌指关节内侧附近进针,沿纹路走向平刺,这里取象是咽喉肺部的白鸽象,这针下去宣通胸肺;喉轮、胸轮半寸针直刺。这里也是能量通道目标。如果病人大鱼际处又红又鼓说明胸肺部痰多不降,多扎两针也是可以的。能量取喉轮和胸轮。
咽痛三针
针方:飞龙在天,大通天,喉轮。适应症:咽痛等咽喉不适症。止痛三针和他的区别是鱼际穴和喉轮。调气三针,咳嗽三针,和咽痛三针,的共同点都是有飞龙在天和大通天。
阳池三升万物
关节,是人体的能量仓库,而骶髂关节是人体最大关节,也就是最大的能量库了。道家非常重视骶骨,认为骶骨储存着先天之精,是性能量储存的仓库。阳池穴在手掌全息中正是骶骨所在。针刺阳池穴,就是刺激了骶骨,向指尖方向沿掌骨平刺,也相当于是飞龙在天变化针法,可以循督脉升清,升阳气,加强性功能,促进恢复人们的生育能力、防治男科妇科病,并且将先天之气补起来,气化下焦阴邪,使肾间清气上升上济心火,达到心肾相交的目的。这个组合针法,是借用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将阳池飞龙在天针法的升阳作用最大化。
在阳池穴与食指,无名指掌指关节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以阳池穴为顶点,先阳池穴进针沿中指掌骨向指尖平刺一针;再向指尖进一步,在食指无名指掌骨上沿掌骨帖皮平刺各一针;再向指尖进一步在中指、无名及食指三指掌骨上沿掌骨帖皮平刺各一针,进针点三角形分布,顶点是阳池。这是一个飞龙在天的加强版。适应与整个后背僵硬疼痛,阳虚的患者。腰间盘突出的,不能弯腰的虚寒性患者也适应此针。
变式:由远处,针尖向阳池方向阳池方向。三二一的把督脉的阳气收到阳池骶骨过来。对应脉象是上越的脉象。
骶骨中贮存着人体先天能量,不可轻意调动。此针法威力过于强大,是针法中的核武器,非大病重病,慎用。
点评:强直性脊柱炎的或腰骶部僵硬板结痛在背部,弯腰受限的,都可以尝试直接对症应用本组合针法,针后可实现腰骶部脊柱关节松动,弯腰摸地幅度不同程度加大,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改善。如能配合艾灸腰骶部(重点八髎区域)效果会更好。
点评:舌脉均显示患者一派湿寒,清阳不升,阳池三生万物针法的强力升阳,对本案取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眼八针
张锡纯谈到蒲公英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写到:愚自得此方后,屡试皆效。夫蒲公英遍地皆有,仲春生苗,季春开花色正黄,至初冬其花犹有开者,状类小菊,其叶似大蓟,田家采取生啖,以当菜蔬。其功长于治疮,能消散痈疔毒火,然不知其能治眼疾也。
使人皆知其治眼疾,如此神效,天下无瞽目之人矣。每每读及此处,一叹蒲公英治疗眼疾之神效,更叹张锡纯之慈悲胸怀,自己反复实验出某一特效治病之法,不是收藏,秘而不宣,而是希望:使人皆知!当今中医之复兴,如若所有通道均有此心,中医岂有不复兴之理?
今传一治疗眼病的针法,安全,效佳,欢迎大家尝试!
穴位:双手中指的掌指关节和第二指间关节掌面的内侧点和外侧点(如图所示)。
针具选择:半寸的一次性不锈钢毫针。
手法:局部消毒后,从关节的掌面内外侧点进针,针尖斜向中指正中线45度左右,平刺,每次留针20分钟左右。
适应症:此针法可以调动人体的生命之气向双眼部汇集,能迅速改善眼睛的不适,不分寒热虚实,视力模糊、眼干涩、眼痛等均可以迅速缓解,角膜炎、麦粒肿、近视眼的朋友们不妨试试,也许奇迹就产生了!
疼痛值:本针法选用直径0.16mm到0.2mm的毫针,快速进针,基本不痛,可以每天扎一次。
中风十六针
针方:二至四指掌内关节横纹,二至四指掌背飞龙在天(变式)适应症:中风后遗症,行走不利,半身不随。刺法:1健侧二至四指掌内关节沿横纹半寸针平刺。2患侧二至四指掌背飞龙在天。患侧十二针对应我们大脑的沟回,另外一只手扎的是四肢。患侧扎手背,健侧扎手掌横纹。
消痞针
针方:天人合一,以中治中,人门。适应症:消中脘处痞块。天人和一调任脉,以中治中,在右手第二掌骨,中点,中间有硬结,针扎鹊硺20次,然后贴骨进针。人门,对应后本上肢,胸腹部。目标就是指向中焦。
耳病针
针方:天门,耳对应区。这里用到拳头代表头的全息象。中指二节代表百会,小指侧面,后溪位置代表耳朵。
适应症:耳病。刺法:耳对应区针:小指尺侧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进针,穿过掌指关节。从上往下起到一个降气的作用。赤白肉际向下平刺(虚症向反)
舌病针
针方:手上对应点。适应症:疏通局部,治疗口舌生疮不适引起的疼痛。针刺方法:取象手为舌头,对应点针刺治疗舌头疾患。核心思维,以手为舌,全息取象。手心对应舌面,手背对应舌下。找好对应象,那掌疮扎那。嘴巴上的疮去虎口的位置找对应位置扎。
牙痛针
针方:手上对应点。适应症:疏通局部,治疗牙痛。针刺:取象第一二掌骨为上下牙槽。对应点针刺,注意找准对应点。核心思维,全息取象,虎口为口,两侧为牙。找对应痛点扎针,要贴骨进针。面口合谷收。
腿麻针
针方:手上下肢对应手指类小周天针法。适应症:疏通腿部气机,治疗腿麻症。针刺:类飞龙在天,类通天彻地,以小针接力扎。每针需过节,指尖百会对应处直刺骶骨。核心思维:全息取象,加通道目标加调气。腿在气血不通时麻胀都可以扎。这图扎的是右腿,左腿,手臂的扎法同里,人虚的了还可加地门,合门。腿麻针也是胳膊麻针,全身麻用大周天,面五针。
胃痛三针
针方:劳宫透,针痛人和,以中治中。适应症:疏通中焦郁滞,治疗胃胀,胃痛等胃不适。核心思维:三个全息取象,强强联合。这针如果扎右手效果会更好,左升右降。
肝胆针
针方:鼻三针加右脉针法,第五掌骨全息。适应症:治疗肝胆结石或息肉。针刺法:鼻三针可以取其中两针。核心思维:能量通道目标加全息取象。第一针:右手第二掌骨这一针用三寸针从第二掌骨扎到对五掌骨,可以整个肃降我们右半身的气机。第二针:右手中指第二节针通人和一针。第三针扎的是八卦震为,掌面肝胆对应区,在小鱼际的中间。第二掌骨和第五掌骨的针是向对而行。
下焦针
针方:大明月加强针,拇指海上明月,腹股沟对应区海上明月,应该在加上无名指小指中间朝掌指方向的一针三叉,疏通效果会更强。能疏通三焦水道,相当于液门透中储。适应症:疏通下焦,治疗所有下焦病症,如痛经,妇科炎症,前列腺炎,痔疮等。针刺:大明月予加强针。核心思维:全息取象。大明月能平行扎三针,也可对角扎从远处进针汇于一点,也可以交叉扎在一点进针,针身扩散出去。
我们正常人大小鱼际是有分界线的,如果子宫不好有附件炎,那就会在大小鱼际链接处鼓起一个包把大小鱼际连在一起。
进阶组合针法调气九针
1源头活水2天一生水3引火归元4颠倒阴阳5允执厥中6三阳开泰7阴阳反复8二龙戏珠9置心一处
中级针法
在阴阳九针的临床运用和传播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很多认为中医是慢郎中的人,在运用阴阳九针后,发现针灸可以立竿见影,取效就在这分秒之中,所以九针传播很快,学习的朋友也很多,但也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有一少部分人见效慢,或者无效。
2、有些患者当场效果很好,但过不了多久,病情会反复。
3、九针扎针时会偏痛,有时会遇到个别患者接受不了。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我们对上述问题均得到了满意的解决方案,九针中级针法日驱完善,现逐步公布出来,欢迎对九针有深入了解的朋友,一起来学习交流,共同完善此针法。
中级针法的核心:调理患者一身的气机,通过调气来治病。
虽然九针初级的九个基础针法,也算是调气,针对疼痛部位,不需要切脉,也能扎出效果来,但与真正的调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调气时,首先要判断身体气机所处的状态,然后用针将人体的气调整到六脉平和,不治病而病自消。
阴阳九针中级针法的法象为一只白鸽!
在九针基础针法上,我们用一个手在取象,男左女右,用一个手的能量,来调动一身的能量。
中级针法要调一身之气,从左引到右,从右引到左,这样交叉对流,需要两个手同时扎针,法象为鸽子。
用针原则:用针原则和基础针法几乎相同,只是在四肢对应上,略有区别!
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对应左上肢;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对应右上肢——相当于白鸽的一对翅膀!
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对应左下肢;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对应右下肢——相当于白鸽的一双腿!
学习中级针法的几个要求:
1、能够时时心静。因为只有心静和专注,才能感受患者体内气机的状态。
2、能够非常熟练的运用基础针法。学中级针法是一个由术向道的过程,掌握基础针法——增强个人信心——心中存有疑惑——学习中级针法,才能有所突破。
3、能够学会切脉。因为切脉是判断人体气机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也是检验针法是否起效的方法。
4、学会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观察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从一个市俗人,转为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情感的人!
要调理人体的气机,需要明白气机的循环规律,正所谓: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人体内气机的循环运行,我们可以称之为:一气周流,这一气周流在脉法上是如何体现的呢?
这是我们经常号脉要用的图,左手对应心肝肾阴,右手对应肺脾肾阳。
在这两个手之间,有一个圈,就是这个圈,将人体内的气转了起来!
为了方便看,我们将三个部位的脉和五行对应关系,单独罗列出来:
左手尺部,肾阴,对应水,水生木;
左手关部,肝脏,对应木,木生火;
左手寸部,心脏,对应火,下移为肾火;
右手尺部,肾阳,对应火,火生土;
右手关部,脾脏,对应土,土生金;
右手寸部,肺脏,对应金。金生水;
六个部位,滋生一圈,形成一气,一损诸损,一荣诸荣!
如果我们将上述的六个点,连接起来,按照流通顺序,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8字形,不过这个8字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
为了便于交流,我们姑且称之为:一气周流脉法图!
明白了上述一气周流,我们就明白了五行理论中一句非常有意义的话: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比如心虚,左寸不足,心之母为肝,我们可以增强肝脏的疏泄之力,这样肝脏的气血就会向心脏转移,左寸的脉就会变化!
这张图中,我们用半寸的毫针,在左手扎一个春风扶柳(针1),同时在颈椎对应处扎一针(针2),患者的左寸脉立即升起来。升起来之后,我们将能量调到什么地方呢?
在大拇指顶端(针3),扎上一针,对应百会穴。
这时再切脉,你会发现左寸脉非常漂亮,患者的颈椎会很舒服,头昏,头痛,也会立即缓解!
中级针法用的大多是半寸的针,直径0.16mm,非常细,疼痛感大大降低。
中级针法就是借助脉法,将人体内失衡的气机,恢复到正常状态,形成一气周流,这样相互滋生,气机每循环一圈,会加强一次,身体能量越来越强,起到什么效果呢?无中生有,身体开始自动恢复!
源头活水
针方:针两眼眉中间的印堂穴,印堂穴上一寸处进针,针行路线鼻骨症中上方。印堂区域对应心胸部。适应症:1疏通督脉,治疗腰背部气机不畅。2借用全息指导,疏通任脉,治疗胸腹部气机不畅。3刺激人体的能量中枢,调动深层次的能量,与道家的玄关一窍有关。4开启能量的封印。刺法:两眉头连线中点直上一寸左右,向下平刺至两眉头连线中点。两眉攒竹穴有硬包,可针刺。
1这是把能量输送到膝盖。这是一个治疗膝盖痛的针法。2源头活水加眼八针。3源头活水加天门,治疗左肩膀痛。4这个源头活水是沿着抬头纹横向扎。
5就是一个拉弓射箭的理念。这种针法还可以方到百会上去扎,也可以放到大椎上去扎。
天一生水
阴阳九针之:天一生水
功效:敛肺气,滋肾水。
目的:开宣肺气,滋补肾阴,达到金水相生之目的。
对应脉象:肺脉右寸亢胜,左尺不足。
进针部位:先用半寸针脾平刺右手商阳穴,后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指根部顺掌侧关节横纹各平刺一针,或一针透两指,在贴进掌骨侧方向。这就是把右寸亢盛的能量搬运到左尺部。
病机和原理:肺气郁闭,金不生水,故针右侧商阳提壶揭盖,左侧无名指小指指根,引气入肾。
天一生水这个针法非常好用,因为临床上遇到的金不生水的患者太多了,也可能是这个社会的时代病,大家都比较浮躁,导致阳气外越,无法内收,金气收敛不够,无法由阳转阴!
很多腰酸腰痛的患者,扎了这几针,症状立即缓解!扎完后你再号脉,就会发现左尺由沉细无力,恢复正常了,补肾阴不足,就在这几分钟!
伴有中焦不通的,就配合扎针通人合,疏通中焦,促进金生水!
引火归元
针方:少泽,无名指,小指掌根部。脉象:左寸亢胜,有尺不足。针法:先用半寸针平刺少泽穴;后在右手小指,无名指掌根部顺掌侧关节横纹各平刺一针,或一针透两指。
颠倒阴阳
阴阳九针的中级针法,必须要学会切脉,因为针法是通过调气,改变脉象,来治疗人体的诸多疾患,针法不是治病,而是治人之气。
今天讨论的是中级针法之颠倒阴阳,适应于上热下寒,上实下虚,双手脉向上亢的患者,请看下图:
针方:1百会对应点2中指针通人和3劳宫穴4大明月。脉象:双脉上亢,上热下寒,上实下虚,心神不静,此针能将上焦能量导到下焦来。针法:半寸针,按图方向平刺。此针扎完能提高晚上睡眠。
第一针:从中指顶端进针,用半寸的针。
取意:此处对应人体大脑的百会穴,从此处开始,将上焦的阳气向下调!
第二针:平刺中指的近节指间关节,用半寸的针。
取意:此处对应人体脐周附近,针此处,可以疏通中焦。
第三针:掌心平刺,针尖朝向掌根方向,用半寸的针。
取意:此处对应人体中焦,针此处,可以疏通中焦。
第四针:手掌横纹大陵穴,平刺进针,针尖朝向中指指尖,用半寸的针。
取意:此处对应人体下焦,针此处可引领前三针的力量,促进人体阳气向下运行,气化下焦阴邪。
第1针为能量起点;第2、3针建立能量的通道;第4针,能量调用的目的地。
能量——通道——目标
这是基础针法的总结,也是中级针法的指南,要达到什么效果呢?
颠倒阴阳
将人体的阳气引到下焦,这样下焦的阴寒得到气化,人体上热下寒的格局就会被打破!
这样的患者多吗?
太多了,因为人体心脏主火,居上焦;肾脏主水,居下焦。
火向上炎,水向下流,水火分离,上寒下热是常态。
唯有心静神清,心火不被欲望勾牵,才能下交于肾,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上热下寒成了常见的状态。
这是走向衰败,走向衰老,走向阴阳分离的状态,所以人不长寿啊!
如果搞临床的医生稍稍想想,这样的病人的确很多啊!
这例患者小腿和脚发凉,针刺后很快开始发热!
大多数患者在运用此针法后,脚立即开始发热,不久热量沿着背部上升,脊背开始发热,最后出现心很宁静,大脑清爽,眼睛干涩的很快缓解........
用针后可以起到:阳随阴降;
身体自我调整后:阴随阳升!
颠倒人体阴阳,就在这小小的几针之中,造化显神奇!
变通针法:
一、如果上焦阳气太亢,可以在中指的掌指关节增加一针,此处对应下焦,增强下焦对阳气的收纳之力。
二、如果中焦郁堵严重,可以在掌心的第3针处,多扎几针,增强对中焦的疏通之力。
三、如果下焦寒邪太重,可以在第4针,即大陵处扎三针,增强引阳入阴的力量。
患者双臀部冰冷感多年,扎完针后留针20分钟,臀部发凉感消失。
不信?你就试试,奇迹就在你的手中产生!
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针方:掌心感情先,智慧线,生命线。掌纹象:这个针扎的时候看掌纹,在这三线上有特殊的岛链纹,米字纹,不正常的断纹,星形纹,都可以扎,掌纹它特别深黑,说明此人心胸狭窄,如果有感不好扎感情线。如果人是非不分,头脑不灵光扎智慧线。身体有大病,身体不好,扎生命线。针法:半寸针由挠侧头开始进针,顺纹平刺。这三道纹不一定都要全扎。
我们看这三条纹的全息象,感情线和生命构成我们两肋骨象,三线起点就是我们人的箭突血的位置。如果病人两侧肋痛,我们扎肋骨缘。如果病人中焦不通,我们扎上中间的智慧线也可以疏通中焦的气机。此针力量很强大。顽固性的关脉瘀堵,用半寸针慢慢的扎,扎完气机就通了。
适应症:1情志类的疾病,可以扎感情先,一号。2大脑精力不足,智力不好,脑痿缩,长期发脾气,打嗝,泛酸,顶撞父母,没有智慧的人,可以扎智慧线,二号线。3生命质量出了大问题,感觉有些坎过不去了,就扎生命线,三号线。
三阳开泰
针方:春风佛柳,大椎对应点,百会对应点。脉象:左寸不足,左路气升不上来,关尺偏大。刺法:半寸小针按1、2、3顺序进针。
阴阳反复
今天谈的这一个组合针法,则是阴阳循环,自成升降。
针方:飞龙在天(正向,倒向)。脉象:凡左脉不调,出现背部不舒,均可以选用。刺法:男性左手飞龙在天,右手倒飞龙在天,女性反之。图二为变式很好的一气周流扎法,对脖子腰都有好出。
男左女右:
男的左手扎正飞龙在天,右手扎倒飞龙在天;
女的右手扎正飞龙在天,左手扎倒飞龙在天;
上图中为女性,右手扎正飞龙在天,左手扎倒飞龙在天!本针法理论基础来源于道家对督脉的认识,和我对常见脊柱病变的用针感受。
武当山祝华英道长认为:督脉与任脉都是由两条经脉相并而成,犹如一根电线里的零线与火线合并........
借用阴阳九针的基础针法,手指大拇指的背部正中线,对应人体督脉,左右手都对应督脉,其中的能量流动应该是有差异的,借用道家的内证结果,我在临床上大胆设想,左右手的督脉运行正好相反,并将此推论在临床中实践,临床效果很好,患者气机很快恢复正常。
二龙戏珠
针方:双手天门。脉象:双寸不足,清阳不升,头部不适。刺法:先针双天门,后针百会穴,(由后向前平刺)
今天分享另外一个组合针法:二龙戏珠。
本针法属于组合针法,共三针,两针扎在天门穴,一针扎在百会穴。
适应症:颠倒阴阳适应于阳气上亢,上热下寒的患者;此针法则适应于双寸不足,清阳不升的患者,这个针法和颠倒阴阳,正好是一对,一阴一阳。
凡是清阳不升为主的所有病症,都可以使用。
本针法调动的是人体中焦的力量,从背部向上向外释放能量,所以肩周炎患者、颈椎病患者、心脏阳气不足、肺部阳气不足、头脑阳气不足等,均可以迅速起效。
因为百会这一针,能引阳气上达顶颠,所以对于长期压抑、清阳不升、焦虑烦躁的患者,此针法也可以使用。
对于受寒后颈椎僵痛、清阳不升、鼻塞头昏、哈欠连连,也可以很快起效!
此针法的运用要领,脉象特点为:双寸不足;症候为:清阳不升,上虚下实。
因两个天门穴开启,人体两侧能量向头部调,如同两条龙上达顶颠,形成双龙戏珠的状态,故称为二龙戏珠。
置心一处
针方:劳宫穴,五指末节指腹。脉象:阳气开合失司。刺法:六脉表大于里,先针指腹,后针劳宫穴;六脉里大于表,先针劳宫穴后针指腹。关脉郁大,寸尺弱,先针劳宫穴,后针指腹。他大变式还可以先扎劳宫,在扎四指掌指横纹平刺,这是把能两有里向腹部沟,腋窝处散,这也是制心一处。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把心定在一处,那个力量就太大了,无事不办。
近日用针调理患者的气机,制心一处,患者体内的气机可以借针调遣,若风之吹云,乌云消散。
比如一个平静的湖面,湖面上散布有诸多落叶,这时在湖心的同一个点位,轻轻的敲击湖面,泛起的涟漪,就会一浪接一浪,慢慢的从湖心向湖的四周扩散,湖面的落叶也会随着波浪,一浪一浪的流向岸边........
一个点的振动,可以带动一个面的振动,从而改变整个面的能量格局!
最近遇到患者中焦不畅、痞满,右关郁滞,如果按照九针基础针法,可以扎针通人和,以中治中。现在用这种能量振动的方法,可以很快起效,而且患者痛感大大降低。
如何用针呢?
我们只需要在右手劳宫扎上一针,然后小幅度的、快速的提插,在劳宫这个地方振动起来,借用这个振动产生的力量,带动人体中焦气机的振动,随即带动一身气脉的振动,就如同在湖面的中央,在同一个点快速的振动水面,让这个振动波带动整个湖面的振动,这样可以将波浪传遍整个湖面。
人身无处不是妙处,关键是我们用针时要心静,不断提升自己思想的维度,维度提升了,就可以轻松解决低维度的问题。
白云朝顶
用一寸的针,在患者百会处,从后向前扎了一针,在百会的两侧,相距一寸处,各扎了一针,也是由后向前,取意为开启头顶的能量通到,借助外在的力量,提升患者体内的能量层次。
三针扎完,患者长舒了一口气,眼睛有神了,奇迹啊!
老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患者的脉象变了,变得有力了,也不那么细软了,有神了啊!
大自然真的时时刻刻都在给我们提供能量,可我们因为自我的原因,无法融入到大自然之中,无法接受到宇宙的精微能量。
留针几分钟后,患者脉象恢复得很好,老刘再针对患者反应的局部问题,进行针刺调理,疗效相当的好。
经过反复的检验,老刘发现这三针,除了能够促进外界的能量进入患者体内,同时也能促进体内气机的升发,治疗清阳不升所致的头昏,疗效也是刚刚的。
为了便于传播,老刘将此三针,命名为:白云朝顶!
通过这个针法研究和使用心得,老刘开始琢磨,如何借用人体外在的能量,来治疗患者身体的疾病,以前只是考虑用患者自身的能量,如今,老刘开始考虑用患者身体之外的能量了。
百会朝病
头为阳,腹为阴!头为诸阳之汇,腹为阴气汇集。阴可以气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正如内经所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既然腹针、脐针对人体有效,那阳气聚集的头部呢?
头部应该能也遵循同样的原理,既然头为诸阳之汇,疗效应该很好啊!老刘以百会穴为中心,想象这人体的阳气源源不断的向百会汇集,此时如果从百会进针,将针尖朝向病灶的方向,会不会有效呢?
患者左上肢和左下肢不舒服,疼痛,那就从百会进针,针尖朝向左耳尖?
患者右上肢和右下肢不舒服,疼痛,那就从百会进针,针尖朝向右耳尖?
患者如果背部和腰部不舒服,疼痛,那就从百会进针,针尖朝向人体后正中方向?
患者如果背部和腰部不舒服,疼痛,那就从百会进针,针尖朝向人体后正中方向?
患者如果胸部和腹部不舒服,疼痛,那就从百会进针,针尖朝向人体前正中方向?
老刘一遍盘算,一遍揣摩,反复推敲理论的合理性!
一患者,腰痛多日,在当地治疗无效,前来就诊,老刘从百会进针,针尖朝向后背,朝向病灶,五针连成一条线,扎到后发际正中。
扎完针,老刘让患者起来活动活动,腰痛消失了~~~~
秒杀啊!
在接下来的几天,老刘有机会就验证这百会扎针的疗效,个个都有效,这也进一步坚定了老刘心中所想:能量——通道——目标,只要找到合适的能量,开启通往病灶的通道,目标的病痛就可以得到治愈。
当眼中没有这个人,一切都只是能量的聚合而已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