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有话说: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爱牙知识,有效爱牙、护牙,守护口腔健康,医院「爱牙说」栏目正式上线啦!
通过科普,增强大家的口腔键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开展口腔保健行为,提升南京市民的口腔健康水平!
第一期,咱们来聊聊——蛀牙!
▼▼
相信大家对蛀牙都不陌生,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牙齿表面有黑点出现,严重时会引起牙疼。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蛀牙有时候也是可以“传染”的!
▼▼
研究发现,父母有蛀牙,小孩也有蛀牙的比列也会高一些。蛀牙,医学上称为龋齿,是一种由变形链球菌群等致龋菌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变链菌可以通过父母的一些行为传播给婴儿。如:父母亲吻宝宝的嘴、为了试试食物温度而用嘴接触宝宝的奶嘴和饭匙等行为,均会把病菌传播给婴儿。
所以父母的牙齿不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牙齿健康哦。
同时,科学研究表明,致病菌只能寄生在口腔硬组织(牙齿)的表面,因此婴儿乳牙萌出之前,口腔内不会有龋齿致病菌,但在6个月开始长牙时就有发生龋齿的危险了。致病菌在婴幼儿口腔中落户定居的越早,患龋齿的危险性就越高。
宝宝乳牙龋齿的早期症状
相比起成人的牙齿,儿童乳牙牙釉质薄,矿化程度低,窝沟点隙也更深,再加上儿童喜好吃各种甜食和糖果,刷牙不干净等原因,导致牙齿容易龋坏,许多宝宝年纪小小就出现了满口蛀牙。
龋齿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它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越早干预治疗越好。那么,宝宝蛀牙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1.牙齿颜色变化
由于乳牙矿化程度低,因此颜色并不像恒牙一样偏黄,而是无透明感的白色。当牙齿表面出现了黑色或浅褐色,除了色素沉着以外,最大的可能是牙齿发生蛀牙了。特别是咬合面的窝沟处,牙颈以及前牙牙缝等地方,家长应格外注意。
2.牙齿变软
患龋病后,原本坚硬的牙体组织被细菌侵蚀后会脱钙、变软,牙齿在承受咀嚼压力时可能断裂,形成较大的龋洞。用探针检查会感觉软软的,这种情况是需要医生帮助检查的。
乳牙龋齿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乳牙早失
乳牙的过早丧失,会使邻牙向缺牙处移位,上下牙齿的对咬关系改变,咬合功能紊乱。如果牙齿缺失较多,则影响颜面颌骨的发育。
·影响恒牙萌出
乳牙长期慢性的根尖周炎症,会侵犯下方的恒牙胚,造成继承恒牙釉质形成障碍或发育不良,严重的还可使恒牙胚发育中断,形成囊肿,导致恒牙不能萌出。
·咀嚼功能降低
咀嚼运动是由20个乳牙共同完成的,当乳牙冠因龋蚀而缺损时,咀嚼力量会下降,诱发口腔软组织疾病。龋坏后的残冠或外露的牙根可刺伤口腔粘膜,形成溃疡。
·诱发恒牙龋齿
在替牙期,与龋坏乳牙相邻的恒牙,其邻接部位好发龋损。
·助长口腔不良习惯
由于龋坏一侧的牙齿咀嚼食物时疼痛,患儿通常只用健康的牙齿咀嚼,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偏侧咀嚼的习惯。废用侧颌骨缺乏功能性刺激,颌骨发育不良,造成面形不对称。
·影响发育
咀嚼功能受到影响后,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影响全身的生长发育。
·引发全身疾病
龋齿引起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成为病灶牙,存积大量病菌。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病菌可转移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发生病灶感染。与此有关的疾病有视力降低、关节炎、肾炎、心肌炎、长期低热等病。
因此,为了孩子的口腔健康,父母们要积极预防,采取良好的婴儿喂养方法和口腔护理,从而阻断细菌传播途径,减少和推迟致病菌在宝宝口腔内“安家落户”,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
如何预防儿童乳牙龋齿
医院儿牙医生建议,想要保护孩子的牙齿,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孩子1岁开始就要去看牙医
根据美国儿童牙科协会的建议,孩子应该在他1岁时去看牙医。
谨防家庭交叉感染
前面提到了导致龋齿的细菌会通过口腔传染,父母有龋齿,孩子就很容易被传染。所以,建议家庭餐具不要共用,防止交叉感染。最好给孩子准备单独的餐具使用。
限制糖依然重要
反复地将牙齿暴露在糖中会阻碍人体天然牙齿清洁剂——唾液的分泌。像饼干和谷物之类的淀粉类碳水化合物和葡萄干之类的粘性食物也会促进牙齿蛀虫。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岁左右的宝宝用指套牙刷或纱布蘸上温开水,轻轻擦拭乳牙和牙床。三岁的孩子应该开始学习刷牙,并要求孩子做到早晚各刷一次,每天饭后一定要漱口。
很多家长会认为:乳牙都会掉的,蛀虫了也没关系,好好保护恒牙就行了。
但事实却是:乳牙是恒牙的向导,它们会引导恒牙的萌出。乳牙龋坏对恒牙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孩子乳牙龋坏了,一定要应及时治疗哦!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您有牙齿方面的问题,可以进入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