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部前突、嘴巴闭不上、龅牙、“地包天”……如果有人拥有这样的长相,可能不完全是因为遗传,而是因为口呼吸。近期,医院口腔科接诊了不少因口呼吸而导致面型改变的青少年。
孩子长期口呼吸致颜值下跌
“医生,我的孩子换牙后,门牙突出,下巴往后缩得厉害,是不是需要矫正一下?”市民陆女士正带着12岁的儿子跳跳(化名)在医院口腔科门诊咨询牙齿正畸问题。陆女士表示,跳跳并没有患鼻炎等呼吸道疾病,但夜晚睡觉时,总是会张着嘴巴。
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桑炜荣随即对跳跳进行了全面评估后告诉陆女士,这是长期口呼吸引起的问题。要首先为孩子解决口呼吸问题,纠正不良习惯,再进行口腔矫正,才能真正达到颜面管理的目的。
口呼吸顾名思义,就是用嘴呼吸。“正常呼吸是用鼻腔,但不少人不由自主地用嘴呼吸,上唇和下唇稍微分开。”桑炜荣介绍,孩子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快速期,长期张嘴呼吸不但会引起“腺样体面容”,对容貌进行“摧残”,还会影响睡眠质量,造成血氧浓度低、大脑缺氧、影响智力等。
无独有偶,前两天,17岁女生秀秀(化名)也因牙齿不齐想要进行牙齿矫正。但经桑炜荣的检查后,发现秀秀牙齿不齐可能另有原因,建议其先到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就诊。经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孙武铭检查后发现,秀秀扁桃体肥大。“我问了秀秀的母亲,得知孩子平时睡觉喜欢张着嘴巴睡,而且还经常呼噜声不断。”孙武铭说到。
随后,孙主任为秀秀安排了睡眠监测等检查,最终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据孙武铭主任介绍,扁桃体增生肥大、腺样体肥大、下巴后缩等病症,容易引发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口呼吸现象。通常来说,儿童发病的首个年龄高峰为3到6岁,第二个发病高峰在青春期前后,部分成年患者也可出现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症状。
孙武铭提醒家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包括口呼吸、睡眠姿势改变、睡眠中断、打鼾、呼吸暂停、尿床、日间注意力分散、学习困难、行为异常等,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医院就诊。
是否是口呼吸?可用纸片来检测
“孩子口呼吸,主要有两方面原因。”桑炜荣表示,其一是上呼吸道堵塞导致不能用鼻子呼吸,只能用嘴巴辅助呼吸,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窦炎、鼻息肉、鼻甲肥大等,都会堵塞呼吸道,导致气道狭窄,身姿骨骼发育异常;其二则是由不良口腔习惯造成的习惯性口呼吸,也就是长期张口呼吸造成颞下颌关节和肌肉改变,当上气道阻塞消除后,依然习惯性地张口呼吸。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是口呼吸呢?方法其实很简单。桑炜荣介绍,家长只需放一张薄薄的纸片在孩子的鼻孔前面,鼻腔是否有气流进出将其吹动,就可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有口呼吸。
另外,一些表现或症状也可提示孩子已经出现了口呼吸:习惯性张着嘴;精神萎靡;张嘴睡觉;睡觉打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上唇较短;开唇露齿,有时嘴唇有外翻倾向;下颌后缩;有脖子前伸、驼背的现象。
专家提醒
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桑炜荣提醒,出现以上情况,家医院就诊,要找耳鼻喉科医生检查有没有鼻部阻塞性疾病,进行彻底治疗,当然还要看口腔科医生,在去除鼻呼吸道阻塞病因之后,进行牙颌及颜面部畸形的早期管理及矫治,赶在快速生长发育期及时纠正和调整脸型,拯救颜值。
医院口腔科简介
医院口腔科设有口腔科门诊和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口腔科门诊常规开展超声波洗牙、补牙、拔牙、牙齿矫正、镶牙以及种植牙、全瓷冠贴面修复等业务;口腔颌面外科常规开展口腔颌面颈部肿瘤的诊治;先天性发育畸形如唇、腭裂畸形矫正,面部血管瘤、淋巴管畸形瘤腔内药物注射治疗;阻生智齿微创拔牙;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诊治;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各类创伤的诊治,尤其擅长颌骨多发性、粉碎性复杂骨折及颌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的治疗;涎腺疾病如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肿瘤的手术治疗;口腔黏膜疾病的诊治等业务。
口腔科就诊须知
NO.1
为减少人员聚集,采取网上预约制,控制就诊数量。
NO.2
请佩戴口罩,持“健康码”入院,配合工作人员完成体温检测、填写调查表、预检分诊等工作。
NO.3
所有发热患者(体温超过37.3℃)都要前往发热门诊排除新冠。14天内有高危地区旅居史及接触史患者,需去发热门诊排查后方可进行治疗。
NO.4
种牙、洗牙、拔复杂牙等可能导致较多气溶胶产生的治疗,除需完成口腔专科常规的术前检查项目外,需完成新冠抗体检查。
NO.5
建议尽可能单独就诊,如确需人员陪同,仅限一人。陪同人员不得进入诊室。
咨询方式
如有疑问,建议挂号前联系口腔诊疗中心
(-)咨询确认。
周一到周五:08:30—11:30
14:00—16:00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