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小伙伴们,我们终于回来啦~
这段时间里有没有想我们呀~
熊博士也正式的开学了,以后我们会经常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生活~
最近这段时间熊博士和小蜗皮皮拔了智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体验,让我们一起看下去吧~
01拔牙
熊博士的拔牙经历
熊博士疫情在家的这半年,时不时就要牙疼,一开始总以为是改论文上火,结果论文写完了依然很痛,而且发现右边的牙床边长了一个小球球,在疼痛的刺激下,终于医院看牙,医院,全口牙没有问题,最后只能寄希望于智齿,果然中奖了,长了四颗,两颗阻生,也就是所谓横着长的,当机立断,拔牙!
拔牙前,医生会先看你是不是牙龈发炎,若是发炎,那只能先消完炎再拔,熊博士就是牙龈发炎了,顺道洗了一个牙,医院拔的牙。还有就是女生拔牙的时候不能在生理期,当时熊博士为此担心了好几天,好在最后大姨妈并没有来,顺利拔牙了。因为拔的是长不出来的阻生牙,所以熊博士的两颗牙都要开刀,并且要缝线。
拔牙等待的过程很紧张,熊博士是在手术室拔的,里面很冷,而且医生小哥哥不让我的手碰脸,因为刚消毒过,你的眼睛会被手术布蒙上,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拔牙的医生来给你拔牙,但是拔牙时间挺快的,两颗牙也就半个小时,一开始给你打了麻药,过程不疼,但是你会感觉到医生用锯子锯你的牙,然后使劲的薅!熊博士拔牙过程中一颗牙长的很偏,医生一开始开了口还找了一下,一颗牙的牙根很长,锯了好几次,总之过程还是可以的,并没有啥感觉,因为没有拍照,但是手术室是这个样子的。
牙拔完以后给你个棉花咬30分钟,然后吐掉,这时候还有麻药,你什么都感觉不到。刚拔完牙的熊博士。
对了,拔完你就可以冰敷,防止你的脸会肿,医院就买了冰镇可乐。前48小时就靠它冰敷续命。48小时之后就是热敷。
拔牙后的两个小时之内不能喝水吃东西,我的麻药也是就挺了2个小时吧,然后就是真正磨炼的开始。麻药劲过了,你的所有痛感都回来了,首先是嗓子,你吞咽口水会特别的痛,然后就是牙周,那一片都是痛痛的,然后就是你长不开嘴了,然后也说不了话,这个时候就是止疼药发挥作用了,疼就吃吧,这时候就别忍着了,我的止疼药药效很短,要一天三次,所以每到药效过了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疼与不疼的交替。止疼药也就吃了两天吧,还有消炎药,这个吃的久一点,一周左右。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恢复过程,首先就是吃饭问题,熊博士是拔了两边,还缝了线,所以张口咬东西有点难,所以前几天只能吃点流食,天天都是饿的嗷嗷的,所以瘦了五斤,这个还有点开心,毕竟要开学了嘛,嘻嘻。吃的东西都是牛奶,白粥,鸡蛋羹,蒸茄子这种软软的,在熊博士饿的要晕过去的时候,熊博士的妹妹买来的小蛋糕简直就是光,那个也太好吃,又软又好吃,我是到了一周左右吧,才敢咬东西,至于刷牙,也是四五天之后才能张开嘴放进去。
还有一个就是脸肿的问题,我的脸也是肿了,因为我不出门,所以肿起来没人看见,嘿嘿,因为我的脸本来就很肉,所以除了前几天很明显外,后面就看不太出来,但是,小蜗皮皮的脸就肿的很明显,也是难为她了。由于它会时好时坏,所以有时候会突然肿起来,而且刚拔完牙的前三天,我每天傍晚的时候都会有点低烧,傍晚时候牙疼更明显。
然后就是牙槽恢复的过程,因为熊博士的是免拆线的缝线,所以后期就是会有吐线的过程,还有线头磨牙龈。因为是在肉里把牙拔出来,所以,会留下两个洞,这就很讨厌了,吃东西经常塞进去,所以熊博士每次吃完饭就要赶紧把东西剔出来,然后及时漱口,保持干净,不然就会发炎,等牙槽长好可能要一到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的也会反反复复的发炎,熊博士已经拔牙20天了,现在有时候也还是会牙龈发炎。
最后就是一个熊博士的小提醒,看牙的时候最好让医生仔仔细细看你的所有智齿,然后看看那几颗需要拔,我当时就是没太注意,只拔了下面的,结果上面有一颗垂直长的牙,顶着我下面的的牙根,等过几天学校若能允许出校,还要再拔一颗,毕竟上面的牙还是疼。个人经验,能一次拔完就一次拔完,毕竟疼一次就完事了。
小蜗皮皮的拔牙经历
万万没想到,一直嘲笑别人没有智慧才会长智齿的小蜗皮皮也!长!智!齿!了!,一次四颗,真是整整齐齐的一家人。做了好几天的心理建设,小蜗皮皮终于赖赖唧唧的去拔牙了,被小熊皮皮的手术台拔牙吓得瑟瑟发抖,医院的拔牙环境轻松愉快,打麻药开拔,脸被遮住也不知道使用了啥工具,下面阻生齿切和拔都基本不疼,但是上面那颗,当实习小帅哥按住我的头时,我就知道大事不妙,是生薅啊~打了麻药还是有点疼的,哭唧唧~
注意!千万注意!过了麻药时间一定记得吃布洛芬啊!
刚拔完牙的小蜗皮皮
肿肿的小蜗皮皮
02科普
智齿小知识。
上面说了我们的经历,还是要正式的科普一下智齿的事情,让小伙伴更了解它,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拔不拔掉它。
智齿,口腔中最晚长出的牙。智齿也称第三磨牙,是口腔中最晚长出的牙齿,一般有1~4颗不等。因为智齿一般在18~24岁开始萌出,这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所以被看作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故称“智齿”。
每个人智齿萌出的时间有差异,有的20岁以前长出,也有的中年以后长出,还有人终生不长,也不是四颗智齿都会长全。之所以智齿容易出问题,是因为现代人类颌骨逐渐退化,缺乏足够空间容纳智齿萌出。无处生长的智齿只好部分或全部被牙龈甚至骨组织所包埋,造成牙龈炎、冠周炎等口腔疾病。
一、拔牙前期、后期准备
1.拔牙前看牙龈是否有炎症,如果发炎要先吃两三天消炎药;
2.处于月经期、妊娠期前后三个月,一般不宜拔牙。因为经期拔牙痛感会更强,还容易引起大出血和感染;妊娠期女性容易因为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增加,身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而引发智齿冠周炎、骨髓炎、败血症,进而引发流产或早产。
3.有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贫血、血友病等血液病的人,应先控制病情,之后在有监护的条件下拔牙。
4.建议下午拔牙,拔完后不要吃东西
拔智齿后:
1.拔牙后,咬紧棉花球,半小时到40分钟吐掉。
2.2小时后可以喝水,饮食需清淡温软,一周以内忌烟酒,不能吃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适当多吃肉、蛋、奶。
3.拔牙后24小时内一般不要漱口,更不能刷牙。
4.拔牙后24~48小时内,口腔内有少量血丝属于正常现象。如出现大量鲜血,极可能有伤口
5.感染可能,医院就诊。
6.拔牙后2~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
7.如有缝线,术后7~10天拆线。
8.拔牙窝完全愈合长平需要一个月左右。
二、智齿到底有啥危害
1.让牙周发炎
有的智齿深埋齿槽骨内,有无法清洁到的死角,容易造成蛀牙、牙冠周围炎、囊肿、蜂窝性组织炎。
当劳累、着急、上火或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会引起智齿冠周炎的急性发作,俗称“智齿发炎”,表现为肿痛。
2.带坏隔壁“好牙”
智齿的阻生或错位,容易使食物残渣嵌塞在智齿与邻牙的缝隙中,不容易清除,轻者引起口臭,重者引发邻牙的龋坏。
3.影响颜值
如果智齿生长空间不足,会出现严重的牙龈肿胀,还会使劲顶住相邻的牙齿继续生长,导致前牙歪斜、排列拥挤,牙列不齐,有损颜值。
4.伤害口腔黏膜
智齿长期机械刺激或反复咬伤口腔黏膜,容易使粘膜发生溃疡、糜烂。长期创伤修复再创伤过程,会影响口腔黏膜膜上皮的正常角化,进而诱发口腔黏膜癌变。
5.影响关节引起磨牙
阻生牙不能与对颌牙齿建立正常咬合关系,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疼痛、夜里磨牙、耳鸣等症状。
三、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关于智齿到底该不该拔,目前口腔医学界普遍认为,如果智齿经常发炎则应视为口腔病灶,无论长得正还是歪都必须拔除,这点毫无疑问。而从来不发炎的智齿,如果长成正位,有正常咬合功能,无龋坏,可以保留不拔;如果是肉眼可见的前倾阻生型,不管是否发过炎,一般是建议拔除;女性备孕前则强烈建议拔除,因为它如同不定时炸弹,具有冠周炎的潜质和破坏邻牙的潜在危害。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多见,即低位埋伏型智齿,多为水平埋伏,是否需要拔除目前尚无绝对权威观念,虽然有少数病例可发展至影响邻牙健康或形成“含牙囊肿”而不得不接受手术,但大多数并无此类倾向。考虑到此类智齿拔除术创伤大操作复杂,如果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多可动态观察,不一定必须拔除,当然也有人作了预防性拔除,这种就象少数人在出国之前预防性切除阑尾一样,不建议也不反对。
四、这6种智齿别再留着了
“好智齿”可以保留,但以下这些智齿不及时拔除的话,可能后患无穷。
1.被虫蛀
被虫蛀过的智齿很难补,若不及时拔除,则可能导致蛀洞越来越深,伤害口腔健康。
2.挤压邻牙
和相邻的恒牙挤着生长的智齿,易致恒牙不易清洁或出现牙齿部分被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出现牙痛或其它不适感。这种情况下的智齿,患者不容易感受到,通过X光照射就能很清晰地看见。
3.有疼痛感
若在智齿萌发的时候能感觉到肿胀、疼痛感,拔掉是最好的选择。
4.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通常都埋在牙槽骨里面,长了这种智齿不一定有感觉,因而非常容易被忽略,但可通过拍X光片诊断出。
5.难以清洁
智齿形态七歪八扭,又长在最里边,刷牙的时候,残留在智齿上的食物残渣不易被清理掉。
6.无对牙咬合
不是所有的智齿都是成双成对长的,如果智齿对面没有对牙咬合,就容易出现智齿萌发过度的情况,从而影响咬合,出现不适感。
五、这样的智齿有张“免死牌”
正位萌出的智齿不需要拔,也就是智齿萌生的位置很正,而且上下有对牙与之相对,可以很好地咬合,能进行正常的咀嚼功能。
还有一些智齿能通过治疗保留:
比如位置很正,但有牙龈覆盖在齿面上,可进行手术来形成正常咬合关系。如果智齿长得不正,但有生长的空间,也能进行矫正来保留。保留智齿的人,更需格外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要到位,智齿也要仔细刷;饭后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残留;每天用牙线对齿缝进行深度清洁。
最后的最后,小伙伴们要定期看牙呀~
牙好胃口才好,希望大家都有一口好牙~
the
en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