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和儿童期的孩子,处在代谢的旺盛期,他们的生长发育,主要有赖于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而健康完整的牙齿能帮助宝宝们嚼碎食物,有利于消化,让营养更有效率地吸收。
然而,由于幼儿牙齿咀嚼功能弱、喜吃零食喝饮料、注意口腔卫生的自觉性较差等,导致牙齿的大敌——龋病,早早地就缠上了他们。“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也达到了29%。儿童龋病对牙齿的危害超过成人,如不及时有效地医治,对孩子的口腔等局部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针对儿童龋齿,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口腔门诊副主任医师刘湘浩说。她提醒广大家长,宝宝不论是乳牙还是恒牙,发现蛀洞马上要及时进行治疗;平时要让孩子注意口腔卫生,并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让口腔细菌无藏身之地。
不管乳牙还是恒牙,治龋都要趁早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共同对牙齿的腐蚀,而致使牙齿组织遭到破坏而形成的。幼儿的龋齿会使其乳牙早失,导致咬合关系紊乱最终恒牙错颌;单边的龋齿疼痛会让孩子偏侧咀嚼导致面部不对称;龋齿导致的牙髓发炎,可引起根尖炎、牙源囊肿等。
有不少家长认为宝宝的乳牙反正要换的,乳牙有了龋洞但如果不疼不肿,不影响吃饭,就不一定要去修补,想等那些龋齿自然脱落。殊不知,幼儿的龋齿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就会从浅龋发展到深龋乃至引发疼痛严重的牙髓炎;当病变再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脓肿,甚至颌骨骨髓炎、牙齿脱落缺失。持续的牙痛也会影响到孩子对营养的吸收,造成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乳牙的健康是恒牙顺利萌出的保证。如果乳牙因龋坏而过早脱落,后面的牙齿就会向前移动,导致恒牙萌出的间隙不够,就可能错位萌出。所以乳牙有了洞也需要补。
(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刘湘浩正在给孩子做治疗)
重视孩子口腔卫生,将患龋风险降至最低
儿童口腔的解剖特点、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等,都使他们的龋病发展得又快又严重。如孩子们爱吃奶糖、巧克力、饼干、蛋糕等,这些食品容易粘附牙面,发酵产酸,极易引起龋齿。
因此平时家长要督促孩子注意口腔卫生,吃完含糖类食物后要及时漱口。孩子在换牙期之前,牙齿往往钙化还没完全,没有成人牙齿那么坚硬和细密,容易遭到碳酸饮料的腐蚀伤害,所以平时也要少让孩子喝碳酸饮料。
宝宝乳牙全部萌出之后,要及时教会宝宝正确刷牙,并养成习惯。坚持早晚刷牙是防止龋病的重要一环。对于防龋,还可以选择对孩子的牙齿进行氟化泡沫防龋齿和窝沟封闭。
最后刘湘浩副主任医师建议,家长对孩子的口腔健康要多加重视,每半年可带孩子检查一次牙齿,将龋病和口腔其它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图/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