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2岁,孩子的牙齿掉光光?”
宝妈肯定和我一样质疑
当看到此事件时
我也是不太相信的
但是事实却是如此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往下看
希望宝妈们有所借鉴
两岁七个月的女娃20颗乳牙全坏掉,竟是因为家长的坏习惯——每天晚上喝奶粉后不刷牙。提醒家长,睡前喝牛奶不刷牙,把碳酸饮料当水喝,是最伤牙的两个坏习惯。
每晚喝奶粉不刷牙,20颗牙全坏掉
一个两岁七医院就诊,孩子一张嘴,把医生给吓到了。孩子的大部分牙已经烂的只剩牙根,连门牙也烂掉了一大半,牙根都是黑的。
医生询问家长得知,孩子每天都要含着奶瓶喝奶粉,但家长对孩子的口腔卫生不重视,加上喂养方式不当,孩子每天喝完奶粉后并不漱口和刷牙,经常晚上睡觉前喝,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如此严重的龋齿。
乳牙过早破坏,不但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咀嚼功能无法完全发挥,影响面部的正常发育,而新牙通常在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才能长出来,这段时间孩子没有牙齿,会不自觉的产生自卑心理,不管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
孩子才两岁七个月,20颗牙怎么能全坏掉了呢?
不良喂养习惯后果严重
据介绍,年卫生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患龋率达到66%,而未治愈率则高达97%。
由于不少家长对孩子有着不好的喂养习惯,比如常常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导致不少婴幼儿患上“奶瓶龋”。“孩子在床上躺着喝奶,使奶瓶嘴直接贴附于上颌乳切牙,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中,口腔中的细菌分解糖类产生酸而破坏了牙齿。”
此外,很多孩子睡前喝奶并且不刷牙,后果就是,奶渍堆积在牙面上滋生细菌,很容易发生龋齿。
牛奶、酸奶和碳水化合物都是口腔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因此尽量不要在睡前尤其是半夜给孩子喂奶,如果要喂奶,一定要及时刷牙漱口。
不少家长还认为,孩子乳牙早晚要换,蛀了就蛀了,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其实龋齿是很影响孩子健康。如果疼,他们会偏侧咀嚼,久了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颌面部畸形,而且蛀牙还能引起牙周炎、牙源性囊肿等其他问题,严重的导致全身性感染。严重的龋齿,还会引起孩子营养不良影响发育。
即便孩子六岁以后换牙,情况也未必真正改善,“乳牙的尖周炎还能波及恒牙,导致恒牙硬组织发育不全”。
如何正确护理预防龋齿
孩子本身没有自控能力,因此这个阶段对于牙齿的保护,家长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家长一定要有预防的意识,意识到龋齿的危害。
在饮食方面,少吃甜食和碳酸饮料等对牙齿有害的食物,尽量多吃些豆类、鱼、等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一些对牙齿有清洁作用的粗纤维的食物。
在口腔清洁方面,要做到以下这几件事:1第一阶段:
清洁口腔从0岁开始
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从六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刷牙”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刷牙并不使用牙刷,而是父母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到幼儿两岁半,此时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2第二阶段:
从两岁半开始
父母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手把手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理解、表达能力,只要家长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耐心指导,相信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不是件难事。
3第三阶段:
从三岁开始
幼儿已经过半年的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但此时的幼儿还很顽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平时还要起监督指导作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的牙齿。
刷牙必须面面俱到,以孩子的乳牙为例,12颗前牙,8颗后牙,总共20颗牙齿,按照颊、舌、咬合面算起来,一口牙齿有48面要刷,以每一面花费4秒折算,一口牙齿刷好,起码3分钟以上。
要求孩子独立自主,放手让孩子认真刷牙,这是必需的,但我认为家长必须要把好最后一关——复刷和检查。
而检查孩子的牙齿有没有刷干净,对于家长来说,也并非易事。
一是看牙齿上是否还有软垢,二是看牙齿缝隙间,是否还有食物残渣。刷干净的牙齿,呈现玉石的光泽。
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无需使用牙膏,用清水刷牙即可;1-3岁的孩子可以使用无氟可吞咽的婴幼儿专用牙膏;3-7岁的儿童应选用儿童含氟牙膏,每次用量为绿豆大小;7-14岁的儿童可使用儿童含氟牙膏,每次用量可以增加到黄豆大小。
本着“患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为您提供最先进、最科学、最缜密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措施,将以精湛的医术竭诚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解除您的后顾之忧,还您自信、健康的笑容。了解更多口腔保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