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
最新消息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大多数人不把口腔问题当回事儿,更不会把牙周病和癌症联系起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刷牙不彻底导致的牙菌斑、牙周炎问题可能加大患癌症死亡的风险。据报道,1/5的癌症患者有口腔感染和发炎症状。一项研究更显示,严重的牙菌斑、口腔细菌问题会将患癌死亡的风险增加80%,可能减少13年寿命。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最新研究也发现,牙周病会让食管癌风险增加%,胆囊癌风险增加73%,并与乳腺癌、肺癌等关系密切。一部分牙周病来自遗传或错误的用牙习惯,但绝大多数牙周病都是清洁不到位所致。
国际口腔医学界有一个公认的“80/20”原则,即80岁时至少存留20颗健康牙齿。然而现状是,有人20多岁就口腔问题频发;30多岁就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还伴有牙周炎;才过50岁牙已经掉了好几颗……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35~44岁人群(检查32颗牙)平均存留牙数为29.4颗,牙齿缺失率为37%。牙周病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但其早、中期没有明显症状,绝大部分国人又没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因此很难早期发现,直到牙齿松动时,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牙不好会诱发哪些疾病?怎样刷牙才健康呢?别急,小圈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牙不好会诱发哪些疾病?
1.心血管疾病
口腔是一个细菌储存库,一旦有了牙周病,牙骨吸收,细菌趁机入侵血液循环系统,形成暂时性菌血症。若细菌随着血液进入心脏,就可能形成心内膜炎;若进入冠状动脉,就可能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2.消化道疾病
一旦患了牙周病,幽门螺杆菌浓度就会大增,随着吞咽进入胃部,繁殖壮大,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3.肺炎
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与口腔内剩余牙数量、牙菌斑数量以及是否定期清洁、治疗等都有关系。
4.早产
牙龈发炎时,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释放出炎性因子,导致孕妇血糖代谢不良,更容易早产。此外,孕妇牙痛影响进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间接损害胎儿健康。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并且病变损害严重、进展迅速,经常伴发牙龈脓肿等。反过来,牙周炎会使胰岛素受体迟钝,胰岛功能下降,增加糖尿病患病几率。
怎样刷牙才健康?
中国口腔医学会发布了一套标准刷牙法,即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一种,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巴氏(Bass)刷牙法。
第一步:刷门牙外侧
刷毛应与牙齿、牙龈成45度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活动。
第二步:刷门牙内侧
同样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
第三步:刷牙齿咬合面
将牙刷倾斜,与咬合面垂直,前后短距离颤动轻刷。
第四步:刷牙齿内侧面
将牙刷竖起来,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缝上下以小圆弧刷动。每次刷两到三颗牙,反复旋转、按摩8~10次,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全面清洁。
第五步:轻刷舌头表面
(1)刷牙前,牙刷最好不要沾水,也不要用水漱口,这会使牙刷、牙膏与牙齿的摩擦减小;
(2)刷牙水以35℃~36℃为宜,能减少刺激,以免引起出血,甚至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现象;
(3)刷牙时间不能少于2分钟;
(4)牙刷应该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
除了认真刷牙,养成使用牙线的好习惯,也能有效清除牙缝中的残留物。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洗牙)也是预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年检查一次,青少年和老年人每6个月检查一次。定期洗牙能清除牙齿内部的牙石,对口腔健康也非常有帮助。
大家帮助大家~
快来发视频吧~: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只要是你不知道的事,或者身边有趣、新鲜、实用的都可以拍个视频上央视!你可以拍个视频提问,也可以拍个视频解答,拿起手机拍摄吧,小圈在这里等着你~??
投稿须知:如果使用手机拍摄,请务必采用竖屏拍摄。如需展示物品,可边拍边解说~
听完说冬道西,《生活圈》节目马上开始!今天节目有什么精彩内容?别忘了准时收看,CCTV1早8:36分《生活圈》!
主编|关芳
编辑|赵蔻蔻
视频|赵蔻蔻
维护|赵蔻蔻
美编|李增辉(实习)
部分内容来源:
生命时报、人民日报、视觉中国
点
猜你喜欢:
1、你的骨头在悄悄变“糠”吗?出现这6医院测骨量!
2、网传午睡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科学午睡的真相在这里......
3、点一盘蚊香=连抽六支烟?!蚊香低毒,使用方法很重要!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观看精彩节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