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状缺损在临床中是很常见的牙体病损,常见于老年人牙列不齐着,因其发展缓慢常被人忽视,直到出现牙髓症状时才知道,哦,原来还有楔状缺损这一说。
往往人们不太重视它,发现时也不会过于重视,更甚者有的临床医师也是草草补上了事,因为其位置特殊,固位差,就会出现一种现象,补了掉,掉了再补......到最后一直感染到牙髓,好了,根管治疗,打桩做牙套。
其实,楔状缺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修复。只要按照龋洞的修复原则修复还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最近看了老外的一篇关于楔状缺损的修复方法,和大家讨论一下。
首先是洞型的制备。有的医师不主张制备洞型,其观点是觉得牙颈部本来的牙体组织就薄,制备洞型后会更薄,不安全。其实不制备洞型才是不安全的,首先是其固位不能得到保证,再者,暴漏在口腔环境中的牙本质是被污染的,怎么能不去除呢?
那怎样制备这楔状缺损的洞型呢?是不是把表面的一层牙本质磨除就可以呢?有一种理论是这样的:磨除表面一层,增加粘结面积。
其实是有技巧的,让我们看看老外的做法
制备好的洞型
这就是问题关键看看这个小倒凹很关键
洞型制备时,要做预防性扩展,去除受污染的牙体组织
再者,是材料的选择,有的医师喜欢用树脂有的喜欢用FX、3M玻璃离子,个人倾向于使用树脂。因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其颜色更接近于牙齿颜色,现在很多医师会选择树脂来修复楔状缺损。那么,是不是因树脂良好的粘接性能就能万无一失的用来修复楔状缺损呢?其实不然,即便是用上面的方法制备了洞型,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同样的洞型预备
一次不分层充填
看到结果了由于树脂的固化收缩特性,产生微隙,发生微渗漏
看看正确的做法
首先充填中上部注意光照方向
注意之前预备的倒凹要留出
最后充填倒凹部分
结束后用有保护头的细砂车针磨除多余的树脂
一定要抛光(高度抛光是牙龈恢复的保证)
最后要注意一点,一定要调整咬合,过度咬合造成的应力集中才是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
推荐阅读:
儿童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基于颅颌系统平衡的隐形矫正掌控(杭州站)樊成涛
只洗牙不行吗?为什么医生还要我做“龈下刮治”?
一例后牙“印章法”树脂充填
这些口腔谣言,你信了多少?
遇到长了颌骨囊肿的患者怎么办?是大手术吗?
小时候,一定看过的牙科广告~
牙疼看的太晚,不要怪医生,这些情况一定要注意!
给员工送种牙福利,医院收了元被罚了,怎么回事?
科普:楔状缺损?对,就是那一排被你刷出来的“坑”!
有蛀牙,补过了,我还能不能洗牙?
临床活髓保存法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