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你家宝贝长牙了吗?你家宝贝换牙了吗?你家宝贝有一口好牙吗?你希望你家宝贝以后都有一口好牙吗?
嗯。嗯。嗯嗯。嗯嗯嗯。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恒牙和乳牙。乳牙负责儿童小时候的吃饭说话及身体健康,恒牙则要担负起一辈子的幸福。在做牙齿的研究前,读前面一句话,我也会觉得:这b装到火星去了。可写完此文,我沉默了。回想起上次自己补牙做烤瓷牙的经历,太可怕了。就算我有再多钱,都买不来孩子对补牙、拔牙等的恐惧。躺在那张小床上,面对各种尖的、弯的、螺旋的针,各种器具的轰鸣声,几天都停留在嘴里的双氧水味道,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我心有余悸,不到shi我都不想去看牙医。那,孩子呢?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换牙时出现的问题,字多图多,张张犀利,请大家务必拿好手机哈~
什么是换牙?
继承恒牙需从正确对应的位置向上挤压,导致乳牙牙根被吸收,乳牙松动脱落,恒牙正式萌出.就这么简单,就因为它发生在孩子的小时候,孩子不懂如何去照顾自己的牙,大人容易忽视它,所以现在有太多孩子出现牙齿问题,而且年龄越来越小。
儿童容易龋齿的原因
1.龋齿的本质是细菌通过代谢作用,将糖份分解产生酸,酸使得牙齿脱矿、崩解,形成龋洞.乳牙钙化差,对酸的抵抗低,更容易脱矿崩解.2.乳牙接近牙颈部1/3的地方特别膨隆,而牙颈部缩窄,那么在缩窄的牙颈部,细菌、食物容易滞留,龋齿也就容易发生.3.儿童相对成年人来说更喜甜食,吃糖较多,而糖是细菌产酸的原料;儿童吃纤维素的食物较少,而纤维素的食物可以清洁牙面,利于预防龋齿;碳酸饮料也可以造成牙齿表面的脱矿.4.儿童的精细动作发育差,口腔保健意识差,没有成年人做得那么到位,更容易发生龋齿.5.人在睡眠的时候,唾液分泌明显减少,而唾液对龋齿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儿童的睡眠时间比成年人长.另外说话时唇,颊,舌的运动,也能清洁牙面,而睡眠时这些活动都没有了,口腔自我清洁的功能就降低了。6.许多家长对乳牙龋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视度不够,觉得乳牙早晚是要换的,乳牙有龋齿也无所谓,因而对乳牙龋齿的预防和治疗都不重视,不积极.
一口好牙到底有多重要?连我们的孙杨童鞋都知道。
你喜欢哪张啊?
让我们来认真的、慢慢的理理,换牙的时候容易出现的16个问题:
↓↓↓↓↓↓↓↓↓↓
换牙过早:小朋友第一颗牙掉落的时间通常在5-7周岁.如果4周岁前就掉牙了,可能是系统的原因,也可能是口腔局部的原因,如代谢紊乱或牙周疾病等.换牙过晚:如果小朋友超过7周岁还没有一颗牙齿脱落,医院检查,通过X光片检查恒牙胚有无缺失或存在什么发育上的问题.换牙的推迟一般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大的影响,有的医生还认为恒牙在牙龈下"孕育"较长的时间,倒可以让它们先天发育强壮,能够顺利的突破牙床的"禁锢".
乳牙早失:由于各种原因,未到正常替换时间而过早脱落.
主要原因:
1.因严重的龋齿而余留残根,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变而被拔除;
2.恒牙异位萌出,造成乳牙牙根过早吸收脱落;
3.牙齿因外伤脱落;
4.先天性的牙齿缺失.乳牙早失后,相邻的牙齿向缺隙部位倾斜移位,年龄越小,牙列越拥挤,间隙变小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能导致恒牙牙弓长度减小,咬合加深形成“龅牙”。医院定制合适的间隙保持器①来保持早失牙的近远中和垂直间隙,保证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乳牙早失,还会导致恒牙早萌。恒牙牙根没有长稳,如果不装阻萌器,有可能因受不了咀嚼力而造成牙齿松动、发炎、脱落.
乳牙滞留:是指继承恒牙已经萌出,未能按时脱落的乳牙.或者恒牙未萌出,保留在恒牙列中的乳牙.
原因有:
恒牙牙胚位置远离乳牙牙根或者恒牙牙胚没有正对乳牙根尖部,乳牙牙根未被吸收或吸收不完全.
先天的恒牙胚缺失也会是乳牙牙根吸收缓慢而造成滞留.
乳牙根尖周病变,破坏牙槽骨使恒牙早萌,而乳牙也可滞留不脱落.
乳牙龋坏严重造成乳牙根吸收障碍,造成乳牙不能及时脱落.
继承恒牙萌出无力,乳牙压根不被吸收.
某些遗传因素导致多个乳牙滞留.
如果继承恒牙已经萌出,滞留的乳牙应该拔除.据说是用棉花沾取一些麻药涂在牙齿周围再拔的,应该不疼.拔除后,后面的恒牙会自行调整到正常位置.下颌滞留的乳牙由于牙根吸收不足,在拔除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牙根断裂的现象,由于残留牙根距离继承恒牙牙根较近,残留牙根会自行吸收或随恒牙萌出而排除体外.牙齿从牙根开始松动到真正掉下来会持续几周至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是在不经意间掉落的,特别是吃东西的时候。但也有早就松动就是不掉的牙,影响孩子咀嚼,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可以让孩子在洗手后,试着轻轻的转转它,假使牙根完全脱离了,轻微的旋转就会让它掉下来,但不能勉强,更不能猛拉。因为如果牙根只有一半脱离,强拉的后果很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因先天缺失恒牙胚的情况,乳牙牙根吸收缓慢,如果乳牙的功能良好且没有影响到其他的牙齿,通常会建议把它留下来,通常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但要密切观察滞留乳牙,积极预防龋齿的发生,尽量延后牙齿脱落的时间.如果牙齿脱落,要根据牙齿排列情况进行间隙管理.
恒牙萌出困难:恒牙由于乳牙早失,多生牙,牙瘤或囊肿的阻碍,恒牙本身发育异常或者遗传因素,在超过替牙期仍没有萌出.双排牙:由于食物过于精细,小朋友颌骨咀嚼刺激不够,乳牙未得到足够锻炼,滞留的乳牙占据了恒牙萌出的正常位置,恒牙歪着钻出牙槽,黏膜与乳牙相靠生长于口腔中,出现"双排牙"现象,影响牙列正常咬合关系的发育.还会导致菌斑滞留,食物嵌塞,使邻牙增加患龋齿的机会.可通过口腔X光确定乳牙和恒牙的相对位置,以诊断乳牙能否自行脱落或需要拔除.
乳牙融合牙:两颗牙长在一起的情况称为融合牙.是牙齿在发育期间由于机械压力因素的影响,使两个正在发育的牙胚融合或结为一体的牙齿形态.可以是两个牙冠完全融合成一个较大的牙冠,也可以是两个牙冠形态结合在一起.
乳牙融合牙通常伴随一颗恒牙胚的缺失情况,缺失的大多数是侧切牙牙胚.对于乳牙列无任何影响,可不做处理.待乳恒牙替换时,融合牙有可能延缓压根的生理性吸收,影响下方继承恒牙的萌出,所以需要定期复查,根据恒牙发育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恒牙融合牙胚。
少牙:口腔中牙齿数目减少,最好拍X光片确定是萌出障碍还是先天缺失.真正的少牙是牙槽骨中根本就没有牙齿的踪影.如果牙槽骨中有埋伏的牙齿,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少牙.需要请专科医生检查,考虑能否通过外科手术将这颗牙齿暴露,再通过正畸的方法把这颗牙齿牵引出来。因为牙齿长期埋伏在牙槽骨中有形成囊肿的风险.
多生牙:可见于任何部位,最常见是两颗大门牙(上中切牙).多生牙一般是锥形的,比较小.会影响上下牙正常的根尖窝交错的咬合关系,容易造成龋齿的疾病.只要确定它是多生牙,越早拔除越好.
牙齿咬合错位:主要指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正中线不对齐.不仅影响牙齿外观,而且对于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可通过矫正的方式解决.牙颌畸形引起的咀嚼功能降低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时间长了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胃肠疾病,牙颌畸形引起的龋坏,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患,在身体免疫力低下时会诱发心肌炎,肾炎等系统性疾病.
孩子爱吃手等不良习惯极易导致牙齿咬合不齐。
乳牙早失,乳牙滞留,多生牙,先天性缺失牙,不良用牙习惯都会导致牙齿咬合不齐.特别要注意的是儿童吃的食物过软,有的乳尖牙不如其他牙齿磨损多,因而高出牙弓牙合面,产生早接触,造成前方或侧方移动,形成反牙合.
六龄齿龋坏:6岁左右萌出的位于乳磨牙后方,上下左右各长出的一颗恒牙,也叫第一恒磨牙,称为“六龄齿”。在一生中承受的咀嚼力最大,在咬碎、研磨固体食物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它萌出时不参与乳牙替换,是换牙期间萌出的一颗全新的牙,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六龄齿”的咬合面大,牙尖高耸,小窝和裂沟深而细小,很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并形成菌斑,刷牙时,这些部位很难清洁干净,易发生龋齿。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是十分必要的。窝沟封闭。②(详细注解窝沟封闭的利与弊)
牙齿过大:儿童的上门牙换好后常常会觉得特别大,好像有些别扭。其实这是因为恒牙的大小是终生不变的,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长大,除了天长日久的使用中有一些磨损。但儿童的颌骨是会生长发育的,牙弓的宽度和长度都会增大,所以等孩子的颌骨生长发育完成后,就不会觉得孩子的门牙太大了。
上门牙有间隙:最常见的原因是中切牙已经萌出,而侧切牙尚未萌出,侧切牙牙胚位于中切牙根方,牙胚会挤压中切牙冠部出现间隙。这只是暂时现象,是正常的,随着恒侧切牙、尖牙的萌出,间隙会逐渐减小直到消失。恒磨牙会比乳磨牙小一点点,所以能为其他牙齿准备一点点的空间。
其次,有些孩子上唇系带的附着点与正常位置相比过低,并与牙槽嵴顶相连,影响了中切牙间隙的闭合。需要进行唇系带手术,为间隙闭合提供条件。最后也就是在两个中切牙间可能有多生牙的存在,需要通过x光片确诊后及时拔出多生牙。
“虎牙“:有的孩子会因为尖牙萌出事前牙区牙槽骨被其他牙齿占满,只能偏唇侧长出,而形成”虎牙“。家长觉得难看要求拔出是错误的。尖牙是全口中牙根最长、最粗壮的,它的作用是其他牙齿不能替代的。如果需要矫正,也是通过拔出第一或第二双尖牙达到矫治的目的。
拥挤的下前牙:下恒牙萌出初期,由于恒牙的近远中径大于乳牙,可能出现轻度拥挤,但这只是暂时的,随着颌骨和牙槽的生长会有所改善。
安全教育:要经常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外伤导致牙齿缺失。乳牙外伤多发生在1-4岁的儿童.
1.牙齿震荡一般表现特征为牙齿酸痛,对冷热等刺激性食物非常敏感,上下牙咬合时有不适感,牙齿坚硬部分并无缺损,但引起的牙髓及牙周损伤,可能会默默的发生病变,有了明显症状再治疗就为时已晚了.2.牙齿折断是因为乳牙的牙槽骨较薄,牙根未发育完成,牙根较短等原因.发生可能性较小.
3.牙齿移位发生的几率较大,可分为牙齿挫入,牙齿侧向移位,牙齿部分脱出和牙齿完全脱出等情况.
4.乳牙嵌入牙槽窝是乳牙外伤常见的一种类型,检查时需要判断是否会影响恒牙胚.如果嵌入的乳牙不能自行"再萌出",则可能需要拔去乳牙.5.牙齿侧向移位及部分脱出.可能会进行复位固定治疗,如果后续观察中患牙情况不佳,会考虑拔除处理.6.乳牙受外力完全脱出,建议是不再植的,因为重新植入牙槽窝很可能会影响到恒牙胚,影响恒牙发育.出现外伤情况,家长不要过分紧张,可用清水冲洗口腔,去除血污及杂质,不要自行擦拭牙齿断面及晃动牙齿,这会加剧孩子的疼痛及恐惧心理.严重的牙外伤越及时预后越好,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恒牙萌出异常甚至恒牙胚坏死.要保证孩子饮食和口腔卫生,受伤后几天内,孩子须进软食,不能用患牙咀嚼食物.定期复诊,长期观察,防止对继承恒牙产生影响.
写在最后
换牙需要一个过程,期间,孩子可能会抱怨没法嚼东西。即使儿童吃饭不香,也要保证合理均衡的饮食。这时妈妈可以做一些蔬菜汤或肉汤等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所需,并且鼓励孩子坚持刷牙,清洁口腔。换牙期间,家长应多观察,检查牙齿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换牙完成后,可以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③
~~~~~以下是注解~~~~~
①间隙保持器的管理。1.原则上3-6个月定期检查一次;如有松动、脱落,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2.小孩是否已经习惯佩戴维持器,是否能坚持佩戴。3.维持器有无变形、受损。4.检查邻牙和存留牙齿是否龋坏。5.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的食物越来越精细,其实对牙齿的健康是不利的。智慧齿(第三磨牙)的退化就是一个例子。照下镜子发现,轩妈就仅有一颗智慧齿。(好吧,难怪我不够智慧。)
③窝沟封闭。针对儿童牙齿发育时进行的一种能有效增强牙齿抗龋能力的技术。使用一种高分子复合树脂的窝沟封闭剂,涂在儿童牙齿(特指磨牙)窝沟内,液态的树脂在进入窝沟后固化变硬,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使牙齿免受食物和细菌的侵蚀,从而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窝沟封闭前后的对比照。
为什么轩妈要单独讲窝沟封闭。因为这种方法有利有弊的。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让家长又爱又恨的窝沟封闭。
窝沟就是磨牙(大牙)的咬合面(咀嚼食物的一面)是凹凸不平的,凹陷的部位就叫窝沟。有的磨牙窝沟很深,食物和细菌容易嵌塞进去,发生龋齿(虫牙,蛀牙)医学上这叫窝沟龋。我国青少年90%以上的龋齿发生在窝沟部位,轩妈的磨牙也又不同程度的窝沟龋。据说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但事实到底是如何呢?
窝沟封闭的具体操作步骤:
清洗干燥:用专业的牙齿清洁设备对目标牙齿进行彻底的清洁并吹干。酸蚀:用小毛刷或小棉球蘸适量的酸蚀剂涂在要封闭的窝沟部位,酸蚀面积一般为牙尖斜面的2/3,时间为20-30秒。
冲洗和干燥:用水枪冲洗牙面10-15秒,确保将残余酸蚀剂冲洗干净。边冲洗边用吸唾器吸干冲洗液,切记让儿童自行吐出冲洗液,以免酸蚀牙面被唾液污染。吹干后的牙面呈白垩状外观。如果酸蚀后牙面无此现象,说明酸蚀程度不够,应重新酸蚀。
涂布封闭剂:用小毛刷或专用器械,蘸取适量封闭剂涂在干燥的牙面上,要使封闭剂充分渗入窝沟点隙种,可用小毛刷或探针引导,注意封闭后窝沟点隙中不能留有气泡。
固化:涂好封闭剂后立即用光固化灯照射。尽量靠近牙齿,但不能接触牙面,一般为20-40秒。
检查:固化后要用探针进行全面检查固化程度、有无气泡存在、寻找遗漏或未封闭的窝沟并重新封闭。封闭后定期三个月,半年或以年需要复查。
妈妈们看明白了吗?就是先把牙齿窝沟面破坏掉,使表面有好多小洞洞,通过这些小洞洞固定封闭剂来达到防止龋齿的目的。如果要做窝沟封闭,必须选医院,用真正专业的设备来操作,而且操作人员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如果窝沟封闭失败,吃苦的只有孩子。
窝沟封闭的弊端:1.酸蚀剂涂布的面积过大,腐蚀牙龈。2.酸蚀牙面的遗漏导致封闭失败。3.封闭剂涂太多太厚,形成咬合高点,导致咬合困难、咀嚼困难和咀嚼疼痛,孩子正在发育,时间久了孩子张开嘴脑子里会响,甚至会痛。4.操作不规范,封闭材料易脱落导致牙齿坏得比不做窝沟封闭的更快。5.填充不是永久的,每次牙齿被填充,就需要更多的钻洞,于是牙齿本身就会变得一点点的弱了。6.窝沟封闭剂中的双酚A可以再窝沟封闭者的唾液中检查到(毫克级别的量),双酚A属低毒性化学物,有模拟雌激素的效果,即使很低的剂量也能使动物产生雌性早熟、精子数量下降、前列腺增长。有资料显示双酚A还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可明显增加动物卵巢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症的发生。我咨询过一个资深的牙医,他告诉我窝沟封闭不要做,好好刷牙就行。具体原因没讲。也有位妈妈说孩子牙齿没保护好,坐等孩子长大恨你一辈子。在网上看到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在初中时学校统一做了窝沟封闭,当时他的牙还是好牙。几年前他补了3颗牙,竟然都是曾经做窝沟封闭的牙。
医院操作床上瑟瑟发抖的孩子,他们瞪大惊恐的眼睛,紧张得不安分的手脚,楚楚可怜的样子,我心如刀绞。作为家长,孩子的牙齿健康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关系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希望可爱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口好牙。
???????????Part2End???????????
系列牙齿知识请移步:
牙齿那些事Part1(牙齿基础知识)
牙齿那些事Part2(换牙期间的注意事项)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