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牙再植术(Intentionalreplantation)被认为是临床上保存天然牙的最后手段,为临床上保留常规方法无法保留的患牙提供可能,近些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将显微根尖外科技术结合意向性牙再植术应用于常规根管治疗和根尖外科手术后症状持续存在的难治性根尖周炎患牙得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本文通过介绍1例应用意向性牙再植术治疗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囊肿的临床病例,更加详细地介绍意向性再植的在临床应用中的适应症、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
病例分享患者,女,24岁,3年前因左下后牙“慢性牙髓炎”在外院行根管治疗,治疗后牙龈反复肿胀,流脓。患者于年3月25日来我科就诊。牙体牙髓病组李姝慧副主任医师接诊查体并完善辅助检查后,诊断为“35根尖囊肿”。
患者术前X线片术前口内照患牙根管内可见充填物,根尖区可见范围较大的低密度囊肿影,考虑到根管再治疗的远期成功率较低,可能无法治愈根尖囊肿,需要进行根尖外科手术将根尖囊肿摘除,但是,由于患牙为左下第二前磨牙,根尖距离颏神经较近,囊肿范围较大,在根尖外科手术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翻瓣方式都有可能造成颏神经损伤,导致麻木等症状,且患牙位置靠后,术视野不佳,根尖切除后根尖倒预备倒充填难度增加,可能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李姝慧副主任医师建议行意向性牙再植术。加上患者也表示对神经麻木的并发症表示担忧,知情同意后选择了意向性牙再植术。
李姝慧副主任医师与牙槽外科组亚尔肯主治医师对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充分讨论和分析后,制定出了治疗方案。手术当日先是在局麻下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将左下5患牙完整拔出,拔出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牙根裂纹及侧副根管口,仅在根尖孔处发现分离器械。
局麻下拔除患牙显微镜下进行体外处理根尖孔处发现分离器械从拔牙窝进行根尖囊肿的摘除后,将经过体外显微镜下进行根尖切除,根尖倒预备和倒充填治疗后的牙齿仅在13分钟内再将其植入原牙槽窝。
最后采用纤维带固定,调牙合,避免了牙龈翻瓣可能会带来的神经损伤风险。
术后缝合+牙周纤维带夹板固位在团队的努力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下,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全程无痛,且用时仅20分钟,术后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该患牙正常使用。患者表示对此次治疗非常满意。
术后X线片术后口内照意向性再植的适应症:意向性再植的适应症包括以下6方面。1.采用非手术根管治疗术无法解决的牙髓根尖周病患牙:包括根管再治疗时根管系统通路无法重建的患牙,以及采取非手术治疗疗效不确定而患者不愿意选择根尖手术的患牙。2.根尖外科手术通路无法建立的患牙:患者开口度小、颊脂垫厚、前庭沟过浅、下颌升支外斜线过粗、牙根尖向舌侧倾斜,均可导致下颌磨牙特别是第二磨牙根尖手术通路建立困难。3.邻近重要解剖结构的患牙:上颌磨牙区和前磨牙区有些牙根已伸入上颌窦内,或者距离上颌窦底很近。下颌磨牙应
部分文章、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