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母亲怀孕六周时,孩子的牙齿开始发育,因此牙齿的数目、大小及形状早在胚胎时期就已决定了。牙齿是否能够发育正常除了受到遗传的因素影响之外,母亲的怀孕过程是否顺利,以及营养的摄取是否足够等,都会影响孩子的牙齿健康,因此,口腔保健要从0岁开始!
哺乳前护理
哺乳前护理
母乳喂养的宝宝,哺乳前应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要先清洁消毒;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奶嘴要洗净后再用。宝宝口腔奶瓣、分泌物的处理:可让婴儿侧卧,用棉签蘸温开水,按照口内颊部、齿龈内外面、舌头的顺序清洁。平时可以喂少许温开水保持口腔洁净。萌牙的护理
哺乳前护理
婴儿萌牙前的口腔护理:要养成每天用干净纱布或手帕蘸温开水,给孩子清洁牙龈的习惯,可以保持口腔清洁,为乳牙萌出提供良好环境。乳牙萌出时的护理:宝宝长第1颗牙时会有牙龈微肿胀,因此宝宝喜欢咬东西以缓解不适,还会有流口水、烦躁、体温微高等表现,牙齿萌出后会逐渐缓解。乳牙开始萌出时,父母可在清洁口腔的同时,用干净纱布缠在手指上帮宝宝按摩牙龈,舒缓宝宝不舒服的感觉。出牙前宝宝烦躁不安时,可以给他磨牙饼、烤馒头片等硬质食物让宝宝咬,锻练乳牙咀嚼能力,促进牙齿生长发育。还可多吃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宝宝出牙时出现低热可以多喝温开水,只要体温不超过38度,精神好,不特殊处理;流涎时应戴口水巾,及时擦干流出的口水。婴儿出牙时如果出现高热,或有咳嗽、喷嚏、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并非长牙引起的,医院治疗。
乳牙萌出后的护理:每天早晚将干净纱布或手帕缠在手指上,蘸温开水轻轻擦洗宝宝刚刚萌出的乳牙,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再让宝宝用清水漱口1-次。
预防龋齿
哺乳前护理
预防奶瓶龋齿:每次喂奶不超过15分钟,减少奶液浸泡牙齿。不让宝宝含着装有奶汁、果汁的奶瓶睡觉。孩子能自己喝水就改为使用口杯,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奶液会浸泡在牙齿周围成为致龋细菌的培养基;液体中的碳水化合物被细菌分解产酸侵蚀牙齿,导致龋齿。夜间喝奶后一定让婴儿再喝几口清水,以冲洗附着在牙齿上的奶液。变形链球菌是龋齿的致病菌,要阻断此细菌的母子传播,应做到不直接吸吮奶嘴测试奶液温度;不用母亲嚼过的食物喂婴儿;不亲吻婴幼儿的嘴。
掌握婴儿合理的进糖原则:不吃粘性大、甜度高的食物;甜食和正餐一起吃;限制进糖量;吃完甜食要刷牙;睡觉前、刷牙后不吃甜食。纠正不良口腔习惯:如偏侧咀嚼、咬手指、吮唇、舐舌、张口呼吸、长期过度使用安抚奶嘴等,这些易造成宝宝牙颌畸形,如龅牙、地包天、牙齿排列不齐。及时看牙医
如果宝宝超过13月龄仍未长出牙齿,必须尽快到口腔科请牙科医师做检查,以确定牙床内是否有牙胚。如果发现龋齿、牙颌畸形,也需要及时口腔科就诊,早期处理。
口腔溃疡,大人小孩不一样口腔溃疡和牙疼一样,看起来不起眼,痛起来却要人命。而且,由溃疡还可引发如发热、口腔破溃、影响食欲、烦躁、睡眠不安等症状。偏偏很多小宝宝都会时不时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对宝宝口腔溃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己去药店买一些锡类散、西瓜霜喷剂等药物来治疗,这样的行为是很不恰当的。
因为,小宝宝的口腔溃疡和大人的溃疡是两回事,它是一种口腔黏膜病毒感染性疾病,致病病毒是单纯疱疹病毒(简称HSV),而且有复发性的可能性。HSV感染发生于口腔黏膜所引起的病症称为疱疹性口炎,多见于6岁以下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两岁居多。受病毒感染后,宝宝会因疼痛而烦燥不安、哭闹、拒食、流涎。时间一长,肯定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口腔溃疡的N种可能性宝宝口腔溃疡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手足口病——这种病也有与疱疹性口炎相类似的症状,好发于5岁以下幼儿,具有流行性。患病后口腔损害遍布于唇、颊、舌、腭等处,为很多小水疱,极易破裂,破后形成多个小溃疡,除口腔部位外,在手掌、足底、臀部皮肤上亦可出现分散的小水疱,所以称之为手足口病。
口疮——口疮比较常见,但是病因不一。有的是因为口腔黏膜有不明显的伤口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压力过大造成的,还有的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维生素B。初期口腔黏膜会有灼烧感,接着会发红,并形成许多小溃疡,相当疼痛。常见部位在舌侧黏膜、口腔底部和舌头部位。
外伤——凡是烫伤、刺伤、误食有腐蚀性的东西等,都会引起口腔黏膜受伤,继而引发溃疡。
药物过敏——特殊体质的宝宝可能会因为药物或感染等不明原因,而引起所谓的“多形性红斑疾病”,这时宝宝身上会出现靶形红斑,眼睛、嘴唇、口腔、生殖泌尿道均有发炎、溃烂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的口腔溃疡有时也可能与其精神因素有关。比如宝宝因为某些事而过度兴奋或忧虑,都会促使口疮性溃疡的发生。还有,使用一些含有香料的牙膏或者涂抹一些含刺激性的药物,也会引起宝宝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了怎么办?无论哪种原因的口腔溃疡,宝宝都会感到非常疼痛,吃东西的时候更是会疼上加疼,最要命的是溃疡在短时间内还好不了,非要经过一两周的时间才能痊愈。虽然对付口腔溃疡还没有特效疗法,但家长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减轻宝宝的痛苦。
A.找到溃疡部位:在宝宝口腔有溃疡时,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口腔,找到口腔溃疡的具体部位。如果溃疡在颊黏膜处,就要进一步找到造成溃疡的原因:比如看看患处附近的牙齿是否有尖锐不光滑的缺口,如果有这种缺口,医院处理。
B.饮食镇痛:不要给宝宝吃酸、辣或咸的食物,否则宝宝的溃疡处会更痛。应当给宝宝吃流食,以减轻疼痛,也有利于溃疡处的愈合。
C.转移注意力:多关心一下宝宝,多和宝宝谈心,转移他的注意力,给宝宝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此外,还有一些小偏方能促进宝宝溃疡愈合,爸爸妈妈不妨试试:
1.维生素C药片1—片压碎,撒于溃疡面上,让宝宝闭口片刻,每日次。这个方法虽然很有效,但是会引起一定的疼痛,年龄稍小的宝宝可能会不太配合。
.用全脂奶粉,每次1汤匙并加少许白糖,用开水冲服,每天—3次,临睡前冲服效果最佳。通常服用天后溃疡即可消失。
3.西瓜瓤挤取瓜汁后含于口中,约—3分钟后咽下,再含服西瓜汁,反复数次,每天—3次。
4.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用冷水浸泡10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分钟(不宜久煮),这时绿豆未熟,取绿豆水冲鸡蛋花饮用,每日早晚各1次。
5.采鲜芭蕉叶适量,将其用火烤热贴敷于口腔溃疡处,每日—3次。
6.西红柿对切挤汁,然后把西红柿汁含在口中,每次含数分钟,一日多次。
7.柿饼上刮取柿霜,用开水冲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8.可服用复合维生素B1或核黄素,但一定要遵医嘱。
TIP:有些宝宝的溃疡症状会反复发作,对此情况,给宝宝适当补锌会有所好转。锌在肌红蛋白里含量最高,比如牛肉、猪肉、动物肝脏,还有硬坚果,但宝宝不能吃硬坚果,爸爸妈妈可以把坚果磨成粉,冲泡给宝宝喝。
预防口腔溃疡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想让宝宝远离烂嘴巴的苦恼,最重要的是在平时注意调整饮食,多给宝宝吃一些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菠菜、胡萝卜、白菜等。督促宝宝多喝水,注意口腔卫生,并保持大便通畅。
大家都在看
01.乳牙龋病的危害0.小天嘴巴里的烂牙
03.有一种可爱叫“地包天”04.正确使用牙线,您会了吗?
05.牙齿受伤了,你该怎么办?06.发现小黑点,及时拯救你的牙!
编者按:口腔健康是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口腔疾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好的口腔健康状况与个人饮食习惯、口腔保健行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提高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素养,培养科学规范的口腔保健行为,我院特推出“小牙说牙”栏目,陆续推送第一届口腔健康科普征文比赛优秀作品,与大家聊聊口腔的那些事。
小牙说牙丨第六期
文:王班超儿童口腔科
很多家长对乳牙龋坏都不以为然,觉得乳牙总会掉的,烂了就烂了,等到换新牙就好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乳牙龋坏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乳前牙龋坏会导致孩子不敢张嘴说话或微笑,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乳后牙的龋坏则会影响孩子的进食,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很多乳牙龋坏的孩子都相对瘦小。
此外,乳牙长期龋坏得不到治疗,会引发更严重的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从而对继发恒牙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牙槽骨疾病,如下面这个病例:
病例分析
六周岁的小丽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她的妈妈趁放假的时间把她带到温州医院想要拔牙。孩子张开嘴后,医生看到了大量龋坏的残冠和残根,而孩子妈妈要求拔牙的地方,除了残根之外,在孩子的下颌颊侧还看到一处肿起来的地方,摸起来硬硬的,医生让孩子妈妈赶紧带着去拍了一张X线片。看到片子之后,医生意识到问题已经不是拔牙可以解决的了。
在孩子左下烂牙根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低密度影像,并且已经波及到下面的恒牙和旁边的六龄齿。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后,判断可能已经出现了牙槽骨囊肿,便将孩子转诊到颌面外科进行诊治。颌面外科的医生又给孩子做了CT检查,结果显示更加严重。
孩子的左下颌骨出现大面积的低密度影像,医生将这个孩子收入院并进行了手术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病变部位发现了囊肿及大量脓液。由于受到影响,医生不得不摘除了孩子的一颗恒牙,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考虑为根尖囊肿。
由这个病例可见,乳牙的龋坏可以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
所以家长需要提高孩子乳牙健康意识。其实,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牙齿保护方法。
1
1-岁的孩子
经常会出现乳上前牙的龋坏。家长在孩子牙齿萌出开始,便要为孩子进行牙齿清洁,并尽早戒掉晚上抱着奶瓶睡觉的习惯,晚上喝完奶也要清洁牙齿后再睡觉。
3-4岁的孩子
乳后牙已经萌出,易发牙合面的龋坏。家长此时注意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刷牙,因为孩子年龄尚小,对牙齿清洁不到位,应该帮助或辅助刷牙才能保持牙齿清洁到位。
3
4-6岁的孩子
即将迎来换牙期,生理间隙的存在会导致食物嵌塞。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乳后牙的邻面龋坏。此时,家长可以使用牙线为孩子清理牙间隙的食物残渣。
4
6岁之后
孩子会在牙列最后方长出第一颗恒牙即六龄牙,家长要注意强调孩子的牙齿清洁到位。
当然
最关键的是要定期到专业的
医院进行牙齿检查
并定期涂氟保护牙齿!
小牙说牙丨第三期
文:李艳艳
有的宝宝在小时候
会嘟着嘴,看起来很可爱
让人忍不住想要亲亲抱抱举高高
以至于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
这是个问题
身边很多人都跟我说
地包天的宝宝都超级可爱
那么请你们留心观察
遇到这么“可爱的宝宝”
医院就医
你以为地包天
会是这样
或者这样
但是如果放任其可爱下去
那么长大了的结果可能会是这样
关键词:地包天
顾名思义,就是下面牙齿在上面牙齿外面,医学上的专业术语叫做牙齿反颌。是指上前牙错位于下前牙后侧,前牙无咬合功能,上牙槽及上唇后缩,俗称"兜齿",是比较常见的牙颌骨发育畸形之一。
导致地包天的原因有很多,譬如
遗传因素
错合畸形时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有明显的遗传特质。不难发现,大约一半的患者,一至三代的血缘亲属中有类似错颌存在。看了这篇文章快回去观察一下你们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们。
全身性疾病因素
缺乏维生素D,影响钙磷代谢而使骨代谢紊乱。
后天不良刺激
最常见的是不当的奶瓶喂养姿势加上长时间的奶瓶喂养,就会造成宝宝乳牙反咬合,当宝宝平躺时,奶瓶的角度过大,宝宝为了完全包裹住奶嘴,就需要下颌用力向前伸向上,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宝宝“地包天”。
还有从小喜欢咬上嘴唇,咬铅笔,吮指,伸舌、吐舌这些不良习惯。
呼吸和吞咽功能异常
可能会影响牙齿和颌骨的发育
“地包天”不仅影响美观,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咀嚼和发音功能,严重下颌后缩甚至影响正常呼吸,以及吞咽困难。
若是发现有“地包天”
该如何是好呢?
0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医院,找专业医生治疗。
一般来说,妈妈们在喂养宝宝时就需要注意,尤其是奶瓶喂养的宝宝,奶瓶角度不可过高,正确的喂养角度时45度。
注意观察宝宝平时是否有不良习惯,要注意及时纠正。
0功能能性矫治器:例如activator或FrankelⅢ型等。
适于早期骨骼型前牙反牙合和功能性前牙反牙合,可在替牙期特别是替牙晚期使用。
03前方牵引矫正装置
适于合并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的早期骨骼型前牙反牙合,可在替牙期或恒牙初期使用。
正畸治疗,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铁尺钢牙”的矫治方法,用粘结剂将矫正装置粘固于牙齿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只能由正畸医生装拆、调整加力等,逐渐达到正畸成果。
口腔问题在于预防,成年人是这样,少年儿童更是如此。每当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口腔问题不得不做治疗,不得不拔牙的时候,都会觉得非常可惜。有些问题本能预防,可是家长和孩子对此毫不在意,结果就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发生。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适当的方法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关于少年儿童口腔问题你又知道多少呢?根据本人数年来的工作经验,大致有以下一些:一、龋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虫牙”,这是少年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很多小孩就诊的时候说牙疼、塞牙缝或者牙齿变黑,其实就是龋病。龋病还会引起口臭,导致乳牙过早缺失,影响咀嚼功能,损伤口腔黏膜软组织等问题。有些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不用处理,这是完全错误的。一旦发现小孩有以上情况,应及早来口腔科就诊,以防龋病进一步发展。那么少年儿童应该如何预防龋病的发生发展呢?⑴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喝牛奶,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少喝碳酸饮料;⑵刷牙,这是防止龋病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一般的大型超市都会有专门的儿童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另外要懂得正确的刷牙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牙面都要刷到,每个牙齿刷8次左右,每次刷牙3-5分钟,另外要避免横刷。⑶窝沟封闭。窝沟就是口腔内“大牙”咬合面凹凸不平的凹陷面,窝沟封闭就是用材料将这些窝沟填充起来,防止在这些位置长“虫牙”。二、根尖周炎。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家长带小孩来看牙齿,因为发现小孩牙龈上长了脓包。这些脓包往往是由于乳牙患有严重的龋病,导致牙髓炎的发生,并最终发展成为根尖周炎引起的。这些小脓包可自行破溃,如未作处理可反复地发作。乳牙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除了影响患牙的功能外,还会影响孩子进食,甚至还会影响恒牙的萌出。三、牙齿外伤,这也是少年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少年儿童都比较好动,摔伤碰伤难免发生,因而牙齿摔断、摔松时有发生。除了给孩子强调玩耍时应注意安全,另外,在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后应知道怎样去处理。若牙齿摔断,应马上就医,保存部分活着的牙髓神经,待牙根发育完全再做后续处理;若牙齿松动还未脱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牙齿固定待其重新长稳;若牙齿完全脱落,首先找回牙齿,注意只能拿着牙冠的部分,用清水或牛奶冲洗干净,放在牛奶里面或含在舌下,尽量在30医院处理。四、牙列不齐,即我们常见的“地包天”“龅牙”“虎牙”等等一些牙齿不整齐、不美观的情况。牙列不齐更容易出现龋病、牙龈炎等口腔问题;会影响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可导致消化不良、张口呼吸等疾病;另外,让更多人 我在门诊经常看到年轻的爸妈抱着几个月甚至还未满月的宝宝气喘吁吁的进来,还未坐稳,第一句话就是:“大夫,我家孩子嘴里有白点,您看看要不要紧。”那么,这个让家长不明就里又纠结不已的白点,会是什么东西呢?
婴儿口中的白点,有不需要特别处理的吗? 最常见的是马牙,它也叫上皮珠,一般出现于口腔上颚中线两侧以及齿龈边缘,表现为黄白色色点状物,看起来似乎是牙齿的样子,于是被称为“马牙”,事实上,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和牙齿并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孩子吮乳,且会自行脱落。 有些地方的风俗传统会用针挑马牙,或者用粗布擦马牙,这反而容易引发局部感染,甚至导致全身严重的感染比如败血症等,是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治疗口中的白点吗? 鹅口疮,这个应该是婴儿最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表现为宝宝的口腔里面散在白色的膜状物,看上去微微高出粘膜表面,两侧颊部粘膜、牙龈、上颚都可以发生,这种白色膜状物一般附着的都不是很牢固,轻轻擦拭就会脱落,脱落之后露出的皮肤粘膜正常或者微微发红。 鹅口疮一般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真菌药,如果不严重的鹅口疮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或者制霉菌素混悬剂涂抹口腔,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疗效。但是如果孩子的鹅口疮反复不愈且程度严重,则需要检查大便,看是否有消化道的霉菌感染,必要时需要进行全身的抗感染治疗。 预防方面:首先就是注意清洁,切断感染的源头。孕母如果存在霉菌性阴道炎,则需要积极治疗;家中如有人患有脚气、灰指甲等真菌性疾病,也需积极治疗,避免和孩子交叉感染; 此外,孩子的餐具要做到经常的蒸煮消毒,玩具可以选择擦拭消毒,毛绒玩具以及寝具则要经常暴晒,如果是母乳亲喂的母亲,在哺乳之前最好仔细擦拭乳晕和乳头,在用具方面,也要避免混用,以防止交叉感染。有比较凶险的情况,需要家长们重视吗? 相较于前面两种情况,白喉可要严重的多,这是一种急性的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也是国家法定的传染病之一,不过由于有百白破疫苗的存在,白喉的发病率并不算高。 患有白喉的患儿可以表现为喉部和鼻部的白色膜状物,严重的也有波及到上颚部,膜状物附着紧密,难以剥离,剥离以后局部会出现渗血。 同时,白喉一般伴有发热,憋气,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则需要及时就诊,给予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并积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儿童牙黄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乳牙牙冠呈青白色或近白色。当家长忽视儿童口腔卫生时,乳牙上会堆积软垢,使牙齿呈黄色,遇到此种情况加强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即可;如出现喂养习惯不良导致的口腔问题,应尽早携患儿到医院儿童口腔科进行就诊。
母亲怀孕期间钙的摄入量不足,或者曾有患病史,常常会导致患儿牙釉质发育不全或钙化不全,牙菌斑沿着牙釉质薄弱部位附着,使患儿牙齿发黄,针对此种情况家长需加强患儿口腔卫生,并尽早携患儿到医院儿童口腔科进行就诊,定期涂氟。
儿童口腔溃疡引发原因及预防措施?
口腔溃疡常见的原因:其一是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其二是身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或者饮食偏刺激,以上两点需要患儿增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医院进行诊治;其三是由于局部遭受外力刺激或不良习惯引起的,此种溃疡需要改变患儿的不良习惯,根据创伤原因预防并阻止溃疡复发。
如何预防儿童牙齿不齐?
定期口腔检查,破除不良习惯,尽早拔除滞留乳牙,积极治疗牙体存在的不良情况,间隙保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早期预防等。
儿童牙列不齐该如何矫正?
通过间隙保持、乳牙部分磨除法、间隙处理、牙齿微小移动、上下颌牙合关系调整、口腔不良习惯破除等治疗方法进行矫正,具体情况还需要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分析,建议儿童定期口腔检查,破除一切可以引起牙列不齐的因素,如需矫正治疗,则应尽早治疗。
儿童睡前吃东西对牙齿有影响吗?
建议儿童睡前不要进食,如一定要进食,则需确保进食后一定要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儿童应该多久做一次口腔检查?
预防口腔问题,定期检查也非常重要。学龄儿童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即每年寒假和暑假期间,主要检查是否有乳牙滞留,恒牙萌出情况,是否存在炎症,牙列是否完好,是否有畸形,牙齿排列是否拥挤,是否存在不良习惯等。
乳牙滞留该怎么办?
孩子到了六七岁左右开始陆续换牙,恒牙萌出替换掉原先的乳牙。但家长经常发现有孩子恒牙已经萌出了,相应的乳牙却没有脱落,这就被称为“乳牙滞留”。乳牙滞留危害较多,如发现患儿继承恒牙即将萌出或已萌出,乳牙松动明医院拔掉。
多生牙需要拔掉吗?
多生牙指除正常牙齿外,额外长出来的牙齿。已经露头的多生牙需要尽早拔除,因为它会阻碍或者影响正常乳牙或者恒牙萌出及生长;倒置无法长出的埋伏多生牙,只要患儿能够耐受治疗,则需要尽早拔除;没有病理改变及没有导致正畸相关问题的深部多生牙可以不处理,但是需要定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因此发现患儿存在多生牙时,应尽早携患儿到医院进行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