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啊,小心点啊,别把缝合线笑裂开了!”“书记啊,主任啊,我好久没这么轻快的大笑了,哈哈,就让我乐呵个够吧!”“老妈妈很久没有这么开心的笑了,哈哈,谢谢您了!”——当例行查房到这里时,我听到了已经先我走入病房的院党委书记兼口腔诊疗中心主任王文标、口腔诊疗中心副主任张保荣及口腔诊疗中心刘民华副主任医师与一对同时住院的母女充满笑声的对话。但是在前一天,这对床挨着床的母女还是愁容满面。
母女同为患者还是少见的——老母亲今年八十五,牙齿普遍松动、劈裂。年轻时觉得“牙疼不是病”,上岁数了才发现“疼起来真要命”。老人家被松动的牙周病和劈裂的残牙折磨的夜夜难眠,白天更是无法正常进食。看着老母亲天天被患牙折磨的身体日渐消瘦,儿女们不是没有想过为老人解决痛苦。多方寻医问药,竟然没有医疗单位愿意去接诊这么一位全口牙齿都需要处理的老人。为了老人小女儿也累出了病:她发现自己的左下后牙附近鼓起来一个包,这个包还在不断长大,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生活。
直到小医院——医院分院口腔诊疗中心开设了口腔科病房,并且该院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高年资医生全程处理,大力发展口腔病房及病房手术。小女儿为之一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口腔诊疗中心。
小女儿和老母亲如约来诊、入院。经过检查,老妈妈的问题是全口广泛的牙周病,伴有多牙的劈裂,因没有及时治疗,口腔情况很复杂。有些牙齿松动,却肉芽肿状态;有些牙齿劈裂,却骨性粘连状态。在口腔科诊疗中,肉芽肿牙齿和骨性粘连牙齿是最难处理的情况之一。肉芽肿牙齿虽然松动,但是牙周充满肉芽,若不在拔除后清理干净牙槽窝,则愈合缓慢且新生骨组织为疤痕骨,患者反应强烈;骨性粘连牙齿多见劈裂牙,虽牙冠短小,但是牙根因为多年未有治疗,牙周膜丧失,与牙槽骨紧密粘连,拔除难度巨大。加之患者已经高龄,身体状态不稳定,如何处理,成了最大的问题。小女儿在经过口腔CBCT影像检查后初步确诊为左侧下颌骨囊肿。风险有二:一是小女儿的囊肿长时间生长未做治疗,侵袭范围已经很大了。颊侧骨壁和舌侧骨壁仅仅还剩下2mm和1.5mm,若不尽快手术小女儿的下颌很可能变得无比脆弱,稍有外力就可能造成病理性骨折,终生开口受限;二是小女儿的囊肿侵袭到了下颌骨下缘穿过的下颌神经管,很可能已经压迫了下颌神经。若手术时稍有不慎很可能伤及神经,造成患者终生下颌麻木。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口腔诊疗中心的专家们虽然有压力,但为了让这对饱受口腔疾病折磨之苦的母女早日恢复健康,经过王书记、张主任和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刘民华的慎重讨论之后,果断决定:做手术!而且要尽快做,同一天一起做。百忙之中的王书记携张主任和年近六十的刘医生,三位专家组成强大的手术团队,手术从早晨八点一直做到了下午一点,一刻也没有停歇,这两台连台手术非常成功,很快,母女先后醒来,彼此望着对方,相互牵挂的心终于落了地。
术后第一天,王书记、张主任和刘医生来到病房。早早醒来的老母亲看到了昨天辛勤手术的三位专家开心地笑了起来“我的坏牙全没了!不疼了,终于不折磨我了,太谢谢你们了!我呀,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笑了。”
如今,这对母女已经出院。那位辛苦一辈子的老太太装上了合适的义齿,享受到了她应该享受的安逸晚年生活。老太太的小女儿也康复出院,完全摆脱了下颌骨囊肿带来的痛苦,恢复了快乐健康的正常生活。
早春的阳光洒满窗台,温暖而明亮,让我想起那对母女出院临别时的笑容。病房发生的一切依然历历在目,三位专家挑战困难的勇气与精神,对待患者的责任心、耐心与关心,在带给我无数感动的同时,作为年轻医生,我对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口腔诊疗中心:张燕丽罗一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