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孕小秘书温馨提示:
口腔健康管理全生命周期
可分为备孕期孕期新生婴幼儿期
儿童期青少年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而牙齿保卫战在出生那一刻便已打响
日常口腔护理小贴士
TipsForDailyOralCare
个人日常护理目的:
清除牙菌斑以达到预防龋齿(蛀牙)和预防牙周炎
1.牙膏
普通成人常规选择含氟牙膏即可,即使有某些特殊功效,在短短的两三分中时间里也难以与牙体充分发生反应。牙膏主要作用是摩擦剂的作用,同时带有香味和能够起泡会给刷牙带来更好的体验。
注:3岁以下儿童不能用含氟牙膏,避免有误吞氟化物的危险,3岁以上小宝宝也只要用小黄豆大小量的牙膏。
2.牙刷的选择
牙刷推荐使用软毛且有韧性的刷毛的牙刷,避免使用硬毛或者长期使用一次性牙刷,这样的牙刷可能会造成牙颈部的釉质磨损或者牙龈的伤害。
关于电动牙刷,建议使用大品牌的电动牙刷,有配套的可供更换的刷头,配合多种模式的高频震颤,以及压力提示等多种保护程序,应该更有保障。
(注:牙刷/电动牙刷刷头一般最多使用不超过2个月就要换新的,一方面是因为刷头已经磨损变形,清洁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其上附着很多牙菌斑。)
3.牙线的使用
首先为什么要使用牙线呢?因为牙刷只能刷到牙齿表面,牙与牙之间的地方牙刷是难以刷到的。
牙线一般有两种:线状和牙线棒。现状的牙线,因为比较好调整角度和方向,同时机械摩擦物理清洁牙菌斑效率也比较高。牙线棒,因为另外一头有个尖钩,可以当牙签使用。
接下来我们就儿童、青少年、青春期,成年与老年阶段的口腔护理常见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FAQ
儿童、青少年、青春期(4-18岁)
Q:乳牙反正要换,乳牙上有蛀牙不需要治疗,等换牙就好了吧?
A: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健康的乳牙对孩子的恒牙牙胚及全身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两岁后,宝宝需要开始使用牙刷、牙膏,坚持正确刷牙。家长要监督和帮助孩子刷牙,预防虫牙,直到六岁。
Q:如何预防孩子形成“地包天”?
A:口腔不良习惯及早期错畸形:“地包天”应尽早矫正。3-4岁后,若仍有吮指、咬唇、张嘴呼吸、吐舌等不良习惯,需进行早期干预。7岁开始换牙后,若牙列不齐、拥挤等,需来院检查评估是否需要早期矫治。
Q:孩子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做窝沟封闭?
A:孩子在3-4岁时,需及时做乳磨牙窝沟封闭,6-7岁时需做“六龄牙”窝沟封闭,9-12岁时需做其余牙齿窝沟封闭。每三到六个应月定期检查,对口腔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Q:关于儿童口腔的运动防护,牙齿受外伤摔断了怎么办?
A:三到六岁的孩子若乳牙外伤,需及时就诊,切忌不管不顾。六岁后若年轻恒牙外伤,需把脱落或摔断的牙齿含在舌下,或泡在牛奶里或生理盐水中,尽快赶到儿童口腔科就诊。
Q:应该如何预防青春期龈炎?
A: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孩子易发生青春期牙龈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要更注意饭后刷牙、漱口,使用牙线,定期复查。
成年期(18-60岁)
Q:智齿发炎,疼痛时吃点药,忍一忍就会过去吗?
A:智齿又称“尽头牙”,常因萌出空间不足,造成阻生,导致一系列危害:智齿冠周炎、破坏邻牙、龋病和牙周炎,牙列拥挤及囊肿等。若智齿长不出来,需要及时拔除。
Q:是否拔了牙,其他牙齿都会松?洗牙会损伤牙齿,让牙缝变大?
A: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在成人期对牙齿细心维护,才能让您到老都拥有一口好牙。
Q:引发牙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A:在形成龋病、楔状缺损、牙隐裂等情况时放任不管,病情逐渐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是牙痛引发的原因。应尽早处理龋坏等病源牙,以预防牙痛,一旦疼痛,应及时就诊。
Q:牙周病会引发哪些严重问题?
A:牙周病不仅会导致牙齿的松动,还会加重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发展。
Q:缺牙应如何处理?
A:首先应及时就医。可选择固定桥、种植、可摘等措施修复。若缺牙后不修复,会造成常邻牙移位、对颌牙伸长、食物嵌塞,并可能引发其他口腔问题。
Q:有必要进行专门的洁牙吗?
A:即使每日刷牙和使用牙线也无法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牙石。必须由医生通过专门的器械清洁。
老年期(60岁)
Q:出现口腔黏膜相关疾病怎么办?
A:一旦发现口腔黏膜上出现擦不掉的白色斑块、长期不愈的溃疡、口面部不明原因的麻木和疼痛等,医院就诊。
Q:老年人牙痛通常是由什么引起的?
A:老年人牙痛大部分来源于龋病、牙髓根尖周病或牙周病,但也可能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表现。同时,此类疾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影响血糖控制,甚至诱发呼吸系统感染。
Q:老年人需要怎样做牙周定期维护与根面预防?
A: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的老年人,需定期洁牙、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以预防牙周病发展和根面龋发生。
Q:老年人缺牙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修复?
A:多因牙周病在早期未及时治疗所致。牙脱落后可以选择固定、活动或者种植修复,切勿放任不管,另外老化的活动假牙需及时更换。
枫月美孕
我们致力于
为孕妈宝宝及全家的健康
带来至上的关爱与呵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