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正是儿童看牙的高峰期。在上周五,众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了羊城晚报和广州医院共同举办的“暑假看牙要趁早——三大牙病全搞定”的健康大讲堂活动现场。有位年轻妈妈推着婴儿车来听课,为1岁的宝宝口腔护理做准备;也有12岁孙子由爷爷陪着,来现场寻求解决牙齿排列不齐的办法……
龋齿、牙合畸形(地包天、哨牙)、排列不齐——常见的三大儿童口腔问题,现场三位专家均为现场读者详细解答,让读者最开心的是,共有25位读者幸运地分享了价值元的奖品。
讲座中穿插现场提问环节,读者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问,带着孩子来的家长请专家们给孩子做了个“现场会诊”
Part1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牙
6岁以下每三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
讲座一开始,广州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曾素娟就展示了一位9岁男孩的口腔照片,引发现场读者一片哗然。原来,这位男孩的牙齿不光稀稀拉拉,更严重的是门牙旁边没有牙齿,却在牙龈上形成了一个大囊肿。
曾素娟说,这个男孩从小就含着奶瓶睡觉,家长也没有注意给孩子清洁口腔。3岁不到,男孩的牙齿已经差不多全坏掉了。等到7岁开始换牙的时候,医生一再叮嘱要家长带孩子去复诊。但是,家长忙忘了。直到有一天学校老师通知家长,孩子越来越不爱开口说话,与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少,家长这才发现孩子牙齿出了大问题。在医院,曾素娟给这个男孩用切开助萌等方法,切开囊肿,让牙齿长出来,但是男孩牙根发育已经有问题,只能拔除一颗牙才能矫正过来。
家长的一时疏忽,让孩子缺少了一颗牙齿,差一点还让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曾素娟说,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她提醒家长,6岁以上儿童建议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口腔,6岁以下建议3个月到口腔专科检查一次。儿童首次口腔检查时间最好在6个月时,最迟不能超过1岁。在检查时,发现孩子牙齿出现问题就要及时治疗。
吃糖后要漱口或刷牙
龋齿就是烂牙,它在儿童中非常常见。广州医院曾对15所小学的多名学生进行牙齿健康状态调查,结果发现乳牙患龋病高达66.2%,恒牙的患龋率也达到了14.3%。怎样才能降低儿童烂牙的风险呢?
专家称,在饮食方面尤其要控制甜食和含糖饮料。即使吃这些食物,最好也是一天一次,不要断断续续长时间吃糖,因为糖会产生乳酸,乳酸对牙齿有很强的腐蚀作用。
实际上,进食之后最好清洁口腔,比如漱口、刷牙等。曾素娟指出,孩子6个月长牙之后,家长可以用指套牙刷给孩子刷牙。3岁以前家长帮孩子用清水刷牙;3-6岁时,孩子自己刷一遍,刷完后家长再帮孩子刷一遍,以求清洁彻底。6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刷牙了,但需要家长监督他们把牙齿刷干净。曾素娟提醒,孩子刷牙需要用儿童专用的含氟牙膏(增加牙齿抗龋力)、儿童牙刷(3个月更换一次)。
“拉锯式”的刷牙方式是不正确的,要想全面清洁牙齿,有一套口诀: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次刷牙3分钟。
Part2让孩子有一口整齐的牙齿
为箍牙得拔牙,但要保全虎牙
在现场,不少是刚刚换好牙,但是却出现牙齿排列不齐的孩子。12岁的小朋友被爷爷带来现场让刘畅看看,这拥挤不堪的牙齿是不是必须拔除几颗后才能箍牙?
刘畅
刘畅说,在矫正的时候,部分患者免不了要拔牙。但是,不少患者或家属对此不理解,担心拔了牙会影响咀嚼以及剩余牙齿的健康。但是不拔牙,口腔根本没有多余的位置让拥挤不堪的牙齿重新排列。所以,该拔牙还得拔。
不过,刘畅提醒,正畸医生常常会保全虎牙。因为虎牙是口腔32颗牙齿中最为牢固的牙齿,它的牙根长而粗壮,牙冠尖锐有力,是撕裂切割食物最强有力的牙齿,它对咀嚼功能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虎牙位于口角部,它对面中部的丰满度起到衬托的作用,一旦拔除了虎牙,口角的支撑就会丧失,出现塌陷,鼻唇沟加深,颜面丰满度下降,呈现老态,从而影响整个面部的美。因此,千万别糊里糊涂就把虎牙给拔了。
慢火煲靓汤,箍牙最快也要一年半
一般认为,12-16岁是青少年正畸治疗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矫正牙齿的效果最好。然而,矫正牙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刘畅说,牙齿矫正一般需要1.5—2.5年。在这个过程中,戴上牙套,慢慢诱导牙齿移动,被移动牙齿的一侧骨吸收,另一侧骨新生重建,最终使牙齿移动至正常位置。
可是,戴牙套多少会带来不便,一是不好看,二是进食有点困难,也不太好清洁。于是很多人一想到这些“困难”就不太愿意做矫正或者要医生尽量缩短矫正的时间。“其实这些都是误区。”刘畅说,目前已经有舌侧矫治器(半隐形)、隐形矫治器等可供患者选择,可以在保证颜面美观的情况下进行正畸治疗。
其次,牙齿移动的量是有限度的,一般来说,一颗牙在一个月内可移动0.8-1毫米,移动太快会导致牙齿松动。在一年里复诊8-10次,由医生不断调整,这样才能不伤害原有的牙齿,所以箍牙是慢火煲汤,慢慢来才会又靓又好。
这些坏习惯会导致牙齿畸形
当小孩子的牙齿出现“地包天”、“龅牙”的畸形情况,很多时候并不是天生遗传的,而是一些坏习惯造成的。曾素娟表示,家长一旦发现小孩有以下坏习惯,一定要坚决制止。自己没办法处理的,可以让医生用专业的器材辅助纠正治疗。
●爱吮吸手指。如果孩子到3岁以后还有吮指现象,就会影响到牙齿健康。因为吮指时,手指头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处,容易形成开合(上下牙咬不上)。如果手指长时间顶在上牙床的骨骼上,还会出现反合(俗称“地包天”)或上颌前突。
●爱咬嘴唇。如果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突出,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呈“鸟嘴状”。
●爱吐舌头。我们常以为吐舌是“卖萌”的表现,但如果常用舌尖舔上下前牙,会导致开合;如果常舔下前牙,则会造成下颌向前突形成反合。如果舌头同时舔上下前牙或经常吐出,会使上下颌均向前移位,导致双颌前突畸形。
●用嘴巴呼吸。孩子哨牙跟用嘴呼吸有很大关系。如果孩子患有鼻炎、扁桃体肿大等疾病,鼻道不通畅,就会形成用嘴呼吸的习惯。长期如此,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看上去开唇露齿,上唇短厚,上前牙突出。
●夜磨牙习惯。有的孩子睡觉时会磨牙,家长觉得没什么,但长此以往,也会造成牙齿畸形。医院检查,找出磨牙的原因,还可以使用合垫给孩子进行矫治。
●爱用一边牙咀嚼。孩子出现偏侧咀嚼习惯,多是由于乳牙脱落或者乳牙龋坏疼痛,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外一侧咀嚼。偏侧咀嚼会使下颌向咀嚼侧偏斜,导致脸形左右不对称。而且不常咀嚼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更容易堆积牙垢,出现龋齿和牙龈红肿等牙周疾病。
正是由于以上坏习惯会导致牙齿咬合问题,所以专家建议,儿童应在7岁前进行一次正畸咬合检查。
Part3数字化时代,补牙变得精准快速
在我国,缺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除了老年人缺牙外,还有不少青少年儿童因为外伤、烂牙等导致牙齿缺损。该如何又快又好地补牙呢?数字化口腔医疗中心主任杨雪超说,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补牙,往往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等待时间长传统的补牙方法,制作假牙需要患者咬一个牙模,医生再设计方案,发给模具制作工匠,模具制作工匠操作机器,相当于是纯手工制作,没办法精准。制作好假牙后,寄给医生,医生再给患者装上。整个流程下来,起码要花一个星期时间。
第二,材料容易脱落树脂材料补牙,时间一久材料容易脱落,而且在取模过程中,产生人为误差,导致树脂的“补丁”与牙齿的粘合度不够好,容易遗留一些凹痕,此处很容易残留食物残渣,很快就会出现第二次龋坏。因此,补了牙之后,出现脱落或者再次出现龋坏的现象十分常见。
如何改善这些补牙问题呢?杨雪超介绍,在数字化口腔医疗中心,患者可以进行数字化镶牙,不仅快,而且精准。现在诊室里就有数控车床,直接将口腔的三维信息输入,10分钟就可自动切割出齿块,马上试戴、粘贴,一周的等待时间减少到一两个小时。
杨雪超
杨雪超说,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缺损状况制作出几乎完全贴合患者的填充假牙块。而且由于计算机可以完成精细的设计与制作,可以尽可能减少磨损牙齿的量,比如大牙面上有一个龋洞,做完治疗之后,只磨掉牙齿上半部分一点点,再制作一个短的“牙套”戴在缺损面的上面。这不影响牙龈,也便于清洁,而且经久牢固。
如此高效精准的补牙方式,让在场的读者感觉惊喜,原来复杂的口腔治疗也可以变得如此简单、省事。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实习生李睿琦通讯员李耀文
图/羊城晚报记者汤铭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余燕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