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口腔疾病的诊治及保健意识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在看牙就诊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疑惑和不解。
比如去看牙时,医生“简单”检查一下牙齿就通知你:先去拍牙片吧!一些患者表示不太理解:我只是拔个牙,为什么需要拍牙片?或是我的牙齿只有一个小洞洞,堵一下就好了呀!况且,X线有辐射,对身体不好吧?会不会致癌?下面就和大家谈一谈关于“拍牙片”的那些事儿。
看牙为什么要拍X线牙片?牙齿的X线片又称牙片,它是牙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临床检查只能直观判断牙冠部分情况,而对于牙根、牙槽骨、牙周膜等情况则必须通过X线片检查。
拍牙片是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检查手段。牙片在治疗前用于发现病变部位、程度、范围;在治疗中引导治疗、确定治疗范围和操作深度,治疗后观察疗效。
通过牙片可以了解到蛀牙范围有多大;乳牙恒牙的萌出状态;牙痛是由于牙神经发炎、根尖炎症还是牙周炎症引起的;修复缺失牙的条件是否足够;种植牙所需要的骨量;第三磨牙(智齿)的生长形态,颌骨发育畸形及某些囊肿、肿瘤等等。
另外,牙片为医患沟通提供了充足有力的依据。牙齿在牙片上显示出白色阻射影像,其中牙釉质阻射最强,牙本质和牙骨质阻射低于牙釉质,牙髓腔呈黑色透明影像,根管口至根尖孔呈逐渐变细的影像。
通过X光片除了了解牙齿病变情况,还可以了解牙槽骨内是否有埋伏牙、多生牙、牙源性肿瘤和囊肿等,依据X线片综合分析可以提高牙齿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拍片有利于医生理解龋齿坏的部位和范围。龋齿主要是发生在相邻牙的接触面上,临床上有时难以发现,经过拍片,可以加以证明。
患有牙髓病和根尖周炎时,拍片可以了解根管形状、数目等,还可判别根管充填的效果以及医治前后的察看比拟。这些是普通检查所不能做到的。
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骨质、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但患者并不是这些组织同时患病。医生视部分炎症的轻重及范围,把牙周病可分为龈炎和牙周炎二大类。牙周病的病因大多由于部分的菌斑、牙垢、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所致,一部分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如机体防R机能缺陷、内分泌失调、养分不良、结核、肾病、遗传等。各组年龄均可发病。性别无明显差异。
牙周病的诊断根据:
1、物理刺激牙龈易出血。
2、患病区牙龈充血,水肿。牙周炎者可探及牙周袋,牙齿呈不同水平松动。
3、X光照片可见牙周炎者的牙槽骨不同水平吸收。而龈炎无牙槽骨吸收景象。
因此,在口腔诊治过程中,拍牙片是必要的!
牙片的用途和意义最常见的拍片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尖片
包括CR、DR、胶片,主它可以帮助牙医确定牙齿龋坏的程度、炎症扩散范围、牙齿周围骨头状况、隔壁牙齿情况;在一颗牙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在不同阶段多次拍摄牙片来了解治疗进程。
(2)全景片
包括全景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以二维影像的形式展现口腔的整体情况及正畸所需测量。有助于牙医快速、较全面地把握住患者牙齿、骨以及周围结构的情况,可用于诊断肿瘤、外伤,观察孩子牙齿发育情况等。但由于清晰度不够,有时需要搭配小牙片。
(3)口腔锥形术体层摄影(CBCT)
利用三维数据重建技术观察口腔整体状况及定位牙的三维成像,也会更加直观、更立体。
(4)牙合翼片
主要用于观察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龋坏、充填物状况等。
拍片检查的意义:
1、颌面部外伤:
了解牙齿是否折裂、牙槽骨骨折程度、范围。
2、牙齿硬组织病变:牙颈部牙根部龋齿、邻面龋、确定龋坏的程度和龋坏的范围;龋坏深度与牙髓角或牙髓腔的关系;了解龋坏与牙髓腔的距离;了解髓腔的变化情况和根尖周情况。
3、牙髓病变:牙片帮助检查髓石症、内吸收。
4、根尖周炎症:了解病牙根管情况:如根管数目、粗细、弯曲度以及有无钙化、有无内吸收等情况;检查根管充填治疗情况。如果牙齿需要做根管治疗,则X光片需要拍三张以上。术前片是用来判断是根尖炎、囊肿的大小、范围等,判断根管治疗的预后;根管预备术中片,检查根管治疗的长度,术后片评价根管治疗成功与否。
5、牙周炎症:显示牙槽骨吸收范围和破坏程度。
6、用于阻生牙、埋伏牙及替换牙的检查和治疗。7、X光片来确定乳牙和恒牙的相对位置,以帮助他诊断乳牙是否能自行脱落还是需要拔除。8、牙齿矫正:拍摄口腔全景X线片和头颅侧位片,以检查骨骼和牙齿的发育情况。
9、拔牙检查牙根情况以及牙槽骨破坏程度,牙齿是否拔除干净以及牙槽窝形态是否完好。10、种植牙拍牙片显示牙槽骨的健康状况、高度、密度,是否适合于种植牙;种植钉的成活情况。11、牙槽骨囊肿和肿瘤的大小、范围。12、涎腺结石、涎腺造影、颞下颌关节情况。拍牙片时的辐射会对身体有伤害吗?人体接触X线有一定的潜在的损害,尤其对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其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临床拍胸片会受到限制。
依照目前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推荐:
一般群众辐射限值为每人每年不得超过5豪西弗(即微西弗);
一次牙片辐射剂量约5微西弗(为辐射限值的1/);
一次全景、侧位片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约13微西弗和l~3微西弗;
一次CBCT的有效辐射剂量约28~微西弗,此剂量仅为传统CT剂量的1/56-1/5,采用小的照射视野甚至可以低于普通X线全景片,所以拍牙片检查基本上是安全的。
孕妇和儿童能拍牙片吗?这是大多数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电磁辐射中。我们生活中所接受到的大部分的辐射(约85%)是来源于自然环境的,如太阳、土壤等等。来源于医疗诊断与治疗的辐射量占14%左右。美国牙医协会也给出数据,在医疗辐射中,来源于牙科的辐射仅占到约2.5%。
在某些口腔疾病治疗的紧急状况下,孕妇可能不得不在宝宝出生前拍牙片,因为未经治疗的牙科感染会构成胎儿的潜在威胁。一般不主张孕妇在怀孕初期(前三月)拍牙片,毕竟胎儿比正常人更娇嫩更敏感。
孕期三个月过后,如孕妇必须接受X光拍摄时,可以穿防护服(铅衣)以防放射线危害孕妇及胎儿。只要不是直接对准腹部或其附近部位的高剂量辐射,对胎儿的影响几乎微不足道,准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
此外,儿童在拍牙片时都会采用低剂量、以最优化的剂量达到临床要求,同时进行必要的防护,大人们也可以不必再纠结于孩子的辐射伤害。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