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字,足以让人神经绷紧。当你拿到体检报告,看到“增生”“结节”“囊肿”等字眼时,内心一定是非常崩溃的,有的人甚至会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其实比生病更可怕的,就是“你以为自己病了”。
有些小毛病算不上疾病,有些甚至不用治疗;但有些疾病,你却不能轻视,最好及早看医生。
增生
大多不会癌变
增生是医学病理学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过度生长,是由于外界或自身原因刺激细胞或组织等过度生长而产生。大多数增生是良性的,不会恶变;但有些可以转为恶性,甚至引发癌症。增生是否会造成危害,主要看增生的部位、大小、性质。
增生在人体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人们熟知的乳腺增生、骨质增生、前列腺增生等;还有一些疾病,如胆囊息肉、结肠息肉、子宫肌瘤等,也是增生的一种形式。
1
乳腺增生
理论上说,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只是“远亲”,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女性发病率达到20%~40%。
但高龄未育、未哺乳、有乳腺癌家族史、乳房外侧增生的人群,最好定期自检乳腺,定期做B超或钼靶等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早治疗。
还要注意调节心情,防止内分泌紊乱。
2
前列腺增生
患者以老年男性居多,很多患者服药后,医院复查。这样很容易因排尿困难等损伤膀胱的顺应性,严重时会丧失排尿功能。
为了避免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建议患者定期复查,服药后1~3个月进行第一次随访复诊,之后每年随访复查一次。
不过单纯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部分患者还需要手术治疗。
3
胆囊息肉、结肠息肉等
这种情况存在恶变的可能,尤其是多发息肉的患者。
医院积极诊治,切除息肉,并做病理检查,了解增生的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并定期复查。
结节
突然变化要警惕
相比过去,目前各类“结节”检出率明显提高。在各类癌症高发的背景下,结节经常被大家看作“定时炸弹”,唯恐成为癌症的元凶。
其实,尽管结节发病率高,但不必过分恐慌和担忧。
结节离癌症还很远
本质上说,结节是一种体积比较小的肿物,稍微大一些的叫包块,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的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皮肤结节等。
多数结节是良性,目前甲状腺结节90%以上是良性结节,即便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也有95%以上属于乳头状癌,它是一种惰性肿瘤,不爱转移,也不爱进展。
两种结节要重视
有些结节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一是皮肤结节。常见的有面部皮脂腺结节、小腿上的结节性红斑、外阴部位的囊肿等,应该时常观察其变化。
二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出现结节。比如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直肠息肉转变成癌的可能性较大,不要忽视定期体检。
囊肿
九成不会癌变
囊肿通常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以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长在内脏里;一般都不会癌变,有的囊肿甚至终生不会被察觉,和主人一辈子“和平共处”,
1
肝囊肿
单纯性肝囊肿、肾囊肿多无症状,对周围组织及肝肾功能影响不大,因此不需要治疗,只要6个月到1年随诊一次即可。
如果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对周围组织有压迫症状,应该及时治疗。
2
卵巢囊肿
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年龄、症状、大小、生育情况、全身健康状况等因素。
3
附睾囊肿
属于良性疾病,根据囊肿的位置或大小,有时会有局部不适,包括下坠或疼痛等。
脂肪肝
放任不管很可能恶化
脂肪肝已经成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多吃少动”的现代人几乎没有人能完全和脂肪肝“撇清关系”。
脂肪肝初期隐蔽性高、症状轻微,很多人不以为意,最后可能发展成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立刻停止喝酒
每天饮酒80克~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大5~25倍。为了肝脏健康,建议停止饮酒。
运动帮你“逆转”
研究发现,通过运动等方式,一个肥胖者体重降低3%~5%,脂肪肝就会明显减轻。一般的脂肪肝患者,最好保证每天走一万步。
科学饮食习惯
建议多吃有助降血脂、促进肝内脂肪代谢的食物,如燕麦、玉米、海带、瘦肉、鱼类、蛋清等。
少吃或不吃高糖、高油食品。
每天喝毫升左右的水。
牙周炎
轻视可能波及全身
牙周炎早期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疼痛,严重时牙周袋溢脓、咀嚼无力、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比龋齿危害大。
牙周炎与糖尿病、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互相影响。
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癌、胰腺癌。
引起心脏、肺、肾、脑等的疾病等。
彻底清除牙菌斑、牙结石是关键。建议每半年洗一次牙。
除了一早一晚,每顿饭后最好刷一次,选择漱口水清洁口腔。▲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毛紫叶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