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合作、商务合作:
才两岁七个月的女娃娃,
因为家长的坏习惯,
结果20颗乳牙全部烂光光!
每晚喝奶粉不刷牙,20颗牙全坏掉两周前,一名家长抱着两岁七个月的医院小儿口腔科副主任医师赵霞的门诊就诊,孩子张开嘴时,赵霞几乎惊呆了:孩子竟是满嘴的坏牙,甚至有的牙已经烂光了。
正常情况下,小孩子有20颗牙齿。赵霞检查发现,孩子的大部分牙已经烂的只剩牙根,连门牙也烂掉了一大半,牙根都是黑的。孩子才两岁七个月,20颗牙怎么能全坏掉了呢?
赵霞询问家长得知,孩子每天都要含着奶瓶喝奶粉,但家长对孩子的口腔卫生不重视,加上喂养方式不当,孩子每天喝完奶粉后并不漱口和刷牙,经常晚上睡觉前喝。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如此严重的龋齿!!!
(图据网络)
而且这并非个例!
不久前,赵霞接诊的一名一岁女娃也是两颗门牙磨坏导致根尖外露,牙根病变严重,破坏了牙周组织。医生只好将孩子已经坏掉的门牙拔掉,防止发炎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才一岁多的孩子就被迫拔掉门牙,对孩子影响是很大的。”医生说,乳牙过早破坏,不但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咀嚼功能无法完全发挥,影响面部的正常发育,直到七八岁新牙长出来的这段时间,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影响身心。
不良喂养习惯后果严重据介绍,年卫生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患龋率达到66%,而未治愈率则高达97%。医院入校体检时也能发现,“之前我们组织过对幼儿园和小学的查体活动,很多班级全班的孩子都找不出一口好牙。”
医生说,由于不少家长对孩子有着不好的喂养习惯,比如常常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导致不少婴幼儿患上“奶瓶龋”。
“孩子在床上躺着喝奶,使奶瓶嘴直接贴附于上颌乳切牙,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中,口腔中的细菌分解糖类产生酸而破坏了牙齿。”
此外,很多孩子睡前喝奶并且不刷牙,后果就是,奶渍堆积在牙面上滋生细菌,很容易发生龋齿。“牛奶、酸奶和碳水化合物都是口腔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因此尽量不要在睡前尤其是半夜给孩子喂奶,如果要喂奶,一定要及时刷牙漱口。”
不少家长还认为,孩子乳牙早晚要换,蛀了就蛀了,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医院口腔科刘欢说,其实龋齿很影响孩子健康。“如果疼,他们会偏侧咀嚼,久了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颌面部畸形,而且蛀牙还能引起牙周炎、牙源性囊肿等其他问题,严重的导致全身性感染。”刘医生说,严重的龋齿,还会引起孩子营养不良影响发育。
即便孩子六岁以后换牙,情况也未必真正改善,“乳牙的尖周炎还能波及恒牙,导致恒牙硬组织发育不全”。
正确护理预防龋齿如今三岁以下低龄患儿患龋率走高,奶粉酸奶常常是“罪魁祸首”,这是因为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口腔卫生,喂养完后不清理口腔,导致发生严重龋齿。
怎样做才能预防龋齿保护口腔呢?在这个阶段,小孩子没有自控力,所以,家长一定要有预防的意识,意识到龋齿的危害。
饮食方面,少吃甜食和碳酸饮料等对牙齿有害的食物,尽量多吃些豆类、鱼、虾等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一些对牙齿有清洁作用的粗纤维的食物。
在口腔清洁方面,要做到以下这几件事:
第一阶段:清洁口腔从0岁开始。
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的时候,就要给宝宝“刷牙”了。父母可用干净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到幼儿两岁半,此时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第二阶段:从两岁半开始。
父母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手把手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家长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耐心指导。
第三阶段:从三岁开始。
幼儿已经过半年的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但此时的幼儿还很顽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平时还要起监督指导作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儿童刷牙也应该用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只要牙膏用量合适,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无需使用牙膏,用清水刷牙即可;1-3岁的孩子可以使用无氟可吞咽的婴幼儿专用牙膏;3-7岁的儿童应选用儿童含氟牙膏,每次用量为绿豆大小;7-14岁的儿童可使用儿童含氟牙膏,每次用量可以增加到黄豆大小。
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了,
好好给宝宝刷牙!
新都人在阅读39.5℃!妈妈不让高烧几日的1医院,也拒绝用药!她的一席话让人惊呆
重要提醒!社保断缴后果很严重,不知道的赶紧看!点这里,戳优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