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口腔健康令人堪忧,大多数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拒绝带孩子去看牙齿,比如:孩子蛀牙了没关系,反正将来会换牙的、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孩子看牙时会哭闹等等。
那么,烂牙有哪些危害呢?专家表示,牙齿龋坏,可不仅仅是对牙齿有影响,未及时治疗,会对局部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造成危害。
对局部健康的影响
1.当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围炎时,可能导致牙源性囊肿或间隙感染等。根尖周炎还可波及恒牙,导致恒牙硬组织发育不全。
2.引起牙齿疼痛长期不敢咀嚼,形成单侧咀嚼习惯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影响美观。
3.龋齿导致乳牙早失,相邻牙向缺隙处移位,使咬合关系紊乱,造成恒牙错牙合,面部畸形,如牙列拥挤、地包天、下颌后缩、下颌偏斜等。
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1.龋齿疼痛以及早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减弱,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2.龋齿引起根尖周围感染脓肿时,可成为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全身性感染,与之有关如视力降低、关节炎、肾炎、心肌炎、长期低热等。
3.长期龋齿以及乳牙早失,破坏完整的乳牙列,不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使孩子发音不清。
4.儿童乳牙早失,易造成口腔不良习惯以及颌面部错合畸形,影响儿童颜面部发育,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牙科专家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第一颗烂牙时,需要尽快就医。此外,口腔健康越早管理越好,宝宝从半岁左右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家长就应该帮助清洁牙齿。这一时期可用纱布沾清水为宝宝擦拭牙齿。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要帮助和监督儿童刷牙,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越早对宝宝的口腔健康进行管理,越有利于宝宝的牙齿健康和全身健康。
保护孩子的牙齿
家长要知道这些~
每天有效刷牙两次
龋病和牙周疾病是两种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附着在牙齿上的牙菌斑引起,因此清除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刷牙清除牙菌斑数小时后,菌斑可以在清洁的牙面上重新附着,不断形成。
特别是夜间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细菌更容易生长。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坚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孩子口腔健康是家长的责任
从出生开始
家长应为婴幼儿清洁口腔
婴儿出生之后,家长应每天用软纱布或软毛牙刷为孩子擦洗口腔。牙齿萌出后,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齿。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为孩子每天刷牙2次,并确保清洁上下颌所有的牙面,特别是接近牙龈缘的部位。
儿童学习刷牙
家长应帮助和监督
0-3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每日至少2次。
3-6岁开始,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转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前牙内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
6岁以后,儿童基本掌握了刷牙方法,但家长还要监督孩子,以保证刷牙的效果。
帮助孩子尽早戒除
口腔不良习惯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应尽早戒除,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口颌畸形。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存在上述不良习惯,且不能通过劝导而戒除,医院诊治,通过适当的矫正方法,帮助其戒除不良习惯。
对有口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治疗呼吸道疾病,及时纠正口呼吸。
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
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
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
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
“六龄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也最容易发生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其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牙齿都需要做窝沟封闭,要由医生检查后,确认符合适应证的牙齿才需要做。同时,做完窝沟封闭的儿童仍然不能忽视每天认真刷牙。
小编推荐●千人评论,养肝多喝这杯茶,气色好、皮肤嫩、晚上睡得香!
●铲除头螨,拯救油头!让你头皮不再痒的难受~
●斤藕才做出6斤的0添加藕粉!清香滑糯,暖血养胃~
●口腔溃疡界的“印度药神”!10秒止痛,两天痊愈!
●用它洗头,发际线有救了!流传千年的防脱方子~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卫健委(版权归原创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零距离新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