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晚期牙囊肿
预防牙囊肿
急性牙囊肿
慢性牙囊肿
牙囊肿治疗
牙囊肿防治

每日习题口腔医考执业助理试题口预

41.41、判断休克已纠正除血压正常外,尿量每小时至少应稳定在

A.20ml以上

B.30ml以上

C.40ml以上

D.50ml以上

E.60ml以上

答案:B答案解析

:尿量是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的指标。尿量每小时少于25ml,比重增加表示肾血管收缩或血容量不足;血压正常,但尿量仍少,比重降低,可能已经发生肾衰竭;尿量每小时稳定在30ml以上时表示休克己纠正。

42.42、下列关于治疗休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是扩容

B.感染性休克时可应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

C.失血性休克时,止血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手段

D.感染性休克时,应首先使用升压药

E.感染性休克应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答案:D答案解析

:感染性休克首先是病因治疗,在休克纠正之前,应着重治疗休克,休克纠正后应着重治疗感染。

43.43、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和钠代谢紊乱是

A.原发性缺水

B.低渗性缺水

C.等渗性缺水

D.高渗性缺水

E.水过多

答案:C答案解析

:等渗性缺水是外科患者最易发生的,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

44.44、禁食、水成年病人每天正确的水与电解质补充量为

A.水~ml,钠10g,氯化钾5g

B.水~ml,钠5g,氯化钾4g

C.水~ml,钠5g,氯化钾3g

D.水~ml,钠3g,氯化钾2g

E.水~ml,钠4g,氯化钾2g

答案:B答案解析

:按成人50Kg体重计算,水与电解质补充量为水~ml(5%~10%葡萄糖溶液ml),氯化钠4.5g(5%葡萄糖盐溶液ml),氯化钾3~4g(10%氯化钾溶液30~40ml)。

45.45、常见于腹部大手术以后的腮腺炎是

A.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B.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C.流行性腮腺炎

D.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E.过敏性腮腺炎

答案:D答案解析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以前常见于腹部大手术以后,称之为手术后腮腺炎。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

46.46、颌面部创伤患者包扎的目的,哪项除外

A.减少涎液外流

B.压迫止血

C.临时固定

D.保护并缩小创口

E.美观要求

答案:E答案解析

:包扎的目的(1)保护术区和创部,防止继发感染,避免再度受损。(2)止血并防止或减轻水肿。(3)防止或减轻骨折错位。(4)保温、止痛。(5)固定敷料。

47.47、腭裂成形术后发生穿孔,何时进行二期手术为宜

A.术后半个月

B.术后1个月

C.术后6~12个月

D.发现后即刻修补

E.术后3个月

答案:C答案解析

:因腭裂术后穿孔后需经过6~12个月后局部才能完全建立正常的血液循环,在此前行二期修复术可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手术再次失败。

48.48、易被误诊为下颌下腺囊肿的是哪一项

A.舌下腺囊肿单纯型

B.舌下腺囊肿口外型

C.口底皮样囊肿

D.黏液囊肿

E.舌下腺囊肿哑铃型

答案:B答案解析

:舌下腺囊肿口外型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

49.49、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是

A.咽旁间隙

B.颞下颌间隙

C.舌下间隙

D.翼下颌间隙

E.咬肌间隙

答案:E答案解析

: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升支外侧骨壁之间。由于咬肌在下颌支及其角部附着宽广紧密,故潜在性咬肌间隙存在于下颌升支上段的外侧部位,借脂肪结缔组织与颊、颞下、翼下颌、颞间隙相连。咬肌间隙为最常见的颌面部间隙感染。因为咬肌在下颌支及其角部附着宽广紧密,故潜在性咬肌间隙存在于下颌升支上段的外侧部位,借脂肪结缔组织与颊、颞下、翼下颌、颞间隙相连,故咬肌间隙感染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之一。

50.50、局麻药物中属酯类麻药的是

A.布比卡因

B.阿替卡因

C.卡波卡因

D.利多卡因

E.普鲁卡因

答案:E答案解析

:A、B、C、D均都为酰胺类麻药。

51.51、普鲁卡因的特点,哪项除外

A.表面渗透性很强

B.偶尔发生过敏反应

C.常与肾上腺素1:00~000或苯肾上腺素1:0共用

D.麻醉持续效果较好

E.毒副作用小

答案:A答案解析

:普鲁卡因的穿透性和弥散性差,不适合表面麻醉。

52.52、骨肉瘤表现,哪项除外

A.骨膜反应呈“袖口征”

B.早期症状为病变区间歇性疼痛,进而转变为持续性疼痛

C.软组织肿物

D.溶骨性骨破坏,边缘虫蚀状

E.病变中心可见“斑片状”、“日光样”高密度影

答案:E答案解析

:骨肉瘤表现为斑片状和日光放射状,前者可见于肿瘤中心区或颌骨周围的软组织区,后者一般由肿瘤中心向外伸展,长短粗细不齐。

53.53、不宜行组织活检的恶性肿瘤为

A.唇癌

B.恶性淋巴瘤

C.肉瘤

D.舌癌

E.恶性黑色素瘤

答案:E答案解析

:恶性黑色素瘤不宜行活组织检查,即使是转移性淋巴结亦不应做吸取组织检查,因活检可促使其加速生长,并使肿瘤播散发生远处转移。对无色素性黑色素瘤则临床诊断常有困难,有时只能在病理检查后,才能确诊。故选E选项。

54.54、颈总动脉在哪一平面可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A.舌骨平面

B.环状软骨平面

C.甲状软骨下缘平面

D.舌臂大角平面

E.甲状软骨上缘平面

答案:E答案解析

:颈总动脉在约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左右颈总动脉的长度及起始部位均不同,左侧颈总动脉较长,直接起自主动脉弓;右侧颈总动脉较短,起自无名动脉。

55.55、浅表出血点使用钳夹止血后,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常用方法是

A.钳夹一段时间后,放开止血钳即可

B.配合电凝止血

C.“8”字缝扎

D.使用丝线结扎

E.贯穿缝扎

答案:A答案解析

:浅表出血是通过止血钳夹一段时间即可止血。

56.56、有关颌骨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出现下唇麻木、疼痛,牙齿酸痛

B.影像学表现为颌骨溶骨性骨破坏,边缘虫蚀状

C.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D.好发于下颌骨磨牙区

E.来源于牙源性上皮剩余的颌骨边缘性癌

答案:E答案解析

: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是来源于牙源性上皮剩余的颌骨中央性癌。颌骨为全身骨骼系统内唯一能发生原发性上皮癌的骨骼。X线表现为颌骨内低密度溶骨性破坏,边缘凹凸不平呈虫蚀状:病变向牙槽侧扩展时可使牙周骨质破坏,牙齿浮立于软组织中。病变继续进展则可侵犯密质骨,晚期可伴病理性骨折。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的内部和边缘一般无新骨反应性增生和死骨形成,此为与牙源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要点。

57.57、以下哪项不是腺样囊性癌的特征

A.肿瘤易沿神经扩散

B.浸润性极强

C.肿瘤细胞沿着骨髓腔浸润

D.好发于腮腺和下颌下腺

E.单纯放疗不能达到根治

答案:D答案解析

: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①肿瘤易沿神经扩散。②肿瘤浸润性极强。③肿瘤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转移,转移率高达40%,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血液循环转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转移部位以肺为最多见。④颈淋巴结转移率很低,一般不必作选择性颈淋巴清除术;但位于舌根部的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以考虑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⑤肿瘤细胞沿着骨髓腔浸润。⑥单纯放疗不能达到根治。⑦腺样囊性癌除实性型以外,一般生长缓慢,肺部转移灶也进展缓慢,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因此,即使出现肺转移,如果原发灶可以得到根治,仍可考虑行原发灶的手术治疗。故此题选D。

58.58、下颌骨骨折最重要的临床体征是哪一项

A.张口受限

B.骨折段活动异常

C.骨磨擦音

D.咬合关系错乱

E.局部肿痛

答案:D答案解析

:下颌骨骨折1)骨折段移位:2)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最常见的体征,即使骨折段只有轻度移位,也可能出现咬合错乱。它对颌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3)骨折段异常动度:4)下唇麻木:下颌骨骨折伴有下牙槽神经损伤时,会出现下唇麻木。5)张口受限:由于疼痛和升颌肌群痉挛,多数下颌骨骨折会出现张口受限症状。6)牙龈撕裂:骨折处常可见牙龈撕裂、变色和水肿。

59.59、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适应证的是,哪项除外

A.预防阻生牙本身及第二磨牙近远中邻面的龋坏

B.预防冠周炎

C.预防牙列拥挤

D.预防第二磨牙牙周破坏

E.预防邻牙牙根吸收

答案:A答案解析

:下颌第三磨牙通常为近中倾斜阻生,所以易致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而不是近远中龋坏,故A错。

60.60、以下哪一组疾病,都应以第一级预防为重点

A.职业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

B.食物中毒、肿瘤、公害病

C.公害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

D.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

E.地方病、肿瘤、职业病

答案:D答案解析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学预防,它是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措施。而职业病特点就是病因明确,所以主要采取一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病因明确的疾病:传染病、职业病);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因不太明确的或多病因:肿瘤);三级预防:防伤残、促康复、预防并发症。(病因不明)。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VIP全程班!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
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anzhong.com/ynzfz/80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