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七个月的女娃20颗乳牙全坏掉,竟是因为家长的坏习惯——每天晚上喝奶粉后不刷牙。
口腔专家提醒家长,睡前喝牛奶不刷牙,把碳酸饮料当水喝,是最伤牙的两个坏习惯。
每晚喝奶粉不刷牙,20颗牙全坏掉
两周前,一名家长抱着一个两岁七个月的女医院小儿口腔科副主任医师赵霞的门诊就诊,孩子张开嘴时,赵霞几乎惊呆了:孩子的大部分牙已经烂的只剩牙根,连门牙也烂掉了一大半,牙根都是黑的。
孩子才两岁七个月,20颗牙怎么能全坏掉了呢?
赵霞询问家长得知,孩子每天都要含着奶瓶喝奶粉,但家长对孩子的口腔卫生不重视,加上喂养方式不当,孩子每天喝完奶粉后并不漱口和刷牙,经常晚上睡觉前喝,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如此严重的龋齿。
乳牙过早破坏,不但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咀嚼功能无法完全发挥,影响面部的正常发育,而新牙通常在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才能长出来,这段时间孩子没有牙齿,会不自觉的产生自卑心理,不管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
不良喂养习惯后果严重
据介绍,年卫生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患龋率达到66%,而未治愈率则高达97%。
由于不少家长对孩子有着不好的喂养习惯,比如常常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导致不少婴幼儿患上“奶瓶龋”。“孩子在床上躺着喝奶,使奶瓶嘴直接贴附于上颌乳切牙,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中,口腔中的细菌分解糖类产生酸而破坏了牙齿。”
此外,很多孩子睡前喝奶并且不刷牙,后果就是,奶渍堆积在牙面上滋生细菌,很容易发生龋齿。
“牛奶、酸奶和碳水化合物都是口腔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因此尽量不要在睡前尤其是半夜给孩子喂奶,如果要喂奶,一定要及时刷牙漱口。
”不少家长还认为,孩子乳牙早晚要换,蛀了就蛀了,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医院口腔科刘欢说,其实龋齿很影响孩子健康。“如果疼,他们会偏侧咀嚼,久了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颌面部畸形,而且蛀牙还能引起牙周炎、牙源性囊肿等其他问题,严重的导致全身性感染。”刘医生说,严重的龋齿,还会引起孩子营养不良影响发育。
即便孩子六岁以后换牙,情况也未必真正改善,“乳牙的尖周炎还能波及恒牙,导致恒牙硬组织发育不全”。
如何正确护理预防龋齿
孩子本身没有自控能力,因此这个阶段对于牙齿的保护,家长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家长一定要有预防的意识,意识到龋齿的危害。
在饮食方面,少吃甜食和碳酸饮料等对牙齿有害的食物,尽量多吃些豆类、鱼、虾等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一些对牙齿有清洁作用的粗纤维的食物。
在口腔清洁方面,要做到以下这几件事:
1第一阶段:
清洁口腔从0岁开始
当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从六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刷牙”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刷牙并不使用牙刷,而是父母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到幼儿两岁半,此时口腔中的乳牙才全部萌出。
2
第二阶段:
从两岁半开始
父母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手把手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理解、表达能力,只要家长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耐心指导,相信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不是件难事。
3
第三阶段:
从三岁开始
幼儿已经过半年的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但此时的幼儿还很顽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平时还要起监督指导作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的牙齿。
“刷牙必须面面俱到,以孩子的乳牙为例,12颗前牙,8颗后牙,总共20颗牙齿,按照颊、舌、咬合面算起来,一口牙齿有48面要刷,以每一面花费4秒折算,一口牙齿刷好,起码3分钟以上。”浙江大医院儿童口腔科负责人陈瑶说。
在门诊过程中,陈瑶碰到不少要求孩子独立自主,放手刷牙的父母。“放手让孩子认真刷牙,这是必需的,但我认为家长必须要把好最后一关——复刷和检查。”
而检查孩子的牙齿有没有刷干净,对于家长来说,也并非易事。
“一是看牙齿上是否还有软垢,二是看牙齿缝隙间,是否还有食物残渣。刷干净的牙齿,呈现玉石的光泽。”陈瑶说。如果孩子龋齿问题特别严重的,陈瑶推荐家长在检查孩子刷牙质量时,可以用上“神器”——牙菌斑显示剂,“牙齿没有刷干净,会显示为特定颜色,一目了然。”
牙具不必追求进口货牙膏也不是必需的
牙膏也不是必需的
现在购物渠道多,蛮多家长在为孩子选东西时,都是只选贵的,进口牙膏、进口牙刷,武装到牙齿。但陈瑶说:“大可不必如此。牙刷要选择那种刷头小一点的儿童牙刷,无所谓电动牙刷还是儿童牙刷,每颗牙齿刷干净为第一原则,牙膏则选择儿童牙膏即可。”
氟化物能有效预防龋齿,那么儿童牙膏是否要选择含氟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儿童刷牙也应该用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
陈瑶建议:江浙地区是低氟饮水区,所以需要使用含氟牙膏。但是现在部分儿童牙膏的味道非常香甜,香蕉味、苹果味,层出不穷,有些孩子会吞咽牙膏,存在潜在氟化物中毒风险,所以家长如果能确定孩子可以漱口清洁牙膏时,就可以尝试使用含氟的防龋齿牙膏。
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无需使用牙膏,用清水刷牙即可;1-3岁的孩子可以使用无氟可吞咽的婴幼儿专用牙膏;3-7岁的儿童应选用儿童含氟牙膏,每次用量为绿豆大小;7-14岁的儿童可使用儿童含氟牙膏,每次用量可以增加到黄豆大小。
随身携带牙线
3岁养成剔牙好习惯
陈瑶包里,一卷牙线不离手,这是很多牙科医生的习惯。那么小孩子可以用牙线吗?
“当然!”陈瑶毫不犹豫地说,就算才三周岁的小儿子,也习惯吃完东西,用牙线清洁牙齿。
“防护牙齿,防指的是刷牙;而护,用餐过后使用牙线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牙齿一共有五个面,外面的颊面、舌面和咀嚼食物的咬合面,还有与邻牙接触的近中面、远中面。前三部分刷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但和前牙、后牙相邻的面就很难刷到,即使上下刷,效果也不理想,这时就需要借助牙线。”陈瑶比较推荐使用扁平型的卷装牙线,随身携带,也很方便安全。
食物吃得硬
牙齿不会差
为什么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孩子的牙齿状况还不如我们小时候呢?
“现在的家长太爱孩子了。”陈瑶说。看门诊时,陈瑶都会询问孩子的饮食习惯,她发现很多孩子在家吃水果,都是家长帮忙切成一小块放在盘子中吃。
“家长的这种举动,看起来像是关心孩子,把水果切块孩子咬起来,更方便。但却是对孩子牙齿的伤害,其实人的颌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是需要锻炼的,坚硬的食物能帮助锻炼颌骨发育,反之则会导致牙齿失去了咀嚼锻炼的机会,易导致牙列不齐,颌骨发育不全。”陈瑶说。
“而且现在孩子的零食和我们小时候的零食迥然不同,现在零食都以糖果、饼干、蛋糕为主,这些食物硬度低,含糖量高,黏稠性又强,容易黏附在牙齿表面,发酵产生酸,侵蚀牙齿而产生龋齿。”
在陈瑶家的餐桌,芹菜、韭菜、青菜、莴苣等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出现频次很高,现在夏季,玉米更是陈瑶家里的常客,即便吃零食,陈瑶也会给孩子们一片肉干,咬着吃。另外,腰果、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果干包,在陈瑶家从不断档,孩子们一天一包,当然吃完之后,漱口清洁。
浙江在线健康网整合自杭州日报记者柯静、FM93交通之声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