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晚期牙囊肿
预防牙囊肿
急性牙囊肿
慢性牙囊肿
牙囊肿治疗
牙囊肿防治

上颌侧切牙畸形腭侧沟治疗1例

指导老师:邱小玲钟素兰陈蕾

畸形腭侧沟(palatalradiculargroove,PGG)为一条纵行裂沟,向舌侧越过舌隆突,并向根面延伸,严重者可达根尖部,甚至有时将根一分为二,形成一个额外根。现普遍认为其形成是牙根发育时期,上皮根鞘(根轴向)内折、陷入所致。畸形舌侧沟的发生率为2.8%~8.5%,多见于上颌侧切牙。

病例

病人基本信息

张某,女,29岁

初诊.03.05

主诉:右上前牙区肿痛不适6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右上前牙近一月来出现疼痛不适,6天前开始出现肿痛不适,持续加重,3天前因肿痛不适于外院行开髓治疗,肿痛未缓解,伴全身炎症反应,2天前来我科医院抗炎治疗后稍缓解,仍有疼痛,现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史。

专科检查

口外检查

右侧眶下面中份肿胀,鼻唇沟变浅,触压痛,未扪及明显波动感,皮温高。

图1术前口外照

口内检查

12唇侧见切排切口,切口处血性渗出,唇腭侧见软组织肿胀,触压痛,扪及波动感。

12牙体变黑,腭侧见开髓孔。于腭侧探及腭侧沟,探及牙周袋约6mm。叩++,松动II度。

图2术前口内照唇侧面

图3术前口内照腭侧面

牙位

叩诊

松动度

探诊深度(mm)

电活力值

唇腭侧软组织

12

++

II

6

64

波动感

11

_

_

1-2

10

_

13

_

_

1-3

14

_

辅助检查:12/冠部见开髓孔,根尖大面积卵圆形暗影,直径约8-10mm,边界清晰。12/腭侧牙槽骨吸收至根中段。

图/冠部见开髓孔,根尖大面积卵圆形暗影,直径约8-10mm,边界清晰。12/腭侧牙槽骨吸收至根中段。

初步诊断:

12/畸形腭侧沟

根尖周囊肿伴感染

治疗计划:

12/切排消炎后进一步评估患牙能否保留

治疗步骤:

12/开髓,初步疏通、冲洗根管。封CP棉球,暂封。

12/全口碘氧冲洗,上IG。

12/表面麻醉,唇腭侧切排,冲洗,腭侧置引流条。

第二次复诊:.03.07

主诉:疼痛缓解,仍有肿胀。

检查:21/暂封完好,叩不适+唇侧肿胀缓解,切口处少许渗出,腭侧仍有肿胀,触压痛明显减轻。腭侧仍有6mm牙周袋。

图5/6唇腭侧复诊口内照

牙位

叩诊

松动度

探诊深度(mm)

电活力值

唇腭侧软组织

12

+

I

6

64

肿痛缓解

11

_

_

1-2

10

_

13

_

_

1-3

16

_

图7CBCT:12/根尖见直径约7-10mm卵圆形暗影,腭侧沟达根中段,周围牙槽骨吸收,未与根尖骨缺损区及主根管相通。

治疗方案:

方案1、择期拔除12/并摘除囊肿;

方案2、择期根管治疗后显微根尖手术并修补腭侧沟。(试保留,远期预后不肯定)

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患者选择方案2,要求保留患牙。

第三、四次复诊:.03.15、.03.22

图8/9/10显微根管治疗后口内照及X线片

牙位

叩诊

松动度

探诊深度(mm)

电活力值

唇腭侧软组织

12

_

_

6

64

肿胀消失

11

_

_

1-2

11

_

13

_

_

1-2

16

_

第五次复诊:.04.13

治疗步骤:

12/阻滞麻醉+局麻下,设计角型切口,13/远中垂直切开,水平切口切至21/近中龈缘,翻瓣暴露骨破坏区,显微镜下行12/根尖切除、囊肿摘除术、IROOTBP根尖倒充填术。囊肿送检

14/-21/腭侧翻瓣,腭侧骨壁破坏约3*5mm,球钻腭侧沟备洞,IROOTBP充填,对位缝合

图11/12/13显微根尖手术术后口内照及X线片

第六、七次复诊:.04.22、.04.25

治疗:髓腔内漂白,拆线。

图14/15漂白后口内照

牙位

叩诊

松动度

探诊深度(mm)

电活力值

唇腭侧软组织

12

+

I

未做探查

64

稍肿胀

11

_

_

1-2

10

_

13

_

_

1-2

16

_

第八次复诊:.06.06

检查:12/唇腭侧软组织无肿胀,叩-,无松动,腭侧牙周袋深度约2-3mm

图16/17术后6周口内照

牙位

叩诊

松动度

探诊深度(mm)

电活力值

唇腭侧软组织

12

_

_

2-3

64

肿胀消失

11

_

_

1-2

10

_

13

_

_

1-2

16

_

讨论:

1、畸形腭侧沟(palatalradiculargroove,PGG)的分类

图18畸形腭侧沟的分类,从位置;纵向长度/复杂度;横向深度;MCT影像检查进行分类。本病例符合以上红线分类。

2、本病例根尖囊肿形成的原因。

有学者对一例畸形腭侧沟无法保留的患牙拔除后进行切片检查,发现腭侧沟处出现牙本质裂隙及岛状突起。同时于根尖区观察到牙周与根管系统存在大量交通支。

本病例畸形腭侧沟虽未贯穿牙根全长,高度怀疑腭侧沟内存在牙本质裂隙并与根管系统形成交通。长期牙周炎症引起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3、治疗原则

(1)彻底清创;

(2)彻底封闭腭侧沟;

(3)牙周组织再生

手术路径的选择:考虑腭侧翻瓣根尖手术难度大及视野较差等因素,最终选择唇侧翻瓣。

图23

腭侧沟封闭材料选择:

图24

本病例腭侧沟未到达根尖区,手术方案较为保守。如腭侧沟到达根尖区或者贯穿牙根全长,因口内操作难度较大,患牙预后较差,治愈希望渺茫。这时可以考虑体外手术,行意向性牙再植术。意向性牙再植术通常作为保留没有治疗希望患牙的最后治疗方式。

小结:

畸形腭侧沟是上颌前牙的形态异常,偶而导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合并牙周组织广泛性破坏,预后相对较差。在过去,PGG显示复杂病变的牙齿被认为是没有希望的,建议立即拔除。然而,随着新材料、诊断工具的发展,以及对其特点和治疗原则的了解,对于畸形腭侧沟的治疗更趋向于保留患牙。

欢迎







































白癜风植皮
白癜风治疗经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anzhong.com/ynzzl/408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