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这4种水果吃时要小心
冬枣冬枣是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水果,它的维生素C含量是猕猴桃的4倍、橙子的7倍。在冬季营养水果中,绝对占据一席之位。但是冬枣虽好,可要谨慎食用,一不下心就可能有卡喉、窒息、穿肠、肛周脓肿等风险。因此,吃冬枣时,一定要注意:孩子3岁以下,最好把果肉削下来;不要空腹吃;孩子6岁以下,吃的时候最好在家长监督下。杨桃杨桃含有一种有毒物质—杨桃毒素,严重时甚至能致死。不过,这种毒素对正常人没有威胁,我们通过肾脏就能把它排掉,但如果是肾功能不全的人,是坚决不能吃的!3岁以下的孩子脏器处于“发育”阶段,肝肾功能本身不强,食用杨桃更要注意。橘子橘子维生素C含量丰富,很多宝爸妈和孩子都爱吃。橘子可以常吃,但是,不能多吃。因为其中的有机酸会刺激口腔、腐蚀牙齿,吃得过多还容易变成“小黄人”。因此,吃橘子需要注意:不要空腹吃;吃完橘子最好让孩子漱口;吃橘子要适量。猕猴桃猕猴桃营养价值很高,能起到利尿通便、生津润燥、美容养颜、安神益智等功效。但猕猴桃是寒性食物,并且含有较多的果胶和有机酸,过量食用会损伤脾胃,还可能出现胃反酸、腹痛、腹泻等状况。调查研究显示,有些儿童食用猕猴桃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喉咙发痒、舌头发麻,甚至口腔黏膜水肿等症状。因此,孩子在第一次吃猕猴桃时一定要谨慎。伪“水果”尽量不给娃吃
水果干像风干、晒干、用烤箱、微波炉烤干的水果,没有加入任何的调味品,营养成分也没大量流失,还算是比较健康的“零食”。不过,既然是零食,当然不能经常给孩子吃,更不能替代新鲜的水果。干燥后的水果干,有大量的糖分,娃经常吃,容易出现肥胖、龋齿等问题。健康吃法是,一周吃1~次,每次不要超过15~30克。水果脆片一般水果脆片都是油炸型,脂肪含量高达0%左右,对于孩子来说可是严重超标。长此以往易影响孩子主食摄入,可能造成孩子营养不均衡的情况。这类“水果”尽量让宝宝少吃,最好不吃。果汁有些宝妈们可能会觉得:果汁是水果榨出来的,去掉果渣营养只会更好,不会更差。实际上,这些营养排名反而是:水果>果渣>果汁。果脯蜜饯糖炒山楂、菠萝干、杏干等果脯添加剂实在太多了,没啥营养不说还容易让娃养成嗜甜的饮食习惯。3岁以内的孩子尤其别去尝试,摄入过多的调味品易造成钠含量超标、加重肾脏负担,影响其他营养吸收。这样吃水果或许能“治病”
水果吃得对,不仅能解馋,还能缓解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清热去火:柚子柚子有一种清苦的味道,但有很强的降火作用,并且柚子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柚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热量不高,适合需要控制饮食的“小胖墩”们。润喉止咳:梨流感季孩子容易生病,梨的水分多,能够滋润干咳后干燥的咽喉,尤其是熬成梨汤后能为不爱喝水的娃补充更多的水分。缓解便秘:火龙果要说哪种水果能够辅助缓解孩子的便秘?很多宝妈的第一反应是“香蕉”,但其实火龙果膳食纤维含量高,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堪称水果界的通便神器。缓解积食:山楂山楂酸酸甜甜,富含有机酸,有助于促进消化酶分泌,对积食会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是,要达到这种效果有两个前提:一是饭后,二是适量。缓解轻度生理性腹泻:蒸苹果苹果稍微蒸几分钟,里面的营养素不会有太多损失,所含的果胶也具有良好的收敛作用,可能有利于止泻。另外,蒸苹果剩下的汤汁也含有不少的营养素,可以让孩子喝掉。这些“水果谣言”别轻信
文章开头那些关于水果的“小贴士”你都知道正确答案吗?冬天水果冷着给娃吃会拉肚子?冷的食物要经过孩子的口腔、喉咙、食道之后才进到胃部,最后到小肠。这一路“长途跋涉”,食物的温度和体温早就差不多了。孩子要是吃了冷的水果肚子不舒服,有可能是水果没有彻底清洗干净,有病原体入侵,和食物的温度没关系。水果热着吃会丢失营养?就算是不耐高温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彻底煮熟后才流失10%和6%的营养成分。如果只是将水果在热水里泡一下,或略微加热一下,营养素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像苹果、雪梨、黄桃等这样的水果,热熟更好吃。但草莓、猕猴桃、冬枣这类水果,还是现买现吃的好。反季催熟的水果会让娃性早熟?催熟水果的激素,跟人的激素完全不同,不会造成孩子性早熟。掉色水果打了染色剂,不能给娃吃?像杨梅、草莓、桑葚这类颜色较红、“皮肤较脆弱”的水果,很容易洗一洗,就染红了水。但这种红色,其实是因为水果的“花青素”——一种水溶性的天然色素。所以并不能因为水果“掉色”,就判断能不能吃。打蜡的水果不能给娃吃?果蜡是为了保护水果的“卖相”,更加美观,同时也为了延长水果的销售期。虽然果蜡不能被消化,但吃进肚子里并没有事,会随着排便排出体外。来源: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