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长朋友们,知不知道“双排牙”?
孩子到了“换牙”的年纪,乳牙不肯“退位”,但新牙已经长出来了,会导致孩子长成了“双排牙”。而且,现在这样的孩子越来多。
湖北《经视直播》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
近几个月来,每天都会接诊将近20个双排牙的小朋友,拔牙都要拔到手软!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孩子们的牙齿是越来越糟,3岁左右的孩子就一口烂牙的也越来越多,看看下面这些图,真是触目惊心。
据《中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3岁儿童患龋齿率为53.2%,
4岁儿童患龋齿率为66.5%,
5岁儿童的乳牙龋齿患病率为70.1%,
并且还在逐年上升!
(所谓龋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蛀牙啦。)
对于还没换牙的宝宝来说,不少家长总觉得“蛀牙就蛀牙吧,反正牙齿还要掉的,以后换牙了不就好了嘛”!
真的是如此吗?疫苗君要告诉你们:龋齿的危害可不容小觑!
龋齿的4大危害
咀嚼功能降低、影响消化吸收
不少孩子长了蛀牙之后,为了减轻牙齿的疼痛,吃东西也不咀嚼了,而是直接吞咽。
一些比较大块的、不易消化的食物,不经过咀嚼就下肚,很容易就加重肠胃负担,进而影响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吸收。
长此以往,宝宝的身体素质就会越来越差哦!
造成牙列不齐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拥有一口闪亮光洁的牙齿,但要是长了龋齿,就很难实现这个愿望了。
因为龋齿会使得乳牙过早缺失,导致下面两种情况:
一种是相邻的牙齿向空的牙床移位;
另一种是残留的乳牙牙根把恒牙顶歪了。
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扰乱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使得牙列不齐,最终让牙齿长得歪歪扭扭。
影响面部发育
很多人都说,不少人做牙齿矫正之后就像“换了个头”,那疫苗君也要在这里提醒你,如果宝宝蛀牙比较严重,就会影响到面部发育。
因为有蛀牙,宝宝在吃东西时可能会用没有蛀牙的那一侧咀嚼食物。
长期如此,嚼东西的这一侧肌肉会更加发达,和有蛀牙的那一侧不对称,造成嘴歪、两个腮帮子大小不一等现象,十分影响美观哦~
诱发其他牙齿疾病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蛀牙不管不顾,慢慢就会发展成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牙源性囊肿、间隙感染等多种牙齿疾病。
现在看一次牙医那么贵,我们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一下,把钱花到更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地方去!
预防龋齿,教你三招!
那不少家长就会问了:疫苗君,我们该如何预防龋齿呢?
别着急,疫苗君教你两招!
好习惯,早养成
从小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和牙齿的好习惯,能够预防龋齿。在宝宝6个月添加辅食之前,可以在喂奶后稍微喂一两口水。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这个月龄的宝宝平时无需额外再多喝水,吃奶后喂这一点点水只是为了清洁口腔,让宝宝习惯漱口的感觉。
6个月宝宝加了辅食,家长就可以准备专用的硅胶指套,定期帮宝宝按摩牙龈清洁口腔了,这么做一方面有助于宝宝的口腔健康,还能够帮助宝宝顺利出牙,而且也有助于以后宝宝接受牙刷。
等宝宝1岁后,就可以慢慢地过渡到儿童牙刷并培养刷牙习惯了。
家长可以通过亲自示范和帮宝宝刷牙的方式,让宝宝慢慢掌握刷牙方法和养成刷牙习惯。
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尽管宝宝在2-3岁就能养成自己刷牙的习惯,但这时候他们还没有能力自己把牙齿刷干净,因此家长应当帮他们刷牙,通常到了6岁再让宝宝自己刷牙就比较稳妥了。
坏习惯,快抛弃
还有很多不好的喂养习惯,会增加宝宝发生龋齿的风险。
比如有些家长,喜欢用嘴嚼碎食物再吐给孩子吃,这就是一种非常不卫生的习惯。如果家长自己有龋齿的话,能导致龋齿的细菌,就会通过唾液和吐过去的食物,传染给宝宝,让他更容易患上龋齿。
除了龋齿,如果家长携带幽门螺杆菌,这么喂宝宝还可能让他也感染,这有时会导致宝宝的胃受到伤害。所以说,一定要改掉这种坏习惯。
除此之外,经常嘴对嘴亲宝宝,喂辅食前用宝宝的小勺先尝尝温度之类的行为,都可能造成家长嘴里的致龋菌传染给宝宝,因此也要注意。
另外,用奶瓶给宝宝喂奶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姿势,家长如果经常让宝宝躺平吃奶瓶边吃边睡,有可能导致反合(也就是地包天),而且这种姿势喝奶,牙齿特别是上面的门牙会经常浸泡在奶中,导致奶瓶龋。
最后,还要再提醒一下家长,千万不要忘记定期带宝宝去牙科做检查。因为牙齿的龋坏发现越早,就越好处理,孩子痛苦越小,花费也越少。而牙齿在刚开始龋坏的时候,宝宝是根本察觉不到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等到牙疼,或者都能舔到牙齿上有个洞或缺了一块再去看牙医的话,就有些晚了。
▍来源:拜托了妈妈等综合;图片:百度图片
好文!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