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我院口腔科率先在广西使用动态实时导航技术,成功完成了一批的微创颌骨囊肿手术,患者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
主刀医师、我院口腔科主任邓文正主任医师介绍,常规的颌骨囊肿手术创伤大,手术后恢复慢,囊肿涉及神经、血管和重要的解剖结构时,容易损伤导致不良的后遗症。
3年前,邓主任带领医疗团队,在广西率先开展了动态实时导航种植牙手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广西日报、梧州日报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用上新科技,口腔科临床研究中心负责人刘艾芃医生,组织了专项科研团队,3年来,邓文正主任带领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攻关,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经过不断地创新,终于成功将动态实时导航技术运用到颌骨囊肿的治疗中,实现了精准、微创、安全的颌骨囊肿手术。该项目还培养了2名硕士研究生。
医疗科研团队术前精心制定手术方案,通过三维医学影像的虚拟可视化应用,结合精准的红外光学定位技术,实现手术器械、医学影像和人体空间位置的3D融合,手术方案得以精准实施,既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重要的解剖结构,又减少手术创伤,手术伤口只有5—8毫米,术后恢复得很快。对于复杂高难度病例手术,提高了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下一步,我院口腔科将致力于将动态导航颌骨囊肿手术技术,在区内外进行推广应用,使更多患者能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与安全。
颌骨囊肿是指生长在颌骨中的非脓肿性病理性囊腔,内含囊液或半流体物质,通常由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包绕。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瘤体的增大,可能出现牙齿损伤、颌面部畸形、病理性骨折、眼球受压迫影响视力等等,有少数病例会恶变发展为恶性肿瘤。
根据囊肿组织来源,可将颌骨囊肿分为牙源性颌骨囊肿和非牙源性颌骨囊肿。牙源性颌骨囊肿比较常见,主要与牙齿疾病有关,常见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残根、残冠、多生牙、阻生智齿等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容易引发颌骨囊肿。
预防措施:出现牙齿病变时需积极治疗,消除外来的慢性刺激因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颌骨囊肿的发生率;多生牙、阻生智齿应及早拔除;当发现面部出现无痛性肿大时,应引起重视。建议养成每年体检的习惯,每年做口腔检查,拍一张口腔全景片,就能及早发现口腔颌面部的大部分病变。
本文于4月2日刊登于广西日报
转载广西日报
排版:罗舒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