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曾经历过长智齿的困扰,无论是萌发那几天还是长出来以后,都有可能出现发炎疼痛。也有的人智齿从未疼痛过。
智齿是否需要拔除?答案可不是简单的疼就拔掉、不疼就保留那么简单。以下将关于智齿的几个常见问题做个全面解答。
一智齿萌出时为何会出现问题“智齿”是指人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现代人类的牙槽骨由于进食越来越精细化而在长度、宽度、强度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从而导致其无法提供足够的供智齿萌出的空间,这样智齿在萌出时往往会因为空间不足而造成异位萌出或阻生;此外智齿本身的退化也会导致萌出数目不足,不对称萌出等。
普通人在进行口腔定期检查时都应请牙医确认一下,如果不幸发生了智齿长不出来的情形,要尽早将它拔除,因为长不出来的智齿位于口腔最后方不易清洁的位置,残留的食物残渣容易被细菌所利用来侵害人体,可能引发智齿冠周炎、智齿或者邻近牙齿的龋齿、牙周炎、牙髓炎等疾病,引发剧烈的疼痛。因此建议萌出异常或者不对称萌出的智齿进行预防性拔除。
二拔除智齿的适应症1、智齿阻生导致食物嵌塞,很容易造成近中牙(第七牙)发生龋坏,那么就需要将其拔除,避免“殃及邻牙”;
2、颌骨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出现含牙囊肿等病症时也需拔除智齿;
3、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口腔正畸治疗,那么为了给牙齿排列提供所需的足够空间,同样需要拔除智齿;
4、横向阻生智齿由于会顶住邻牙(第七牙)牙根,会逐渐造成邻牙牙根发生骨吸收,导致第七牙岌岌可危,所以同样需要拔除智齿。
总之,如果智齿长得很正,牙齿上面也没有软组织覆盖,那么这样的智齿就可以保留;相反,如果智齿逐渐萌出,上面仍有部分软组织尚未退缩下去,造成周围反复嵌塞食物,导致牙周反复发炎,这样就要考虑拔掉。
三拔除智齿的时机选择一般来讲,年龄越大拔牙越困难。这是因为年轻患者(一般24周岁之前)骨质相对疏松和软,牙根小,特别好脱位。随着年龄增长,牙根发育得逐渐粗大,骨质相对致密,同时伴随着牙齿每年牙骨质沉积的情况(每年约沉积0.07mm),拔牙操作起来将增加难度。
四拔牙前后的注意事项拔牙术前应保持口腔清洁,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因紧张导致突然晕厥。拔牙处持续咬纱布半小时后可以喝水,2小时内最好不要进食,24小时内不漱口、不刷牙,如遇大量出血,医院进行处理。拔牙后的恢复期尽量不要吃太辛辣等对创口有刺激的食物,宜选择软流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孕妇拔牙需谨慎。怀孕前三个月时拔牙易发生流产,怀孕后三个月时拔牙易发生早产,一般在孕期第4至6个月的时段内拔牙比较安全。由于怀孕期间拔牙用药受限,所以尽量避免孕期拔牙。
一些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以及服用抗凝血药、抗骨质疏松或抗肿瘤药物的患者也要注意,拔牙前需向医生说明服药情况,使医生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合理用药。
五拔智齿能瘦脸?有的女孩子以为拔智齿可以瘦脸,所以不管智齿好坏一概拔除,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智齿长在牙槽骨上,长歪的智齿大部分都会埋伏在颌骨里,那些长歪的智齿往往只萌出一小部分。这样的智齿对于脸形的影响又能有多大呢?人的脸形主要靠面部骨骼支撑,有限的智齿数量减少对于面部形态的影响非常微小,不会造成显著改变,也就不会带来直观的视觉差异。所以通过拔除一两颗智齿达到“瘦脸”效果,恐怕很难如愿。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好医生APP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