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换牙啦!妈妈们可操心了,但是很多小家伙倒是一点也不害怕!满满地期待,记得小时候,奶奶说下面的牙要丢到屋顶上,上面的牙丢进楼板下面,这样,就能长一口好牙!关于换牙,估计爸妈们都有一箩筐的故事可讲,今天,我们看看孩子们换牙要注意什么:
一:孩子的换牙时间?
孩子踏入换牙期的时候,恒牙萌长导致乳牙牙根吸收、松动,并有序脱落,恒牙在空位上逐渐萌出。换牙期大约在6岁开始,到12~13岁结束。
换牙顺序一般如下:
二:悄悄露面,没有替补队员的六龄牙是哪一颗?
孩子到了六岁左右,上下左右最后一颗乳磨牙的后面会静静长出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牙。很多家长不知道它的存在,甚至以为它也是会替换的,所以疏于护理,导致好多小朋友的六龄牙早早开始龋坏。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六龄牙只长一次,这颗牙萌出之后一定要注意清洁,并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三:孩子新长出的门牙为什么是锯齿状?
新换的门牙刚萌出时呈锯齿状。锯齿是牙齿的发育结节,会随着进食咀嚼逐渐磨平,这个不是异常情况,无需处理。
四:上门牙长出后呈外八字,是否需要戴牙套?
由于侧边两个还没有萌出的牙齿的牙胚挤压大门牙的牙根,刚长出的门牙会呈现外八字,这种丑小鸭阶段只是过渡期,随着侧边牙齿的萌出,暂时的异常就会自然消失。
五:孩子下排的新牙已经长了,旧牙还没掉,呈双排牙,怎么办?
孩子的饮食特点是食物过于精细,经常导致新牙从里面长出的时候乳牙还没有自行脱落。一般而言,如果新牙萌出很多,而乳牙仍然不松动,建议拔除乳牙,新牙会自行调整到正常位置。
六:新换的牙怎么那么黄呢?是不是没发育好?
新长的恒牙比乳牙黄是正常现象,这是由于恒牙钙化的程度比乳牙高,也就是说,恒牙最外层的牙釉质透明度比乳牙好,所以就容易透出内层呈黄色的牙本质。但如果牙齿变色严重,请及时就诊,请牙医鉴别。
孩子的换牙期,也叫丑小鸭阶段。一些生理性的不整齐会自行调整,待全部替换完成后,孩子就会华丽地转身变为白天鹅了。但也有一些牙齿的情况属于异常,需要及时干预,所以建议您定期带孩子去看牙医,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说了这么多,那么孩子换牙怎么护理?
恒牙会伴随孩子一生。因此换牙对孩子一生的口腔健康都非常关键。这个时候家长需要重点注意、加强护理。
1、注意乳牙早失。乳牙与恒牙的“交班工作”有一定的顺序,顺序分别为下门牙、上门牙、下门牙边上的两颗、上门牙边上的两颗。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长歪。医院订制缺隙保持器,给恒牙腾出足够空间。
2、注意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难。如果孩子的恒牙迟迟长不出来,医院检查,必要时切开部分牙龈来帮助恒牙萌出冒尖。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会导致恒牙延迟萌出,如多生牙、牙瘤、含牙囊肿等,都需要尽早去看医生。
3、纠正孩子舔牙的习惯。换牙时孩子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纠正。因为在换牙期,牙齿间的咬合关系是逐步建立的,舔牙有可能打乱咬合关系,导致恒牙排列不整齐。